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互鉴 共融发展
——“2019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综述

2020-12-18张占敏

艺术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舞蹈传统

张占敏

(广西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2019年10月25—2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中国等7个国家的40余所院校、文化艺术机构200余人出席。本届论坛分为广西非遗舞蹈展示、东盟舞蹈教学实践与创作表演、舞蹈理论学术对话和中国—东盟传统舞蹈教学工作坊四个板块,开展了教、研、创、学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舞蹈教育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为期两天的活动,包括3场广西特有的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表演、2场舞蹈教学实践与艺术创作晚会、7场国内外“舞蹈大师工作坊”和3场学术交流,取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活动既突出了舞蹈教育的核心理念,又体现了“交流互鉴 共融发展”的论坛主题,为中国—东盟舞蹈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当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1 开幕式合影,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一、以非遗舞蹈展示校园传承

21世纪以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作为其中一项举措,在全国艺术院校和中小学大规模开展。艺术院校的民族舞蹈特色课程建设以区域内的非遗舞蹈为教学资源进行改革与创新。而中小学的音乐课较少涉及舞蹈内容,舞蹈专职老师的缺乏亦导致非遗舞蹈进中小学校园传承面临各种挑战,非遗舞蹈如何进高校、进中小学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0月25日的论坛开幕式(图1),在“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传习基地建设”等“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基础上,100名南宁秀厢小学的学生受邀来到广西艺术学院,与该校舞蹈专业的学生联合表演了壮族扁担舞、布努瑶族皮鼓舞(图2)以及白裤瑶族猴鼓舞,展示了广西特有的民族舞蹈文化资源,体现了广西艺术学院开展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二、以学术对话促进文化互通

论坛围绕中国—东盟舞蹈交融与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舞蹈文化合作交流研究、区域民间舞蹈文化研究、区域环境下舞蹈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传统舞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等主题进行了3场学术交流,来自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36名专家学者与会发言,不同的理论立场、问题意识及研究个案呈现了民族舞蹈研究的“跨界”和“比较”两种视角,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舞蹈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中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舞蹈教育合作

该议题主要从交流史、未来展望与时代意义等方面讨论如何通过舞蹈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亲密关系以及拓宽合作交流的维度,思考舞蹈教育国际化对世界舞蹈格局的影响以及在当前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江东教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舞蹈文化交流合作》为题提出了中国—东盟舞蹈文化交流合作的三个备忘议题。他认为,中国—东盟舞蹈文化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国际舞蹈政治学的新思路,也为世界民族舞蹈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亦影响了我们对于当前世界舞蹈格局的看法,希望在“一带一路”的国际舞蹈新格局中,中国与东盟舞蹈教育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够获得更宽广的合作空间与达到新的高度。中国艺术研究院欧建平教授通过梳理与回顾1928年以来的中国—东盟舞蹈交流的历史事件,提出合作愿景,为夯实与国际舞蹈高校合作的基础,实现跨界理论研究合作提供了现实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都师范大学田培培教授基于“一带一路”视域,讨论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国际化互联特征。她指出,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输出与引入比例失调、模式单一、深度不足,师资队伍国际化匹配度不足以及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相对短缺等问题。通过对21世纪国际教育组织机构的人才素养模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际组织人才十大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她提出以下五点:1.需要重视中国舞蹈文化的谱系建构与国际舞蹈文化发展对接的问题;2.需要探索文化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舞蹈艺术多样化发展路径的问题;3.需要重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学术与实践向广度深度发展的问题;4.需要深度厘清中国舞蹈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5.需要论证中国与国际舞蹈领域对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的界定和差异性。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的金秋讨论了古代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乐舞。她认为,殷商时期的“北里之舞”,西周的“四夷乐”,春秋战国时期的“桑间·上”乐舞、“夷狄之乐”,隋朝的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唐代的燕乐、清商乐等都是古代陆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乐舞形式。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东海丝绸之路和南海丝绸之路,而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东盟国家纳入其中,其舞蹈艺术可分为东盟国家的舞蹈艺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段的舞蹈艺术和南海段的舞蹈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的刘炼以《开放共享 多元共生——从“东师舞蹈”看当代舞蹈在创意产业市场中未来的发展和定位》为题论述了当代舞蹈未来的发展和定位。他指出,处于东北地区的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创意产业,源自对多题材舞蹈作品的探索、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多元开放的交流互动。当代舞蹈的发展态势是多维的、流动的、变幻的,区域环境下舞蹈学科的良性发展需要各高校相互合作以弥补自身的地缘劣势,需要专业领域的跨国、跨学科交流为当代舞蹈艺术发展提供契机和途径,只有搭建合作的平台与桥梁,才能够为世界当代舞蹈艺术注入新鲜元素,形成多元共生的崭新态势。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舞蹈学科构建

