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教育核心素养的意义与表象

2020-12-03宿永强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核心家庭素养

宿永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永昌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在个体上的具体化,是国家人才目标在个体上的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实施具化一方面要靠学校教育,学校应通过专门的教育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程达到为国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依赖于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可以说,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先行、更持久、更日常化。孩子的心理发展、习惯养成、品格固化等都受到家庭教育或好或不好的影响。因此,从某方面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是否具有较好的教育核心素养,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效果的好坏,影响着人才质量的高低。

一、家长教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李岚清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历史上,中国的家庭教育曾经是华夏文明传播的优势所在。“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教育为家、为国、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他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方式的细腻与粗暴、教育内容的陈旧与创新、教育效果的显著与滞后都与家长的教育核心素养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以说,家长的教育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孩子核心素养的形成,家长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长教育行为失范

(一)教育理念落后,缺乏鼓励,以惩罚代替教育

受教育水平所限,部分家长十分欠缺基本的教育理念,更谈不上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了。他们教育孩子仅依据已有经验和自我感觉,盲目随意,对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表现缺乏鼓励,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表现,往往采取简单的体罚、责骂、恐吓等惩罚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性格压抑,遇事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包容,遇事互相推诿

现在许多家庭的夫妻关系紧张,争吵与冷战代替了家庭的和谐温馨,家庭成员遇事喋喋不休、相互推诿,缺乏包容;从不反思自我,只想把错误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家庭氛围造成了孩子的冷漠、自私,遇事不能勇于承担责任。更严重的是,这些孩子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和信任,不能与周围的人很好相处。

(三)教育行为失衡,缺乏一致性,言行前后矛盾

在许多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父亲一套、母亲一套,无论家庭教育的方式还是内容都缺乏一致性,甚至前后矛盾,往往使孩子难以适从、左右为难。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往往敏感而多疑,遇事见风使舵,缺乏做人做事的原则。

(四)家长兴趣陋俗,缺乏教养,难以为孩子示范

很多家长在闲暇时不是陪孩子学习、游历,而是抽烟、喝酒、打麻将,用手机聊天、打游戏,互相说长道短,以满口的污言秽语为豪爽,却要求孩子举止文明,岂不知他们陋俗的行为早已在孩子心中埋下了缺乏教养的种子。

在上述家长影响下的孩子,能健康成长都是奢望,更不要说核心素养的养成了。

三、家长教育核心素养的表象

(一)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

1.鼓励尝试,允许犯错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尝试与犯错的渐进过程。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尝试和犯错然后发现并形成知识的过程。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形式的新事物,时刻注意保护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允许孩子在各种尝试中犯错,而不是指责甚至惩罚孩子。对孩子错误的“零容忍”其实是在扼杀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在确保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支持孩子的创新,并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激发学习的动机,以调动孩子创新的内驱力。

2.制订规则,做事有度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过无律、他律到自律三个阶段[1]。孩子行为的生成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其对规则的感觉来自对家庭成员行为的模仿,通过对规则的遵守来了解规则。一个无律的家庭无法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与孩子互相监督,确保规则的实施与遵守,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当孩子违规后,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引导,做出相应的惩罚,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做事有度、犯规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而不是一味迁就孩子,随性管理,让孩子自以为是。

3.正面激励,培养自信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既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进步,又要指出其不足和以后努力的方向,促使孩子积极向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不善于赞美孩子。而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核心素养,一些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天分和学习成果,忽视了孩子的努力和行为,总是空洞地赞美而缺乏真诚的激励,一旦孩子失败,不是总结经验并肯定其付出,而是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家长应对孩子的付出及时给予肯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赞美孩子时要善于鼓励而不是表扬。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被鼓励“你很专注,你很努力”的一组孩子要比被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的一组孩子更加努力,更倾向于完成有挑战性的创新任务,在生活中更自信。

(二)做好孩子的表率

1.爱国敬业,担当责任

家长必须明白,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家长应有为国教子的思想,今天家里的乖宝宝,明天就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国,家长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就要爱国。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应在家和谐友爱、尊老爱幼,承担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建设一个温馨向上的家庭;在外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心有祖国的好公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以家长为榜样,胸怀祖国,有责任、有担当。

2.行为文明,和谐友爱

孩子的成长始于模仿。在生活中,他们时刻关注着家长的言行,模仿着父母的为人处世。因此,家长应做文明家长,言语上时刻注意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行为上遵守公德,互相尊重,不恃强凌弱,不乱刻乱画,自觉收起制造的垃圾;在家悉心经营爱的港湾,营造和谐友爱的幸福家庭,给予孩子安全和爱的呵护;在外与周围邻居保持和谐的关系,主动问好,关心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给予孩子文明和爱的启迪。

3.处世诚信,讲究民主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家长要有诺必遵、有信必守,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如果不能兑现承诺,要对孩子诚恳道歉,还要在事后采取补救措施,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要亲密无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对方意见但不迁就,在家中坚持自己的意见但不绝对,对于家人的过失不斥责而是分析指出要害,遇事多交流沟通、相互协商,让孩子从小便受到民主的熏陶。

(三)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1.终身学习,不断充电

家庭教育的质量与家长终身学习有很大的关系。马良生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家长通过终身学习,一方面要了解当今前沿科技、理论,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手机上网,提升自身素养,以免自己在孩子面前落伍,另一方面要学习一些必要的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在面对自家成长中的个体时能更从容地与之交流。无论基于家长自身的提升、事业的发展还是在家庭中辅导孩子学习的需求,家长都要不断学习,及时充电,以胜任工作、胜任家长角色。

2.经典阅读,亲子共享

一个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唯有阅读可以提升修养。闲暇之余,家长要阅读经典,攀登人类思想的高峰,学习优秀思想,与古今中外先贤对话,以得到深刻启迪。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阅读,交流阅读心得,品评经典角色,赏析精妙词句,学习逻辑修辞,既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又哺育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亲子共享中增进家长与孩子心灵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

3.户外运动,亲近自然

在家庭户外运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可以暂时忘却工作、学习中的压力,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轻松,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对生命的敬畏。家庭户外运动还可以让家庭成员体会到团队合作的精神与正能量,锻炼家长与孩子坚毅的品质、不服输的勇气,开阔孩子的视野。

结 语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长的教育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核心素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他继承了父亲的宽厚,学到了母亲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是我的父母成就了我”。当人们把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放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上时,每一位家长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核心素养,做合格家长。

猜你喜欢

核心家庭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家庭“煮”夫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