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0-11-24戴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年级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戴峰

【摘   要】  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而学生在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时也需要通过理性认知感受数学概念的独特性质。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的认知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不如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概念,学生不能通过独特感知对其进行理解。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历程来讲是极为不利的,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性,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后着重探索概念教学的新型方案: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比较学习,进行实物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中年级;概念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整个数学知识掌握的起始阶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到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身教学的相关目标,认清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与学生做好对接,将深度教学理念融入学生学习的相关部分。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出发,帮助学生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它能够鼓励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问题。

一、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数学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对于一些数学抽象知识进行客观概括的相关内容,教材内的数学概念往往是几个字词组成的定义。这些概念对于部分学生学习来讲还是较为困难的,为帮助学生解决概念认知问题,教师要抓住概念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再由关键字词出发,找出概念解读的关键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字词认识量是十分有限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字眼,利用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问题本质,加强学生的实际理解过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概念这一课程时,由于三角形的概念就是由不在同一條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封闭”这三个词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又如,在教学“四边形”概念时,教师则可以将四个角和四条边等重点字眼标注出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四边形的相关定义。在教学这些概念时,教师应该利用好多媒体工具,直观采用图片进行展示,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进行刺激,帮助学生在理性感知范畴内了解相关知识表述的准确性,最终促使学生完成理解。

二、通过比较学习,抓住数学问题本质

透过问题看本质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基本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维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了解正确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类比分析,抓住定义难点。而比较教学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一种重点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比较教学过程中细致了解知识点,建立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让学生在脑海中重新对相关的数学概念进行认知,化难为简,达到精准记忆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相关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四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引导以及形象作用,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对已有问题进行观察总结,让学生认识不同形态下的图形特征。这时学生也能够跟随教师不断了解正方形的本质属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区分四边形形态时更要促使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又如,在教学《角的分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的相互关系在课堂上进行一一展示,帮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了解不同角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正确理解角的概念。这有利于学生在类比过程中进行分析记忆,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小学生真正了解一些数学概念,并熟练应用数学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

三、了解实物教学,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因为年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是较弱的,他们对于一些较为复杂、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的认知不是很深刻,而课本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不能够通过自我理解这些概念,这时实物教学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模式。教师要利用好实物教学方案,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以形象化的模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学“几分之几”这一概念知识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以及分数概念的定义,教师就可以利用分苹果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将苹果进行平均分,将其分给几个小朋友,让学生了解不同分法下的分子以及分母。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步伐,提升自我认知能力。首先,教师应该邀请班级内的两名学生上台,然后进行分苹果演示,让学生操作怎样分配才能够实现平均分配,教师按顺序可以把苹果平均分成两块,然后再让学生回答这两块苹果和整个苹果有着怎样的关系?半块苹果和整个苹果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实物教学,利用身边的事物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变得更为深刻。平常教师要认真观察生活,了解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不理解之处,并利用好身边的实物积极开展教学,在实物范畴内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的相关过程。这样的数学概念会以一种形象化的模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课堂上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

概念是学生认知数学、了解知识的重要出发点,它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定理的一大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透过问题查看数学本质,了解数学问题所渗透的概念属性。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学生进入课堂。同时数学教师也要认识到自身教学的相关作用,以历史使命来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度发展,注重学生对于特殊概念的理解,应用实物进行教学,抓住关键字词,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概念,为学生的日后学习以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建武.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199.

[2]刘张.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5):269.

猜你喜欢

中年级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