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设计课堂练习,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2020-12-1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课程标准数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孙 娅

小学数学课一般分为三种基本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绝大多数的老师在公开课时都会选择一节新授课来上,因为教学目标比较明确,也比较容易实现,却鲜少有老师选择练习课和复习课,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设计不够新颖、教学目标不够清晰……但不可否认的是,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笔者视角下当前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书面练习

目前的练习课主要是以书面练习为主,很少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练习,即便有其他形式的练习,教师也不重视。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这一内容时,有的作业内容是让学生测量教室或者操场的长度,大部分教师会觉得这一环节既麻烦,又浪费时间,便都直接跳过。

(2)练习形式单一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缺乏创新意识,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的教师认为课堂练习就是让学生做作业,其实不然,口述、动手操作的方式也是课堂练习的一种方式,也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

(3)题海战术式练习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推崇题海战术,认为一定要多做多练。当然,不能否认这是一种方法,但不能盲目多练。教师安排的练习都是单调重复且杂乱无章的,没有针对性,也没有起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作用。

2.原因分析

(1)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够深刻

教师不是“教书匠”,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是“创新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并能在课后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一味地照着书教,这样就设计不出新颖的、多样的、有趣的课堂练习。

(2)重知识技能,轻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要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由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能力不强,教学目标把握不清,在教学中会降低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至于出现在公开课上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练习,学生动不起来的情况,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这方面的练习。

二、行知思想指导下,让课堂练习更高效

1.联系生活,体会数学的“生活味”

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技能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事例。比如:妈妈去超市买菜,买鱼花了12 元,买青菜花了2 元,买鸡腿花了18 元,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小明去文具店买文具,一支铅笔2 元,一本笔记本12 元,一个文具盒18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觉得后面这个案例会更好,虽然说买菜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毕竟接触得少,可能买文具更能吸引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启发他们从周围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2.分层练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在设计和安排课堂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灵活的原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练习难度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切不可在一个水平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基础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有综合训练,有利于分散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题方法;最后,可设计一两道拓展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在设计“找规律”练习题时,要让其中的规律越来越难以被发现。

(1)1,3,5,7,( ),( );

(2)1,4,9,16,( ),( );

(3)0,1,2,9,44,( )。

第(1)(2)小题要求人人完成,而第(3)小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计算和思考。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进行深度思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幽默提问,感受训练的“趣味性”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从兴趣到探索,从探索到成功,在成功中体会到新的乐趣。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就真的是成功的。比如,在设计改错题时,可以让学生来做一回医生,看看有什么问题;在设计判断题时,可以让学生来做一回法官,看看谁对谁错;在设计计算题时,可设计一些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小组之间比一比。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更有代入感,才能更加投入地进行练习。

4.动静结合,强化练习的“多样性”

比如,在《认识时、分、秒》这一内容中,让学生体会一分钟有多长,就可以让学生操作实践:一分钟能写多少字?一分钟能走多少步?一分钟能跳绳多少下?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课堂练习,既不能反复机械,也不能天马行空。练习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数学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课程标准数学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