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药制药技术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践与探索
——以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2020-12-14朱国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双主体技能型校企

徐 娜,朱国美,孙 琍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7)

1 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及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对接,校企“双主体”育人、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自2012年起,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连续5年被列为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2014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职业教育领域试点推行现代学徒制。全国多个省份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相关工作。这是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国家产业升级换代要求、行业企业急需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在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深度。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1],加快创新型、技能型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推行现代学徒制。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战略,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今后校企合作育人的主线和潮流[2]。

为了探索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药制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申报了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于2016年12月成功获得江苏省教育厅试点批准,试点专业为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我校与本市中药制药企业共同培养中药制药技术技能型人才。

2 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

2.1 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和学生遴选

时值大健康产业兴旺之际,不断增加的保健养生需求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了中药行业发展步伐,给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药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南京同仁堂药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大型中药企业。目前该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业界所瞩目。2018年3月校企双方共同举行了“南京同仁堂”班的组建宣讲会,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南京同仁堂”试点班组建工作顺利开展。

2.2 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系部领导、专业教师与企业生产主管、技术骨干就“南京同仁堂”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多次研讨,重构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授课形式为理论与实践双主线。在企业的参与下设计适应岗位需求的实用型课程。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度,授课教师分别由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担任,企业教师中既有技艺精湛的一线岗位工人师傅,也有企业高层次的生产技术管理者。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在校内开展的实训操作则由学校教师负责,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及工艺知识、职业规范讲解及岗位能力培养由企业根据内容安排对应岗位的企业教师负责。企业通过参与课程建设,让企业的文化理念、工作流程、职业要求、操作规程等方面内容及时传递到课堂,最大限度地缩短企业要求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差距,课程主要教学模块内容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2.3 改革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在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对接岗位知识领域,将讲练相结合,阶梯式递进培养学生能力。从认识药材的野外植物基本形态开始,到中药饮片的识别、鉴定、炮制及中药审方调剂,再到传统膏方制备、中药制剂的分析检验、药店经营与服务等内容,涉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检验及药品营销与药事服务系列内容。让学生按照原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顺序进行学习,了解从药品生产、流通到药品营销与服务的全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专题讨论、小组展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设置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见习、野外认药采药、中草药香囊与保健药茶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项目,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动手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4 实施效果调研

第一届“南京同仁堂”试点班学生结业后,对企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效果调研及分析。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强的技能及知识,收获颇丰。企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学习态度与动手能力超出了预期。阶段性学习汇报时,多名学生认真学习知识及技能的态度和学习成绩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1 建章立制,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协作,虽然国家发布了相关指导性文件,但相关法律和扶持配套政策还没有颁布实施。目前还没有地方政府正式颁布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具体文件。可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项管理机构,划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项经费,对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合作企业采取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虽然签署了校企合作“双主体”协同育人协议,但是一体化育人的系列管理制度还需完善和细化,关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变更、各方违约及争议处理、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急需进行约定及细化[3]。

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和经费保障。引导企业积极与职业院校展开合作,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研究招生招工方案,明确双方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如《现代学徒制班招生管理办法》《双导师聘任管理办法》《工学交替管理制度》《校企考核评价制度》《学徒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办法》等[3]。通过完善制度和协议约定,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学生和企业参与稳定度不够

对于企业来说,与学校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人力等,人才培养成本偏高,并且短期内难以见效。而学生和家长目前受我国传统学历教育观念影响,对职业教育和“蓝领工人”有低人一等的看法,不了解“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在技术和能力得到提升以后,签约其他单位,或参加专转本考试后继续深造。如果没有明确的三方协议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学生的违约行为会给校企合作带来不良影响,降低企业合作办学的热情。

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走进企业,提升企业参与度和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同度[4]。签订完善的三方协议,保障各方权益,企业和学生双方都应明确违约责任。学校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契约精神培养。企业方面,可以从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鼓励读在职学历、完善的薪资福利保险制度等方面,吸引优秀学生留在企业或者学成后归岗。

3.3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师资及教学资源建设

双导师团队是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教师工作繁忙,若参与“南京同仁堂”班课程教学,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另外大多数学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够了解。(2)企业的技术骨干工作繁忙,长期到学校担任企业教师有一定困难,加之企业人员转岗换岗、跳槽现象较为普遍,这对指导学生来说,存在企业教师频繁换人或者授课计划经常变动的问题,对教学带来一定影响。(3)学校使用的教材和现有教学资源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不能及时反映行业企业新标准、新工艺和新规范。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实用性,跟上行业发展潮流,需要探讨。

学校与合作企业应多措并举,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立现代学徒制双导师人才库,促进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的流通和互聘互用。将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有责任心、沟通及协调能力强的学校专业教师优先遴选入库。对于企业教师,在设置遴选条件外,还需提高课时津贴及待遇,发放聘书以增强其荣誉感等,保证双导师人才库的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推动缺少企业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针对学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精力不足等问题,可采取将现代学徒制班教学工作量计入学校课时数的方式予以解决,并给予一定的课时奖励系数,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工作。此外,可通过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作为外聘教师,解决学校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建立双导师人才库时应健全评价与激励制度,不断优化双导师选人、用人、留人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关于教学资源,需要学校、合作企业、软件公司多方集中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参与资源开发。有效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和企业技能标准,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编写案例集、实训操作指南、校本教材,录制操作视频,开发与企业岗位工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标准匹配的生产实训仿真系统,构建内容丰富并且不断更新的教学资源库。

4 结语

值得期待的是,学校第二届“南京同仁堂”班已于2019年10月开班,不仅巩固了前期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成果,也为稳步推进试点工作,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开启了新的篇章。而如何在发展方式上体现产教深度融合,在办学机制上体现校企有效联动,在育人机制上体现德技并重并修,在教学模式上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项标准,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今后需要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双主体技能型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当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探索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