开展跨国界、跨文化的高等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全球化时代对舞蹈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视野下,如何调整现有舞蹈学科架构,建设特色舞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国家教育体制下的艺术职业教育,构建舞蹈学科等问题是与会专家重点关注的议题。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以《教育“规划纲要”视野中的艺术职业教育》为题论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应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他认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仅要关注人才培养,还应该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除此之外,在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与就业教育、传承教育与创新教育、实验教育与实用教育、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学理教育与技能教育、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立场教育与视野教育、统编教育与特色教育等之间的关系。

中央民族大学朴永光教授重点讨论了如何建构“民族舞蹈学”学科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民族舞蹈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不同主体在不同时空开展的民族舞蹈实践活动;其次,“民族舞蹈学”作为舞蹈学的分支学科,是借鉴民族学、民俗学等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认识民族舞蹈实践的;再次,从整个学科架构而言,“民族舞蹈学”归属舞蹈学的分支学科,既有益于深化对学术研究的认识,也有益于推动民族舞蹈实践。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马云霞教授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编导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发挥高校优势,打开舞蹈作品创作的新格局。她认为,打开舞蹈创作新格局需要做到以下5个方面:1.学校应能够为“剧目排练课”提供独立的空间和稳定的时间保障;2.编导师生结合,组成强大的创作队伍,并能够提供演员保障;3.建立以创作采风、音乐服装制作及舞台实践、比赛为目的的科研项目,提供创作经费保障;4.设立对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果认定更新机制(3—5年成果积分清零)以延续创作活力;5.建设奖励机制,对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认定和奖励与职称评定、高层次人才聘用挂钩,给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方面加分(与奖学金、保研挂钩)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北京舞蹈学院庞丹教授讨论了中国古典舞创作的立场、路径与方法。北京舞蹈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结合舞蹈教学之需,设立了基础训练课程;80年代,着眼主体特征建立了以“身韵”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90年代,教学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课群”机制,形成了技术基础、风格韵律、剧目表演、学术理论与实践创造系列课程。进入21世纪,在该学院的“十二五规划”中,2011年进行了学年学分制改革,形成了包含身韵、汉唐、敦煌风格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十三五规划”中,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身份认同、价值认定、正本清源、均衡发展”的新时期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并通过整合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一体多元”的课程体系规划。根据上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脉络,庞丹教授就当下的中国古典舞创作与发展提出,中国古典舞创作应立足学科,以追溯与延续民族文化记忆的创作路径阐释“古典”。延边大学的金英花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朝鲜族舞蹈课程建设为例,提出在朝鲜族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朝鲜族舞蹈既有朝鲜民族传统和中国朝鲜族传统,也有古代传统和近现代传统;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吸收朝鲜舞蹈,90年代起吸收韩国传统舞蹈,从而建立了中国朝鲜族舞蹈课程体系。制定未来的课程体系发展方案,需要秉持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朝鲜民族舞蹈为主体,中国舞蹈、西方舞蹈为两翼,多元舞蹈文化相互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体系为主线,把中外舞蹈文化引入到宏观的课程体系之中,促进朝鲜族舞蹈课程体系的发展。

