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温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在桂南晚季区试的表现

2020-11-18朱志军李兴林蒙运绍黄小江刘钊扬辛颖凤莫秋霞蒋献华杨寿山陈新全陆章权

农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排序丰田

朱志军 ,李兴林,蒙运绍,黄小江,刘钊扬,辛颖凤,莫秋霞,蒋献华,杨寿山,陈新全,陆章权

(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广西桂平 537200;2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213)

0 引言

中国民间有“无米不成炊”之说,稻米是65%中国居民的主食。为了确保粮食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1-2],必须不断选育新的优良水稻品种,为此,品种选育的科技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沈祝富为解决桂南地区合浦县晚稻新品种应用程度低的问题,引进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晚季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稻新组合‘和两优1 号’[3];桃源县种子管理站游光辉等针对杂交水稻种子未经示范直接应用生产的问题,进行杂交水稻新组合展示示范,筛选出8 个适合桃源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4];周晓彬等为筛选出新田县的主栽杂交水稻品种,实施了10 个组合的杂交水稻品比试验,筛选出了综合性状较优的组合‘广占63S/5697’、‘Y58S/7126’[5];吕永刚等对来自云南、四川、贵州、浙江及湖南5 个省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及生产试验,初步探讨不同省份来源的杂交稻新组合在云南的适应性[6];陈晓波为了选育抗稻瘟病杂交稻品种,以福建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抗稻瘟病‘谷丰A’为母本,以自选‘六恢168’为父本,配组育成了高产、抗稻瘟病的新组合‘谷优168’[7]。当前水稻品种选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多倾向于高产[8]、优质[9]、多抗[10]、绿色[11]的研究,针对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品种选育研究较少。在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过程中发现,许多新品种虽然在生态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高产甚至超高产(超级稻),但多数全生育期较长,在桂南生态区早造种植虽然高产,但熟期与当家品种(中熟种,占多数)不同步,不利于统一进行机械收割,并且贻误晚造季节;晚造种植或避不了秋旱和寒露风,容易因包颈和空秕而造成减产,稻米品质降低[12],根本体现不到高产品种的优势,高产而不稳产,种植者难以接受,或错过冬种时节,得不偿失。众多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因为迟熟其推广面积大受限制,而感温型中熟品种因全生育期适中,多数在抽穗扬花期能避过秋旱和寒露风,稳产性较好,相较于感光型品种在季节的适应性、全生育期的弹性和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方面,能更好地解决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品种选配问题,鉴于此笔者在广西恒茂种业联合体的支持下,接收了9 个中熟的感温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含对照),参加了2017年桂南晚籼感温组区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与方差分析、排序比较评鉴这些组合在桂南生态区晚季的特征,为筛选综合性状较优的感温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为桂南生态区种植结构调整,并为品种审定和参加全国南方区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环境

参试组合有感温型籼稻新组合‘F优6735’、‘深两优9353’、‘乾两优6号’、‘乾两优9号’、‘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万泰香占’、‘坤两优华占’,对照组合为‘丰田优553’。参试组合由供试单位提供,对照组合由这些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提供。试验田位于桂平市社坡镇宝土村,即110°13′17″E,23°25′09″N。土壤质地为砂壤,肥力中等;田块平坦无遮阴,排灌方便,形状方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降雨量1715.4 mm,日照时数1639 h/a,有效积温7843.1℃,无霜期350天。

1.2 试验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小区排列,3 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小区长6.27 m,宽2.12 m,面积13.3 m2,插植规格23.1 cm×16.5 cm,小区外插植对应品种至少4 行作为保护行。浸种前晒种,浸种后用咪酰胺稀释液消毒种子,采用塑料蜂窝软盘在秧畦湿润育秧。播种前秧田一次性施15-15-15复合肥450 kg/hm2;秧苗移植前大田基施15-15-15复合肥375 kg/hm2,秧苗移植后5天用尿素75 kg/hm2拌除草剂苯·吡撒施,促进生长分蘖和除草;分蘖盛期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促进壮苗发棵;幼穗分化期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45 kg/hm2促进穗粒发育。病虫防治与周边稻田方法相同,但不施用生长调节剂。在各生育期对各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田间记载调查,收获前取样室内考种,小区单割单脱计算实产。

1.3 分析方法

产量统计用方差分析法,全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相关性用排序比较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由表1 可知,参试组合的全生育期比较接近,为106~116天。各组合全生育期由长到短排序如下:‘深两优9353’、‘昌两优9 号’>‘昌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坤两优华占’>‘万泰香占’>‘F优6735’。

