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

2020-12-18张凌云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趣味活动数学教学小学

张凌云

摘 要: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教学通过活动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以新课改要求为指导思想,分析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教学的整体构架,列举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活动教学的真实案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趣味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提出可行性实施策略及评价反馈建议。该教学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探索实践,鼓励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下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趣味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92-02

据有关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的自发兴趣和求知欲是促进学生内在学习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引入“趣味活动教学”,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而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当中,紧跟老师思路,高效的突破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构建高效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小学数学课堂。

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趣味活动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趣味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迎合了新课改教学的改革方向,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惯有学习氛围

数学课堂偏向于理性学科,对于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等展开研究。数学课堂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趣味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更乐于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从课程导入阶段到课堂讲授再到课后巩固复习,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单一讲述的局面,推动新的教育模式的落实,改善小数数学课堂氛围。

(2)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興趣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对数学的兴趣也有高低之分。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引入趣味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中去,也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将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2.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趣味活动教学的具体措施

(1)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构建情景式的趣味活动,可以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知识接受方式,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借助各种情景真正让小学生从兴趣出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从课堂中发现乐趣并且学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故事等方式,确保趣味性的同时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π”这个圆周率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入祖冲之的故事,提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知道了“π”是什么、怎么用,还知道了“π”的历史和来源。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塑小学数学课堂新秩序

根据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为主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主,构建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新秩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例如,在立方体这一章节,教师可以通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模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从而在观察中发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等基本特征,从而进一步在完整的认知下探索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的公式与直接背诵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相比,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探索出来的印象会更为深刻,认知也会更加清晰。

(3)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的知识理解

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容易只看表面,由于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这就使得小学生无法很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会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小学生年龄小,正是爱玩的年纪,数学老师在上课时,多采用实践性的活动,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能力。例如,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生硬的把知识灌输给小学生,那么他们就会很难理解,即使是记住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小学生也很难会应用这些知识。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就要及时改变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根据上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趣味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记住相关的知识。如数学老师可以让小学生随便的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然后将其中的一张剪成正方形,随后数学老师可以更改实践内容,让小学生将另一张纸折叠成正方形。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小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进行拓展。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4)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趣味活动的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认知水平出发,教学素材也应当挖掘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日常接触的人,选择符合小学生当前认知的素材。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来自日常生活同时能够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让小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保证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平面图形的变化往往难以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旋转又是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选取蝴蝶、树叶、拱形门等生活元素帮助同学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风车等手工帮助同学理解旋转的概念。通过亲自动手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学习。

(5)合作互助,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有着很多的优势,一个小组内的成员,有学习非常好的学生,也有学习不是那么好的学生,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还能充分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小组合作和趣味活动教学联系起来,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数学老师在给小学生讲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就可以让小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正式讲课之前,数学老师可以先给小学生们展示一下长方形,选择学生测量一下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算,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数学老师就可以分给每个小组一些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让每个小组利用这些小正方形随意摆出大小不一的长方形,之后在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自由讨论,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宽。而当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的时候,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正方形,数学老师可以继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小组内的成员都比较熟悉,小学生们更能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互助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力求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趣味活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今的课堂,应当摆脱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节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活化”,真正提高小学生自我意识,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赵静亚.浅析小学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7(05)

[2]徐俊.如何构建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J].黑河教育,2016(06)

[3]郑春萼.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

猜你喜欢

趣味活动数学教学小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