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学会改变才精彩

2020-12-14陆昀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教学方式

陆昀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入、持续地开展,从各方面都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学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因此,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课堂更为精彩,成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课堂氛围   教学方式  操练模式

一、改变课堂氛围,给学生温暖的“火”

英语课堂相对于其他的课堂来说,它的课堂模式比较轻松、生动、民主、活泼,在这样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他们敢说、敢做、敢演。如何使课堂能焕发出如此的活力,教师在这里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个暖心的动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学生感到课堂氛围的温馨,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内心便会产生愉悦与满足,从而能够促进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At Christmas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把整堂课设计成参加圣诞派对的情境,让学生在派对中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学习相关知识。每个学生头戴圣诞帽,身穿圣诞服饰,而笔者则装扮成圣诞节中的经典人物,学生们最喜欢的圣诞老人。学生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有了较为真实的体验。笔者也参与其中,变身为学生喜爱的人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给学生以温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求知的门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目前,仍然有许多教师把单一的、目的性的知识传授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普遍出现手里拿着新教材,上的依然是传统课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

1.改变课前free talk的传统模式

课前谈话、热身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按照以往的模式,free talk仅仅只是互相交流谈话。经过实践,笔者发现把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操作,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只要教师给予他们机会并加以指导和帮助。笔者一直清晰地记得学生表演的 Mr Turkey过圣诞节时伤心的情景,学生表演得淋漓尽致,真实地展现出了 Turkey的悲伤( At Christmas中的卡通故事环节)等精彩片段,当时课堂气氛非常好,表演者赢得了阵阵掌声。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以两人、四人或者六人为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选出组长,由组长进行分享。可以是题目的讲解、知识点的概括、重难点的讲解、课文的合作表演等。在教授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小组,找到句中的关键语法点、知识点,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选择操练的模式来学习。学生很快进入了激烈的讨论氛围中,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There be结构的句型归纳出来,并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出来。整堂课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效果比教师一味地讲解更好。

3.课后拓展延伸

原来的课堂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课后没有对内容进行很好的延伸,学生学到的内容没有办法活学活用。通过让学生改编课文内容、创编课文内容、自编chant或做关于课堂教学内容更深一层的调查研究,能让更多的学生,不仅仅是学优生,很多平时不爱举手发言,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授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课时,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都沉浸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因为课文内容有限,没有办法呈现更多的故事内容,因此,笔者布置几个任务:(1)创编故事结局,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这个故事一个你想要的结局,以积极向上的结局为主。(2)可以去查看这本故事的原著,看看最后小女孩去了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作者,为什么作者会这么写。(3)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家人、同学或者朋友,可以去寻找更多类似的英语童话故事。这样一来,学生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外的思考与探究。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三、改变操练模式,给学生探索的路

所谓课堂操练,即课堂练习,适度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灵动开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而适度、遵循的课堂操练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但是,在现实英语课堂教学中,又存在诸多因素制约课堂操练的实效性。比如,操练的内容与学生实际不相符;操练过程过于死板、机械,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操练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以上教学操练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来改变呢?笔者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1.多形式有机融合,提高英语课堂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教学常规,在知识操练运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只采用作业练习的形式来进行巩固,需要多种操练模式有机结合,其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增加兴趣和提高能力。要让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演讲、调查、汇报、情景表演等形式达到操练的目的。比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sking the way时,涉及“问路”等句式的用法,笔者把教室设置成了一个大地图,课桌间的走廊仿佛纵横交错的道路;把学生们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仿佛是街上的各类建筑物;交叉的路段系上红、绿、黄三色气球,仿佛是路口的红绿灯,然后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情景,把要学习的句型生动形象地演出来,从而实现学生对问路、指路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掌握。

2.多角度关注学生,提高英语课堂实效性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安排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操练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设置操练内容时,教师可以把难度提高一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懂的练习,并及时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分层提问,设置闯关游戏,有几个不同的等级,等级从难到易,但是分值相同,难一些的练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操练;简单一些的,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操练,最后得到的分值是相等的,学生不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学生们都建立起自信,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了操练的实效。

3.多举措课后延伸,提高英语课堂实用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英語的操练并不只是会认、会看、会写,还需要会说、会用、会表达、会交流,即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 所以在英语课堂上,笔者更注重:听,认真倾听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的发音;说,把你想要表达的内容用英语说出来;读,用纯正的语音语调去优美地朗读;写,把你掌握的知识通过写的方式牢牢地记在脑海里。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英语、用英语,在生活中也能用英语熟练地运用与表达。笔者每天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项是课后找朋友、家人、老师、邻居进行一次英语交流,可以是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深入的攀谈,并让交流的对象为学生做简单的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大胆地表达,养成了良好的练习英语的习惯,让英语真正成为实用的交流工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也将不断地发生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前行的浪潮中,教师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英语课堂真正焕发出活力,才能使英语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