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究

2020-12-06江焕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分层教学

江焕娣

【摘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加强,语文教学的改革也接踵而来,人们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都提出疑问,从而引出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话题。本文通过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创造情景三方面,来尝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也能成为课程的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

【关键词】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创造情景

农村中学大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师资力量不足,老师的工作量较大、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教学形式单一、呆板。同时,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个性较内向,学习参与度低。面对这种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事倍功半”的情况,本文通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形成以下几点关于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的方法措施。

一、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后,已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达到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爱好倾向,进行小组划分,老师分小组因材施教。但是,目前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偏向形式化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采用小组合作,而将大多精力、工作重心放在小组的创建形式、过程中,虽然整个课堂氛围活跃,但是教学结果并不理想。

2.小组合作的形式创新性不足

部分农村中学老师对于小组合作的了解较浅,只知其所以然,无法灵活根据当前语文课程进行小组形式的调整变化,甚至是一贯使用同一种分组方式,长期下来使得学生失去新鲜感,对小组合作的期待降低,从而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

3.教学课堂中的提问针对性不强

作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之一的课堂提问,好的问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目前大多小组学习中的课堂提问都较笼统,缺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难易度、关联性、启发性思考,这种课堂提问不仅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甚至影响整个课堂呈现。

针对以上现象,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小组合作中个人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初始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强化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不僅能达到提高基础较差小组成员的能力,跟上小组的学习进度;而且能够增加整个小组的信任度和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效用。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按照语文成绩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划分,一个尖子生带一个中段生和两个基础稍微弱一点的学生。并且在分好组后即明确他们各自的目标与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发挥各自所长,共同进步。

(2)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监督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是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控,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出现不参与甚至是消极学习的情况,教室要及时提醒纠偏,以免影响这个小组的学习热情;最后,及时有效地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肯定,作为榜样力量,引导渲染积极的学习氛围。

(3)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可通过在小组中选取队长或者表率作用的成员,进行小组的引导,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也可以安排当前小组感兴趣的,利于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组分享讨论,并进行有效引导,来增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最近进行的线上教学,我从小组中选出小组长,然后提前一天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小组长带领着自己的组员进行线上研讨,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结果分享。因为能出镜比较新鲜,学生都比较兴奋,所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采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在现有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不同的学习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就是分层教学。中学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展开。

1.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实施对象,那么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也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主要是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进行语文散文课文的学习中,一类学生的基础薄弱,基础的语句理解也有较大难度,针对这类学生,需要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大前提下,进行较低教学目标,以期达到学生能够跟上进度的目的。而另一类学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可以在相关知识点上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锻炼。

2.针对教学准备分层

为了达到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筛选,即对教学准备进行分层。如对于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设置难度较低的问题,或者选取更容易消化理解的课题;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或者更具拓展性的问题。

3.针对教学任务分层

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分层是指较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中的学生氛围高、中、低三种不同层次。第一层,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是需要在教学大纲的基础要求下,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最后,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内涵。分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分层教育,为学生构建更加轻松、愉快、乐于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情景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情景的设置。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百花齐放,其中,情景教学就是备受推崇的一种。良好的情景设置不仅可以塑造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可谓一举两得。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景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再现生活情景

中学语文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密不可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经验方面进行引导,不仅能消除对新知识的抵触感,增加亲切感,也能实现从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的知识转化。因此,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悟,触类旁通,学习新知识。

2.正反观点的对比碰撞

世界上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就是说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甚至是性格的不同,对问题有着不同看法。老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主观的差异,进行引导,将不同的观念梳理,形成正反、或者截然不同的方向,使得双方学生进行对比、辩论、分享、再学习、融合。这种方法一方面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是在对抗、碰撞中,能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3.采用信息技术创建情景

现代社會是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育平台,以此达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画、声音的刺激,吸引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活跃性。语文本身是文字的艺术,而大多文章就像一幅幅画卷,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画卷通过多媒体充分的、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得学生能更直接地理解文章作者的所思所感。例如,我校在2014年就引进了智慧课堂,从那时开始我就在日常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智慧软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智慧软件的运用能让教师及时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而作为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主人——学生的参与度,是语文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生的积极参与,想说、敢说、能说,才是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几点建议,增强广大学生对语文课堂喜爱。

参考文献:

[1]穆怀萍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与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5):6.

[2]罗彩灵: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4):8.

[3]蒋永群.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J].数码设计,2017(11):203.

[4]邵德翠,汪萌芽,张环环.翻转课堂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9(6):7.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分层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作文评改“五步曲”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