由表2得出,各参试组合在基本苗数都为52.5万/hm2的始发点下,生长发育过程各显其独特的农艺性状。根据各组合的特性表现,以从大到小排序的方式进行组合间比较。

最高苗数:‘深两优9353’>‘昌两优9 号’>‘万泰香占’>‘乾两优6号’>‘坤两优华占’>‘昌两优华占’>‘F优6735’>‘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

分蘖率:‘深两优9353’>‘昌两优9 号’>‘万泰香占’>‘乾两优6号’>‘坤两优华占’>‘昌两优华占’>‘F优6735’>‘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

表1 参试组合生育期表现

表2 参试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有效穗:‘深两优9353’>‘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丰田优553’>‘昌两优9号’、‘万泰香占’>‘乾两优6号’>‘昌两优华占’>‘F优6735’。

成穗率:‘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F优6735’>‘昌两优华占’>‘深两优9353’>‘万泰香占’>‘昌两优9号’。

株高:‘万泰香占’>‘乾两优6号’>‘深两优9353’>‘昌两优9号’>‘昌两优华占’>‘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丰田优553’>‘F优6735’。

穗长:‘万泰香占’>‘昌两优华占’>‘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深两优9353’>‘昌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F优6735’>‘乾两优6号’。

总粒数:‘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昌两优9号’>‘丰田优553’>‘坤两优华占’>‘乾两优9号’>‘F优6735’>‘万泰香占’。

实粒数:‘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昌两优9 号’>‘丰田优553’>‘乾两优9 号’>‘坤两优华占’>‘万泰香占’>‘F优6735’。

结实率:‘乾两优9 号’>‘乾两优6 号’>‘丰田优553’>‘万泰香占’>‘昌两优9号’>‘昌两优华占’>‘深两优9353’>‘坤两优华占’>‘F优6735’。

千粒重:‘F优6735’>‘昌两优华占’>‘坤两优华占’>‘深两优9353’>‘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乾两优6号’>‘万泰香占’。

最高苗数、分蘖率最大是‘深两优9353’,‘丰田优553’最小,说明‘深两优9353’发棵最快,‘丰田优553’发棵最慢;有效穗最多是‘深两优9353’,最少是‘F 优6735’,说明在茎蘖对产量构成的贡献方面‘深两优9353’最大,‘F优6735’最小;成穗率:‘乾两优9号’最高,‘昌两优9号’最低,说明‘乾两优9号’分蘖少、分蘖整齐、有效分蘖占比大,‘昌两优9 号’分蘖多、分蘖延续时间长、无效分蘖占比大;株高:只有‘深两优9353’、‘乾两优6号’、‘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符合理想株高(114~122 cm)[13]要求;穗长:‘万泰香占’最长,‘乾两优6 号’最短;总粒数:‘深两优9353’最多,‘万泰香占’最少;实粒数:‘深两优9353’最多,‘F 优6735’最少;结实率:‘乾两优9号’最高,‘F优6735’最低;千粒重:‘F优6735’最大,‘深两优9353’最小。

2.2 产量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各参试组合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F=6.96,F0.05=2.59,F0.01=3.89),经新复极差比较,‘深两优9353’产量极显著高于‘万泰香占’和‘F优6735’,显著高于‘乾两优6 号’、‘坤两优华占’、‘丰田优553’;‘深两优9353’产量高于‘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 号’,但组合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乾两优9 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 号’与‘丰田优55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 号’产量显著高于‘F 优6735’和‘万泰香占’;所有供试组合中,只有‘深两优9353’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合‘丰田优553’,且增产率达21.7%;‘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乾两优9 号’虽然产量分别高于对照5.6%、3.8%、3.3%,但产量差异不显著;‘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产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F 优6735’和‘万泰香占’,换言之‘F 优6735’和‘万泰香占’产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参试组合和对照组合,两者相较于对照组合,减产率分别达到24.2%、28.1%(表3)。为方便比较,把参试组合和对照组合的产量按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下。

‘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乾两优9号’>‘丰田优553’>‘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F优6735’>‘万泰香占’。

依据各品种(组合)的产量和全生育期计算得出日产量(见表3),‘深两优9353’的日产量最高,其次是‘乾两优9号’,说明‘深两优9353’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乾两优9号’;‘万泰香占’的日产量最低,其次是‘F优6735’,说明‘万泰香占’的生产效率最低,其次是‘F优6735’。把参试组合和对照组合的日产量按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下:

‘深两优9353’>‘乾两优9 号’>‘昌两优华占’>‘丰田优553’>‘昌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F优6735’>‘万泰香占’。

2.3 产量与全生育期、日产量的关系分析

根据以上对各品种(组合)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日产量的排序比较分析,认为‘万泰香占’和‘F 优6735’产量较低的原因与两者全生育期偏短有关,更与两者日产量(生产效率)较低有关;‘深两优9353’等6 个品种(组合)产量较高的原因与其全生育期偏长有关,更与其日产量(生产效率)较高有关。

