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创新实践

2020-11-25闫松梅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感文章语言

闫松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强化诵读、优化鉴赏、深化读写等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诵读、鉴赏、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语言认知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强化诵读,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阅读对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诵读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些诵读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分析、归结中内化语文知识。例如,部编版语文第九册《落花生》一文没有太多精美的语言,学生只需读出文章丰富的情感,把握好文章的语气、语调即可。教师可以示范诵读,示范时应注意语速的变化,在平和的语气中阐述道理,学生应全神贯注地倾听,并小声仿读,这样他们才能有所收获。学生展示时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典型句子,并了解这些句子的特点,如“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等。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性诵读,为学生传授诵读方法,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建立阅读认知。

二、优化鉴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经典名篇,语言鉴赏价值极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鉴赏方法,让学生在鉴赏中学习语言知识。词语分析、句式解读、修辞体会、文段构建等都属于语言鉴赏方面的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鉴赏机会,让学生在鉴赏中加强语言认知基础。鉴赏教学的方法众多,教师需要进行筛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感体验机会。

语言鉴赏是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法帮助,让学生在语言鉴赏过程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讲授《搭石》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導学生自主阅读时勾画出文章的经典语段,如“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语言鉴赏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这篇文章的语言各具特色,很多地方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大家可以试着找一下,如果找不到,可以从好句、情感、主旨、过渡、铺垫等角度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经过认真、细致地解读文章,自然就能够形成语感,对自身语言认知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深化读写,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发动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读、品读活动,让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造句、换词、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在实践中发展自身语用能力。小学生读写基础较差,教师在读写练习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设计练习题目时要体现梯度性,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训练。《鸟的天堂》是一篇精彩的散文,有情节的设计,也有精彩画面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应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读写练习任务:《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段最为经典的描写,重点介绍了鸟的世界,通过学习,请你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景点进行描写,为大家重点介绍景点的特色。学生听说要仿写,就会深入研究课文,重点阅读后,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点进行仿写。此外,教师还应深入学生当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仿写训练中顺利形成语用能力。课堂展示阶段,学生一个个都顺利地完成了仿写,有学生写了校园一角,有学生写了城市公园,还有学生写了大自然之美,学生的描写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教师此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激励学生结合生活展开相关学习和练习。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读写练习任务,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主动性。学生在仿写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原文理解,而且对自己的文章内容进行了仔细推敲,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语文教材具有普适性、经典性、实践性等特征,非常适合展开语言构建和运用训练。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团结小学

猜你喜欢

语感文章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