APP下载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药学导论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2020-12-19周庆颂陈振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论药学教学内容

李 洁,周庆颂,陈振华,周 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导论课已经成为各专业针对新生进行早期导入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入门课[1-4]。随着高等药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也为了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要,针对本科药学专业学生在早期教育中开设导论课程已成为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环节[5]。通过导论课程,使学生一进大学就接受药学启蒙教育,有效解决长期以来药学专业学生要到大学三年级才能接触药学专业课程相关信息的问题[6]。开设导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宏观认识,了解药学的重要意义、课程设置、专业特点,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行业使命感。

然而,在近5年的药学导论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程教学中存在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本知识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度不够。从知识的横向来看,课本内容专业性强,教材中对于药学专业的多个二级学科均有涉及,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制药、医药数理统计、药事管理学等,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全部讲授。同时,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和竞争的白热化,学生入学后便迫切地想要了解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但现行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介绍较少,且排序靠后。从知识的纵向来看,课本内容专业性偏强,对于大学一年级刚刚接触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对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学习兴趣受到影响。(2)教学内容仍局限于教材,过于平面化和理论化,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药学教育,其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

1 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针对以上问题,在我院药学导论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理念的培养、知识的渗透、素质的发展”3个层次目标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着重从教学内容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改革探索,从授课效果来看,学生反响较好,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2 教学内容改革

2.1 纵向上简化

(1)教学内容的精简化。目前我校所用教材为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学导论》,共13章。由于17个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进行全面性讲解,因此我们对预定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并突出药学研究的内在规律。

首先确定教学重点。必须保证《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的授课课时数,此外,将关系紧密的专业课程内容合并,例如将中药学与生药学合并、天然药物化学与药物化学合并。教学内容的精简还体现在对于部分章节的删减方面,例如医药数理统计学作为药学研究中的辅助手段,该部分内容不在课堂上予以详细介绍,而改以学生课后进行阅读及自学。

关于二级学科的教学顺序安排,以药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实际过程为参考,按照新药研发先导化合物结构设计与合成(药物化学)、体内外活性及毒性评价(药理学)、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药剂学)、原料药与制剂质量标准建立(药物分析)、药品市场流通(药事管理学)的顺序进行。这些环节的安排也与药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呼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药学相关工作领域。

(2)教学内容的简单化。授课时将基本原理、概念及规律等作为重点,多采用比较法或者案例法,避免简单灌输的授课方式。比如,在讲授天然药物化学和合成药物化学对药物研发的贡献时,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相关研究过程,并以青蒿素、紫杉醇、西咪替丁和吗啡作为典型药物,采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先导化合物和药物的意义及区别。在讲授药物分析时,由于学生对于实际药物的了解较少,故引入关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在实际生活中被熟知的案例,凸显现代分析手段和技术的进步。通过比较食品、保健品与药品质量标准,提高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认识,强调药物分析学的严谨性和标准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自被应用于教学以来,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可直观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6-7]。

2.2 横向上丰富

结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将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融入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顺序。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于以下几方面了解较少:(1)学药与学医有什么区别;(2)学药是不是就只能到药厂工作;(3)大学期间大概要学什么课程;(4)如果想到医院工作,哪些课程与医院联系更紧密。结合以上情况,我们将教学内容的范畴扩大,增加了新兴二级学科——临床药学作为补充[8]。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讲授,并充分利用我院药学实验中心,安排学生分批次参观生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实验室,了解各学科的实验设备及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药学导论教学内容安排

关于第一讲,首先介绍药学、药品、药物的定义及范畴,让学生从概念上区分药与医的区别和关联,并从医疗卫生、经济建设两个方面,介绍药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此外,还介绍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规律。关于第二讲,介绍药学发展历史,从人类文明起源开始,药的探索就产生了,而中西方在早期药物使用过程中都是在尝试使用动物药、植物药及矿物药,但后来为何会有西医和中医的差别,也在这一讲中进行了探讨。关于第三至八讲,按照药学二级学科分别介绍每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概况。关于第九讲,详细介绍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3个部分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特色以及各课程学习方法。关于第十讲,结合前面对于药学研究内容的讲授,介绍药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特点,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药学本科毕业生。关于第十一讲,安排学生到我院药学实验中心参观,让学生对药学作为应用型学科这一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本专业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3 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逐渐被融入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丰富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根本。结合我院学生学情分析,对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药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药学的兴趣,了解药学学科内容,对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产生宏观认识,从而更好地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提升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导论药学教学内容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
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