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高效实施策略探析

2020-12-15王林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实践活动高效课堂

王林华

摘  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达到这一要求,不仅要开展良好的理论教学,同时还应进行高效的实践活动课。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高效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主要围绕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及时进行课后评价等四个方面举例阐述,对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践活动;高效课堂;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93-02

作为现代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活动课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对初中教学实践活动课高效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更好地开展该项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那么,作为初中數学教师,如何才能使数学实践活动课得到高效实施?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供同仁商榷。

1.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作为教学活动最基础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情况,只有选择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导入手段,才可促进其教学活动的参与。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并未对这一内容产生重视,在开展实践活动课时,也没有采用相应的导入手段,而是通过简单的介绍之后,直接引入到活动主题当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认识不足,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参与活动,导致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未能真正参与进来,从而影响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所以,为了开展高效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应采取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手段。

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陈省身数学研究》的小故事,通过这一故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到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即:S=(n-2)×180°。之后向学生提问:“多边形内角和是否符合这一公式呢?”然后,学生从三角形开始,依次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进行测量,通过实践测量可以发现,不论多边形如何变化,内角和计算公式均符合这一定理。这样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同样是这一节课,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在课件中插入与这节课知识有关的故事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关注,然后再开始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可以把知识融入到声音与图像中,在上课伊始就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2.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教育领域,老师们不断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先进的教法值得推广。情境教学法是较为常见、也是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当中,可以有效提升整个课堂的效率,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帮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应用生活的场景,自然就会变得容易且有趣味。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本身就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提前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到生活情景之中,并且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心理判断,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应用新的数学知识去计算、比较、得出结果,并且因为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生动的情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新知识也就掌握得愈加牢固。

以《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一课为例,教师在操场上,分别选取相应的位置作为起始点与终止点,然后利用砖块等材料,在两点之间构建出多条通道,其中,一条通道为直线,其他通道为曲线,之后,让学生按照相同的速度,由起始点向终止点行走,教师或向其他学生在旁边计时,记录下每名学生在各条通道行走的之间,最后,通过各条通道行走时间的对比,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加强学生的参与力度,通过时间参与,直接得到准确的结论,且对这一结论具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3.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来说,具有很多特点,如实践性、开放性等,想要有效展示出这些特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合作力度。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非常适合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使用,但如何科学分组,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合作,还是非常有学问的。具体来说,教师应以实践活动课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程的具体情况,将学生整体划分出不同的小组,且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尤其是每个小组需要配备一名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小组长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老师带领组员开展活动,通过小组间的配合,利用各个学生的长处,补足其他学生的短处,加之有效的讨论,从而完成整个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

以《统计调查》一课为例,开展实践活动时,通常包括问卷设计、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调查图像的绘制等多个环节,因而教师应以6~8人为基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由2名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编写问卷,由2~3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调查,由1~2名认真仔细的学生对问卷进行整理,由1名学生绘制出条形图或树状图。各个环节开展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均在旁边观看,并提供少许意见。所有环节全部完成后,整个小组成员共同对条形图或树状图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调查结果。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调查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调查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4.及时进行课后评价

每堂课都需要有评价和反馈,教师通过课堂反馈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以后教学的进行。实践活动课将要结束时,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方式,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加提高对过程评估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得到结论是否准确等的评估,确定出教学活动的效果,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即便付出相同的努力,所学到的知识也完全不同。若只关注教学结果,会伤害到能力较差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其次,表现形式评价,即从教师、其他学生与自身等多个角度出发,全方面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进行评估,以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上述《统计调查》一课为例,主要评价内容有:小组合作、交流情况,对应环节开展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调查活动等。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课,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采取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手段,构建出合理的教学情境,开展良好的小组合作活动,科学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仲雪荣.初中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86

[2]李思佳.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李容.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的互补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45):393-394

[4]张国昌.浅析初中数学的实践性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3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实践活动高效课堂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