首都体育大学沈明丽从全球化视角探讨了传统民族舞蹈当代重构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路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从走进教室、走上舞台以来,在精英文化的介入和需求下形成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俗文化的精英范式,是一种以主流的姿态解读和重构的话语样式。在全球化视野下,“文化主体性”成为传统民族舞蹈当代重构的内在要求,应探讨传统民族舞蹈作为世界性艺术的普遍内涵,重新认识与他者“共舞”的价值空间。国家一级编导赵士军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中国—东盟舞蹈”学科作出了思考。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促进东方文化间交流、认同、整合与提高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东盟舞蹈”学科构建的重要时机,创立以东方舞蹈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东盟舞蹈”,首先要立足于优秀的东方文化传统,借鉴西方文化整合与提升的方法论,有机地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传统;其次应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互信、互助、互学、互进从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以全新思维构建“中国—东盟舞蹈”学科;再次,以文化整体观视角展现中国与东盟舞蹈文化面貌,推动舞蹈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广西艺术学院张小春针对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走内涵式发展的当代思路。他认为,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先进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多学科的优势,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内涵式发展;另一面凝练学科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升级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科研创作与艺术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青年学者论坛中,云南艺术学院刘丽讨论了舞蹈学学科体系的新时代建构问题。她提出,一方面要探索本土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重视跨境民族舞蹈研究及跨学科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广西艺术学院杨志晓从深扎广西非遗舞蹈的角度提出对“传统”三个层面的理解与认识。第一,从创作角度对非遗舞蹈进行“文化溯源”,既要立足现状,又要以变化的眼光看事物;第二,非遗舞蹈创作的“文化视角”应以现代的眼光回望传统,传统与现代可以互通,无论过去或现在,艺术表现人的精神本质不变;以外来的视角看待当地,外地和当地可以相接,无论风格还是情感,忠于个体所见客观现实;第三,非遗舞蹈传承的“文化复兴”可从三个层级考量:首层来自文化官员的顶层设计,中间层来自中央的艺术专家做好引导和榜样,但最终还得靠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落实践行。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李志波以本土非遗舞蹈文化的挖掘整理为例讨论了区域环境下舞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指出,以非遗舞蹈调演形式对区域内的非遗舞蹈进行田野调查、艺术创作与科研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资料集成、艺术作品汇演与学术产出三种模式,进而形成文字保护、艺术传承、理论深化与影像保护的非遗立体保护与传承模式。

在上述研讨中,各高校舞蹈学科建设因区域、职业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而各有特色,但注重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方面的在地特色舞蹈发展路径则是当前舞蹈类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热点与重点。在跨界交流与合作方面,尽管“人才、项目、院校机构加速流动,合作研究普遍展开,课程和教学方式不断改变,高等教育产业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日趋国际化”[1]13,但就舞蹈艺术教育的国际化具体实践而言,在舞蹈创作与舞蹈教学实践上有一定进展,在舞蹈理论研究合作方面依然比较薄弱。

(三)跨域中的个案研究

借用人类学、民族学等理论与方法对舞蹈进行微观个案研究,以跨学科的眼光审视舞蹈研究领域,有利于扩大中国舞蹈生态视域,实现跨文化、跨学科和跨界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视角。

新加坡表演艺术协会主席赵伯均博士从新加坡华族舞的概念、成因及发展现状论述了新加坡华族舞的属性问题。他认为,受地缘政治、多元民族以及文化导向等影响,新加坡华族舞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华族”与“中华民族”之间“身份的切割”;第二,“华族舞”与“中国舞”由“原生”向“再生”的转变。针对这种变化,他指出,有渊源但不等于等同,身份的“切割”不等于背叛,而是舞蹈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在地化”的具体表现,也是文化在跨境传播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向开明教授以中国朝鲜族舞蹈为例,论述了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的双重性认同与独特性建构。他提出,中国朝鲜族作为跨境民族,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具体表现在:1.中国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属性;2.对朝鲜半岛的国家认同和对朝鲜民族血缘族群及其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这种双重性认同下,中国朝鲜族特色舞蹈的文化建构与课程建构均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艺术特征。因此,将跨界民族舞蹈文化放在跨文化研究的视域上,有利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定位,完善区域民族文化的建构和发展。

