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不老》(六上)教学设计

2020-12-14薛辉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理解

薛辉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2.抓住文中关键句,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感知老人创造的奇迹

1. 前后勾连,导入新课。《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可爱的,也是脆弱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老人,一位默默守护巍巍青山的老人。

2.揭示课题,明确要求。课文题目叫《青山不老》。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样的课文我们要按照编者的学习提示来学。(出示略读导语)读一读,提出几个要求?

3.默读课文,发现奇迹。出示要求:默读全文,圈画有关句子,再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4自然段: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指名朗读,理解词语:防风林带、林网。(出示图片,直观感受。)

再读句子,说说奇迹体现在什么方面。(重点关注数字)

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用上这些数字?准确的数据更体现出奇迹的真实性。

二、走进文本,感受老人植树护林的

艰辛

1.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自读,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在文中做好圈画批注。

(2)组内交流,组长整理:从几个方面说明创造奇迹的条件艰苦?

2.分享与交流:

(1)从两个方面介绍创造奇迹的条

件——大环境、小环境。

(2)读懂“大环境”,了解晋西北环境之恶劣。出示晋西北地形图,读第2自然段第2句,用一个词形容当地环境——恶劣。在县志里有一句话记载了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出示,指名读,你读懂这段文字了吗?(抓住“逆”“擎”二字说出句意)

(3)读懂“小环境”,体会老人坚守的孤独。读读文字,圈出有关数字,你读到了什么?(六十五岁、八十一岁、七位、五人、一人)从六十五岁至八十一岁,经历15个年头,从当初的七位老人到如今的独自一人,这样的小环境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孤单、孤独)

3. 想象练笔。出示第2、3自然段第一句话:“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这是作者知道老人生活的大小环境,想象一下,作者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我不知道        。        ……

仿照课文句式,写上一段话,可以围绕恶劣气候摧毁了幼苗、上山进沟植树的艰辛、晚上一人独居的寂寞、生病乏力的无助等展开想象。

4.小结:无论大环境多么恶

劣,小环境多么孤独,进沟上山植树如何艰苦,老人都甘愿把自己奉献给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齐读这句话,并说说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对比阅读,感悟奇迹背后的震撼

1. 这是一篇人物采访记,所谓采访,不仅要问、要听,还要看,还要思考。如果说老人所处的大小环境更多是听来的,那作者来到这个山沟又看到了什么?(窗外参天的杨柳与山沟里如臂如股的杨柳)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和第5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悟,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绿意盎然、绿波

荡漾)

3.作者为何要写这两段所见?与文中大小环境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是对老人奇迹的具体描写,十五年来老人孤身一人植树护林,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环境之恶劣与今日山沟树木之苍翠形成强烈对比,让人内心感到震撼。

4.对比引读:我知道这条沟所处的大环境:如今,窗外——。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现在啊,院外杨树柳树——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四、认识老人,感颂“青山不老”的精神

1.这是一篇人物采访,作者是梁衡。梁衡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一篇人物采访,既要写出所见,记录所闻,还要表明观点。课文中哪个地方直接发表了作者的观点呢?

2.理解句子:“作为一个山野

老农,他就是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紧扣关键词理解:“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另一种东西”指什么?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3.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说说“不会老的”是什么?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只要坚持植树造林,这青山就会一直流传下来,青山常在,青山常绿。第二层意思,这永存的不仅仅只有这些绿树这片青山,还有老人默默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青山不老”正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4.读完课文,有没有人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这位老人到底是谁?

出示原文。(原文的最后第2自然段:老人姓高,名富。)文章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把人物名字删去了。你觉得这个人名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作为人物专访,人名肯定不可少,否则就会失去其真实性。选作课文,作为一篇散文,这位老人已经作为植树造林的象征,不再是一个个体。)

5.拓展阅读:《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

(设计意图:人物采访的核心在于人物的品质揭示,一般来说这种揭示都是通过作者的观点表达出来的。深入品悟这些关键词句,是教学的重点。“青山不老”是这位山野老农身上折射出的闪亮品质,是整篇文章的思想精髓。在教学中,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作为铺垫,去体会“自己的价值”“另一种东西”,再把握其“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精神。这种学习支架的设计,能减缓学习坡度,“不会老的是什么”的追问,使学生能真正触摸到文章的主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理解
阅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借多样评价 品经典大餐
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切入法
浅谈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