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美育探析

2020-12-03许玮虹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陶冶美感美育

许玮虹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1]。美育就是指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美感,准确地分析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并能分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2]。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熏陶、感染作用。

一、美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充分感受到书本所描绘的自然美和精神美,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这时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中提到的自然美景、人物可贵精神品质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3]。

(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学生在美育的作用下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还陶冶了自身情操,进而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命之美,有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的人文美文;有激情豪放、婉约细腻的文学美韵;有贴近现实、耐人寻味的生活美文[4]。可以说,文本所蕴含的“美”无处不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其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使其有法可循,并在感受文章内容给予的语言文字、思想表达之余,也能够被其中的文学之美所吸引,进而爱上语文这门课程,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美育着手,给学生展示文本中所烘托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本所包含的文化魅力和人文之美,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产生情感交流,进而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5]。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吸收文本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便能够发现语文之“美”,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一)美句中体会风景美

语文教材中许多写景文章无不体现着风景美,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中的字、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所描绘的风景美[6]。例如,《桂林山水》中就描写了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在教学时,教师除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风景美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中的句子,挖掘作者表达美景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美景时,采用了排比、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仿照文本中的句子进行练笔,既可以写校园,又可以写家乡,还可以写自己去过的地方。在感悟美句的熏陶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能用文字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景。

(二)美声中享受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文本中,诗词用字传神精练,散文句式优美多样,形散而神不散[7]。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欣赏,享受其中的语言美,进而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文本所蕴含的语言美,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这一课时,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用了多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乳虎在山谷里咆哮,会发出怎样的声音才能让百兽震惶,鹰隼要怎样试自己的翅膀才能飞翔起来,方能卷起风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指导:乳虎啸谷是显示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要怎样的巨大声威才能让百兽震惶?鹰隼试翼是显示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形象地写出少年中国的英姿,要怎样才能显示这冲天气势?在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便会感悟作者运用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的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内容、作者进行对话,发掘出了作者选用这些事物的目的,进而发现了蕴含在文本中的语言美,尝试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以及冲天气势。学生在自己朗读和听别人朗读的过程,便能真切地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语言美,而这语言之美便藏在学生的朗读声中。

同样,在教学“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句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听一听河流一泻汪洋的声势,从而感受音频中的声音美,为接下来用朗读表达语言美打下基础。

(三)美图中传递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文字和语言传递了语言美,课文中的插图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8]。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掘图片资源,帮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文本传递的意境之美。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课文《四季之美》时,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描写夏天的话: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由于班级里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城市中,很少看到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所以应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夏日月夜,如果只是单纯地朗读句子,学生很难体会到文本中所写的意境美。此时,教师可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夏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感受。这时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夏夜的美,也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声。画面的美感冲击给了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在文字表达之余,将《四季之美》中的意境美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感受意境美的途径。

当然,课文中的插图也是美图的好资源。例如,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学生对那幅墨梅图,以及外公对墨梅图的爱惜之情仅限于文字的理解层面。这时,课文中的插图便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先仔细欣赏这幅墨梅图,然后再仔细观察插图中外公拿着墨梅图的动作。插图是无形的文字,通过观察,学生不仅能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墨梅图,还能从图片中观察到“外公”的哪个动作展现了他对墨梅图的无比爱惜之情。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不仅解决了单纯用文字难以理解的难题,而且还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美微课中展示动态美

微课视频以知识点为核心,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将教学知识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遨游汉字王国》时,学生对于甲骨文的发现及汉字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没有明确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以视频动画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关于甲骨文和汉字如何演变的相关内容。视频里既可以展示一些甲骨文与现今汉字的对比,又可以展示一些汉字是如何从甲骨文慢慢演变到现今汉字的过程。微课视频全部以动态的方式出现,甲骨文仿佛活了起来,会跑、会跳、会说话,接着通过变身的方式逐渐变成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直到当今汉字。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节约了教师大量的讲解时间,又避免了学生大量接收信息时而感到疲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在欣赏微课视频的过程中,画面的美感、声音的美感、语言的美感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其超强的画面感,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陶冶自身的情操。

(五)美演中欣赏人情美

语文文本中蕴含了很多人情美,《搭石》就是一篇很典型的文章。文本中有这样两处描写: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总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这两处充分展现了人情美,如果教师单纯从文字和想象入手,很难帮助学生体会到文本所表达的人情美。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表演的方式,让几位学生表演乡亲们走搭石的场景。这样,参与表演的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乡亲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还能切身地感受到文本表达的人情美。台下观赏的学生也能在欣赏表演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美与人情美,在增进了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本与表演呈现给自己的美感。

接着,教师可再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和年轻人,展示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的场景。在表演中,学生能够从中感受走搭石带给他们的场景美感,陶冶了自身的情操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文本表达的真正的人情美。

结 语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美育在其中就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美句、美图、美声、美微课、美演,这些便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资源,学生在这些资源的帮助下,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陶冶美感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美育教师
自然美感的桌子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