印度尼西亚万隆文化艺术学院校长英·赫迪安妮(Een Herdiani)以传统民间舞蹈科土克-提露(KETUK TILU)为例谈了印度尼西亚西爪哇舞蹈的发展研究。她提出,科土克-提露是存在并发展于西爪哇岛的传统民间舞蹈,殖民时期,该舞蹈非常大众化,它的初始功能是一种宗教性的,但印度尼西亚独立后,逐渐将其转化为带有娱乐性质的表演艺术。泰国瓦莱拉大学博士卡妮特·斯普丽包拉雅(Kanit Sripaoraya)、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的金·娜琳(Chimm Na Line)从人类学视角分别论述了泰国传统舞蹈诺拉(Menora或Nora)和柬埔寨传统舞蹈克洛玛(Kroma)的舞蹈功能,前者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提出诺拉扮演着连接神圣与世俗世界的“中间人”角色;后者阐释了克洛玛的舞蹈功能及舞蹈表现。

图3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生表演的泰国宫廷舞蹈《长甲舞》,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整体看来,与会学者从不同维度切入,围绕“一带一路”背景、舞蹈教育国际化、舞蹈学学科建设、传统舞蹈的创新性发展等话题展开,涉及人类学、民族学、舞蹈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中国学者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探讨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价值与未来规划,以及舞蹈学科调整与改革等现实问题,亦有在跨学科的语境中对跨界民族舞蹈的关注;国外学者多从跨文化视角对本国的传统舞蹈或民族舞蹈进行个案研究。在舞蹈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交流外,还应加强理论研究合作,注重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特色与东盟特色”“引进来与走出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舞蹈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重新思考舞蹈学科建设在新的世界舞蹈格局中的挑战与机遇。

三、以舞蹈展演实现交流互鉴

以中国传统舞蹈或东盟舞蹈课程内容为素材进行舞台艺术成果转化是舞蹈创作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两场优秀成果的舞台展演中,《魅力·东南亚》突出东盟文化风情,共展示了17部音乐舞蹈作品。其中,一部分是东盟课程教学成果展示,采用由东盟舞蹈家传授、中国舞蹈教师指导、中国的舞蹈专业学生表演的合作形式,如马来西亚舞蹈《扎宾》、泰国宫廷舞蹈《长甲舞》(图3)、柬埔寨舞蹈《氤氲姝韵》、印度尼西亚宗教舞蹈《沙曼》等;一部分则是通过跨学科、跨界联合创作形式,由国内外的舞蹈家、音乐家和留学生共同完成的富有东盟元素的综合性乐舞作品,如《印尼甘美兰与舞蹈表演》、缅甸弯琴与民歌弹唱《成功》等。

图4 泰国文化发展大学的传统舞蹈《Rabam Yong-Ngit》(祈福舞)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图5 广西壮族舞蹈《田埂上的歌》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中国—东盟舞蹈综合晚会”将中国传统舞蹈与东盟国家传统舞蹈的原创作品同台演出,突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舞蹈创作与传承差异。晚会中东盟舞蹈作品以挪用或复排经典传统舞蹈作品或广西艺术学院创作的保留作品为主。这些作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民族—地域—传统”在作品中的体现。如印度尼西亚万隆文化艺术学院的西爪哇岛巽他族的传统舞蹈《Keser Bojong》(卡瑟波雍舞,编导:菲特里[ Fitri ]),该舞蹈通过西爪哇女舞者柔美、灵巧的舞姿表现女性的坚强与伟大。第二,历史感在舞蹈中的呈现。泰国文化发展大学的传统舞蹈《Rabam Yong-Ngit》(祈福舞,编导:查林·普隆拉克,图4)取自泰国有400年历史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剧艺术“孔剧”中的一段神仙舞蹈,表达祝福、祈福之意。 第三,传统的创新。如马来西亚艺术与文化遗产学院的《Silat》(马来武术舞,编导:莫哈末侑奴斯于)把传统格斗术(又称马来拳)与舞蹈动作相融合,表现双人格斗中的防卫和攻击技术。

中国传统舞蹈的原创作品多突出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等特点。如广西艺术学院的《田埂上的歌》(编导:韦金玲,图5)表现壮族女人拿竹扁担在田间劳作的场景;百色学院的《偏翩裙语》(编导:宋海波、蒋李卉)以广西隆林跳坡节为元素,讲述穿盛装的偏苗苗妹赶坡的心境;梧州学院的《走哟走哟》(编导:覃福邦、覃祉幸、秦伟)以壮族板鞋舞为素材,表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精神;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移山》(编导:田露、王森)以山东秧歌为舞蹈素材,表现愚公移山坚忍不拔的精神气概;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纸人哥》(编导:史馥源)取材自土家族的梯玛民俗文化,以虚构的纸人形象表现土家族乐观无畏的民族性格。