2.4 各组合其他农艺性状与抗性

笔者观察到,各组合生长发育整齐,无杂株,株型适中,叶色淡绿至青绿,叶姿中等至挺直,茎杆粗壮,植株直立无倒伏,熟期转色中等至好,落粒性中等,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虽然纹枯病是普通水稻的常发病,但各组合只是轻度发生。还观察到‘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叶片较长、直立内卷,叶基角、叶宽度较小,植株高度适中[24],这些特性在通风透光,提高光照利用率[14-15]和抗性[16]上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表3 参试品种(组合)产量表现

3 讨论

根据上述对全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产量的排序分析,如果某一性状的排序与产量排序一致,则说明该性状与产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如果排序刚好相反,则说明该性状与产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上述所有性状的排序与产量排序都不一致或没有排序刚好相反的情况,说明水稻产量是水稻各种性状综合协调的结果,并不是性状指标越大越高产,越小越低产,也不是越大越低产,越小越高产。本试验与产量排序较接近的是全生育期、总粒数、实粒数排序,因此本试验的产量与全生育期、总粒数、实粒数相关性较好,而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差,其他性状可能通过影响总粒数、实粒数,对产量起到间接作用,这与易小林[13]、孙忠明[17]等研究结果有异同点,与顾铭洪的研究结果较为吻合[18]。顾铭洪研究认为就一个特定地区而言,一般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分布范围,因而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差异最容易在颖花量上反映出来;而笔者试验得出全生育期、总粒数、实粒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好,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则与产量相关性较差,间接印证了顾铭洪的结论,因为颖花量越多粒数越多,粒数的多少反映了颖花量的多少[25-26],而全生育期越长,植株接受光温的时数越多,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越多,颖花量越多,粒数越多,产量越高[19-20]。从水稻生理上分析,颖花量越多,粒数越多,同化产物的库容越大;合成并运转到籽粒的同化产物越多,填库能力越强[14-20];在全生育期内平均日填库能力越高,生产效率越高,即日产量越高,反之亦然。日产量反映了全生育期不同的品种(组合)生产效率的高低。

感温型水稻品种由于既能在早季种植又能在晚季种植,其在桂南生态区粮食生产中的贡献往往大于感光型品种,而且在生产中用种量比感光型品种大,是种子企业效应最大化的抓手。在桂南生态区,感温型水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时称作“正造”,在晚季种植时称作“翻秋”。一般同一品种“翻秋”比“正造”全生育期缩短7~10 天。“翻秋”既可以缩短感温型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有效减轻秋旱和寒露风对水稻的危害,又可以满足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21],给冬种腾出宝贵的光温充足的时间,因此感温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筛选至关重要。桂南生态区是双季稻区,以广西桂平市为例,全年无霜期约350 天,而供试组合‘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 号’、‘乾两优9 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晚季全生育期为111~116天,则早季全生育期约118~126天,属中熟种,这样的品种全年生产周期约229~242 天,加上收获和晚季备耕所需时间约15天,两季水稻生产用时约244~257天,晚季收获后余下的无霜期约93~106 天,对发展冬种生产,充分利用光温资源而言,是非常适合的[22]。如果晚季种植感光型品种或迟熟的感温型品种,因生育期较长,一方面抽穗扬花期容易遭遇该地常年秋旱和寒露风造成高产品种不高产,另一方面收获后余下的无霜期太短,对发展冬种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不利。因此‘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由于产量和全生育期表现较适合桂南区的生态环境,是理想的苗头组合。

本试验研究用排序比较法分析产量与品种特性的相关性,虽然没有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精准,但方便基层技术人员理解掌握和分析运用。而在品种组合的定性上,主要根据产量、植株形态和抗性确定,如果兼顾考虑米质等各方面因素采用邹永红,谭建林[22]的筛选方法进行品种组合筛选则更理想。

4 结论

‘深两优9353’抗性较好,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合;‘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株型、抗性较好,产量较高但与对照组合无显著差异;‘乾两优9 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号’抗性较好,产量与对照组合无显著差异;‘F优6735’和‘万泰香占’抗性好,但是产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组合(含对照)。参试组合的产量与全生育期、总粒数、实粒数的相关性较好,而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差,其他性状可能对产量起到间接作用。

6个感温型苗头组合‘深两优9353’、‘昌两优华占’、‘昌两优9号’、‘乾两优9号’、‘坤两优华占’、‘乾两优6 号’利于充分利用桂南光温资源、发展冬种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可作为桂南生态区早晚两季水稻生产备选组合。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排序丰田
作者简介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恐怖排序
为爱行我路 一汽丰田卡罗拉
节日排序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