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下来,看看问题背后的真相

2020-11-17吴淑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真相问题学生

吴淑玲

摘要:成人才能成才,育人先育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和立足应先在于德育的有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其实也告诉我们——德育是“慢”的艺术,德育要慢下来,看看问题背后的真相。

关键词:问题学生;慢下来;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74

一、问题学生德育的困境

在我们的中职学校中,往往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或喜欢顶撞教师;或迷恋网络;或沉迷于不健康书籍;或沉醉于早恋;或经常吸烟、酗酒甚至打架……这群特殊的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往往与众不同,容易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误解与忽视,而他们也习惯自称为“差生”,渐渐地形成一种特殊性格和特殊心理,我们不妨称之为所谓的“问题学生”。德国著名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们教师需要耐心地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慢慢等待,使其个性获得健康自由地成长。

二、问题学生德育的误区

我们教师常见的教育问题学生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1.管学生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往往凭教师的职业本能去“管”他们。这种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权力型教育”:我是教师我就有权“管”你,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的心情我不理会,你的感受我也不想知道,反正你没达到我的要求就是不行,我就要用我熟悉的一套办法惩罚你,软硬兼施,使你就范。

2.我认为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上课不听讲,就是“懒惰”;不好好写作业,就是“松懈”;不守纪律,就是“成心捣乱”;早恋就是“思想复杂、肮脏”;成绩一下降,就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了,堕落了”。遇事缺乏调查,我认为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不积极研究这些表面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3.讲教条

教师教书需要靠“嘴皮子”,讲课讲习惯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职业病”,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想通过“讲”来解决,美其名曰“说服”。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习惯了告诉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行为条例,在手段上大多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

4.给处分

还有的教师就是惩罚至上,比如,“你上课再捣乱的话,就送你去政教处,给你处分!”这句话经常被部分教师当作手里的一个法宝。但惩罚或处分后呢?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真的被“处分”震慑住了,以后都不敢造次;另一种就比较极端了,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我都已经被处分了,我以后就更无所顾忌了。

5.请家长

如果说对学生进行惩罚处分是教师的一大法宝,那“请家长”就是教师手里的一张王牌了。当教育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会想到家长。似乎家长就像救星一样。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生,十之八九是家庭教育严重失误造成的。大多数问题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已毫无办法,根本管不了他们,他们还期望和依赖教师的教育。

6.爱学生

当所有以上的强硬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就又转而采用软的一手,那就是“爱”。我关心你,照顾你,迁就你,捧着你。你一感动不就听我的话了吗?可惜这种方法只对少数问题生起作用,即使有的学生当时声泪俱下,信誓旦旦,痛改前非,可是时隔不久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学生则仍然是“铁石心肠”,不为所动。

三、问题学生德育的途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同样,对问题学生的德育也是“慢”的过程,需要慢下来,看看问题背后的真相。那么,教师如何慢下来?

1.关注问题学生的道德需求

问题学生本来就是善于制造问题、制造麻烦,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他们冲动起来可以为所欲为,容易惹教师发火。师生一旦“交火”,互不相让,不但没有达到教育的实效,教师反而会在其他同学面前失去威信和尊严。所以,面对问题生制造出的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把问题先放一放,努力关注学生问题背后的道德需求。这些问题学生有自身的道德需求,教师力求结合当今社会时政或新闻,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乐于接受的实例和故事来进行处理和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内容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2.重视问题学生的道德情境

很多教师遇到“问题生”出问题的时候,总是急于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这叫做是非二元判断,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要急于作是非判断下定论,这类“德育”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试问哪个问题生不知道迟到旷课、打架骂人、顶撞教师等这些行为是违纪的?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明知故犯。为什么明知故犯呢?这才是我们教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当他犯了错误,先不判断他是对还是错,而是研究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弄清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顺势引导,避免其重犯错误。

3.探究问题学生的道德行为

经常在办公室里听到教师如此气呼呼的抱怨:“今天某某又被我缴了一个手机,打电话给他家长把他领回家。”或当着全班学生面把手机没收,或者甩在地上,然后进行严厉的批评,最后请家长来学校一趟。面对这种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的第一反应便是“又是他!”对学生的态度就显得很厌恶,很显然,这种做法最终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怒火中烧,而应该冷静思考:为什么他会出现这种现象?”遇事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理智地把这样的问题学生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他们问题背后的真相,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治疗措施。

四、結束语

德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急功近利,往往与德育背道而驰。面对班级里“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教育者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宽阔的胸襟,需要从容闲适、冷静睿智地找到表面问题背后的真相,继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慢”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教育他们,慢慢地陪着学生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325000)

猜你喜欢

真相问题学生
致那个羞怯的新人
孵化器死亡“真相”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真相”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