东盟国家作品突出了音乐与舞蹈一体化的表演形态,注重对传统舞蹈的传播与推广;国内作品更彰显舞蹈的民族性、区域性与艺术性特征。在互相学习中,双方消除现实中的文化壁垒,互相尊重,让各种文化和谐共存,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互鉴。

四、以教学交流推进共融发展

广西艺术学院在中国—东盟舞蹈课堂教学的实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东盟舞蹈列入常态化的舞蹈专业课程建设中,邀请东盟国家的舞蹈家和本校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共同任教,本校舞蹈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辅助教学;二是以“舞蹈教学交流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学交流,该形式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东盟舞蹈动作,了解东盟舞蹈的风格特征与音乐节奏,获得具有文化差异的多感官体验。此次论坛共邀请7名中外舞蹈家,开展了7场舞蹈教学交流工作坊,教学内容均以各国的传统舞蹈为主:印度尼西亚万隆文化艺术学院的英·赫迪安妮教授了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传统舞蹈,老挝国立艺术学校的禅哈克宋·索拉马辛(Chanphakesone Souramasing)教授了老挝的南旺舞,马来西亚艺术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哈兹拉·葛扎莉(Hazrah Ghazaly)教授马来西亚的《Silat》(马来武术舞),泰国瓦莱拉大学博士卡妮特·斯普丽包拉雅教授了泰国南部舞蹈《Rom Womg》(南旺舞,图6),泰国艺术发展大学查林·普隆拉克教授了泰国北部南旺舞,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金·娜琳带来了柬埔寨的高棉舞蹈,中国蒙古族舞蹈家马承魁教授了蒙古族舞蹈,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韦金玲教授了广西壮族扁担舞(图7)。七位舞蹈家在教学交流中讲解了各个舞蹈的文化特点,示范了舞蹈的动作与表演形式,并对课堂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加深了与会者对中国民族舞蹈和东盟舞蹈的理解与认识。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东盟舞蹈课程(时长1—4周)和“舞蹈教学交流工作坊”(时长2—3个小时)这两种教学模式均是在相对短时间内的教学实践,无法与我国当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至少1—2个学期(一个学期16周或18周)的学习周期相对等,如何形成常态化、体系化的学科专业,在“引智”和“自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东盟舞蹈学科建设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从创作角度来看,传承与创新传统舞蹈文化是中国与东盟舞蹈专家学者的共识,立足学科,定位传统,无论是“传统的发明”或“文化再生产”,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意义之上的传承与创新才是对传统舞蹈文化真正的传承。

图6 禅哈克宋·索拉马辛的老挝南旺舞教学交流工作坊,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图7 韦金玲的广西壮族扁担舞教学交流工作坊,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摄

结语

“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自2013年创办以来,历经三届,为中国—东盟舞蹈教育的合作与发展累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舞蹈资源, 现已成为中国—东盟舞蹈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文化品牌。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广西传统少数民族舞蹈及东盟舞蹈的教、研、创、学,推动了广西与东盟舞蹈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了中国与国际舞蹈教育的共同繁荣。就中国—东盟舞蹈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发展现状来看,在舞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跨界合作等方面依然有诸多问题亟待思考与解决,如:在艺术教学与实践合作基础上,如何突破中国—东盟舞蹈教育理论跨界合作研究的壁垒,加强理论研究合作模式;在教学层面,如何优化东盟舞蹈的本土化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舞蹈课程体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在创作实践层面,如何发挥中外高校优势,健全相关课程建设与创作实践机制,鼓励激励更多、更优秀的舞蹈原创作品,开创中国—东盟舞蹈创作新格局。

(笔者曾就文中东盟舞蹈作品名称与东盟国家人名的翻译问题,多次请广西大学陈兵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李飞锐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印度尼西亚籍教师仁迪、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伊万、马来西亚籍留学生俞廷帮忙校对,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舞蹈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