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2020-12-14代谢英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练习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代谢英

【摘 要】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有效链接,建立知识的体系;适度练习,激发学习的动力;适选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资源生成,打造课堂的活力;及时评价,放飞思维的双翼。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策略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重要的课堂教学课型,在数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新授课的补充与延续,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形成数学能力的必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练习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北师大版教材没有专门的练习课的设计,往往将新授与练习融合在一起,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教师,他们很难将新课与练习剥离开来,不知道哪些属于新课的教学部分,哪些是练习提升部分,开展练习课往往没有完整性和连续性,只是将很多习题拼凑在一起,忽视了知识的整理和方法的提炼。其次,部分教师对练习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精心地设计教案,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到位,就题讲题,忽视习题中蕴涵着的创新成分和开放因素,课堂效率不高。

除此之外,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性。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存在了部分差异,但尚不明显。随着练习课中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很多学生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不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随着练习课步入习题训练环节,知识层层深入,不断加码,学生需要完全地独立应对。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重重,在课堂学习中体会不到认同感和成就感,这造成学生之间差异进一步加深。

针对数学练习课中的种种问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有效的练习课,让学生学有所获呢?

一、有效链接,建立知识的体系

数学练习课是对新课的巩固与延伸。新授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可以通过练习课得到反馈。有效的练习课,能弥补新课教学中尚未达成的教学目标。所以,继续沿用新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变式练习,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对新课进行回顾,温故而知新,又能不断延伸变化,使知识得以延续和拓展。教师要建立新课与练习课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在练习课中着力练习新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弥补新课教学中的缺失。例如,在教授《相遇问题练习课》时,教师可以沿用新课教学中“淘气家”和“笑笑家”这一生活情境,补充设计相向行走但不相遇、相遇后继续行走、从途中一点出发背向行走、追及问题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究不同的行走方式,并借助画图和方程解决此类问题,根据具体情境建立等量关系,从而比较总结得出解决此类题的一般方法,最后延伸到两个人、两辆车、两个人做事(工程问题)等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将此类问题融会贯通,而不纠结于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基本数量关系“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或“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来解决问题。在练习设计时,要围绕学习目标,以变式练习为主,让学生在变化中寻求规律。同时,要结合教学主题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方法的总结梳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二、适度练习,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练习课的学习目标,练习题设计要合理适度,包括题量的适度和难易适度。如果练习题量太多,时间不够,则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效果;而如果题量太少,知识面缺乏,则学习目标无法达成。适量的练习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练习题要难易适中,因而教师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情况,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面向全体,教学有梯度、有层次,切忌因无休止地挖掘知识的深度,而忽略了知识的广度。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练习题,出示圆柱形通风管、油桶、水池、树木刷防虫油漆、建筑物的柱子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理解每种图形的表面积是由几个面构成的,并分别求出这些面的面积。学生不需要记忆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应该牢记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同理,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时,学生也无需记忆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而是会辨认各种情境下长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在哪里,牢记前后、左右、上下面的计算公式。教师要设计生活中各种缺面情况下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求出表面积。同时,要将所有知识相联系,明确求所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求构成这个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有梯度的练习设计,将知识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使练习题的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与广度,让优生吃好,学困生吃饱,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适选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练习课是查漏补缺的主阵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练习形式太单一,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习的兴趣,所以,采用适合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在练习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口头训练、分组训练、集体训练、小组合作、团队竞赛、闯关升级等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角色体验。例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老师”可以对本组内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体会到担当“小老师”的乐趣;闯关升级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一关一关的达成过程中体会战胜自我的勇气;团队竞赛的方式可以形成两组不同的阵营,便于通过提问或辩论等交流方式厘清重要知识点。不同学习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可使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竞争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融洽。教师要视具体的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方式進行练习,精心组织好每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各取所需,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练习课本就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阶段,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不拘泥于任何形式。

四、资源生成,打造课堂的活力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来自教材、源自生活;可以是课前教师的精心设计,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迸发出无限的想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表现,就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生成性资源可以是学生的“异想天开”,也可以是学生的错误使然,可以是学生的个别因素,也可以是学生的普遍存在。学生的问题就是他们最真实的需要,往往是教师课前无法完全预测的,而课堂的生成更能体现学生的类推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 第二课时《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进行游戏活动:“请把你的角变大”“请把你的角变小”“请把你的角变得和同桌的角一样大”。有的学生在比较时只是把角的边对齐,而顶点却没有对齐。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抓住这个错误资源,让学生自己通过辩论、操作来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比较方法。同时,这个游戏会出现平角、周角的情况,学生会认为不再是角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角的概念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出锐角、钝角、直角等概念。有效的课堂生成,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会勾起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会引起多种解题方法的呈现,会引出更深、更广的数学问题。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应用,把学习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执念于教学设计,定能打造出活力四射的课堂。

五、及时评价,放飞思维的双翼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给学生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师及时的激励点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生精彩的发言,优秀的作业,认真的倾听等每一个正向的行为,教师都需要及时地肯定,大力地表扬,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大大增强,激发其攀登知识更高峰的强烈愿望。例如,教师可以用“你的想法很值得研究”“你能通过同学的表达,准确地理解他的想法,真是善解人意”等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当学生出现知识的错误、行为的疏忽时,教师一定要正向引导,切忌打击嘲讽,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及时提醒,适当点拨,指点迷津,可让学生避免一错再错,从而少走弯路。例如,教师可用“你已经快发现正确答案了,再认真思考一下”“你的航向发生了错误,赶快调整”之类的语言,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又如,在教授《比例尺》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测量,教师可以说“如果测量有误,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哦”。如果学生缺乏信心,不能自我肯定,教师要予以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更上层楼,激发他们不断地在知识的深化学习中挑战自我。“只要你的方法有理有据,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除非别人能说服你”等语言,可以给学生有力的支持。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语言委婉巧妙,实施正面管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敢想,敢说,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要想在练习课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自由地驾驭数学课堂,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更高领域,进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猜你喜欢

练习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四项对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流程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