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2020-11-17吴利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巴雷吉兰性心理

白 雪,吴利娜,王 敏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医院:1.神经内科;2.护理部,陕西西安 710018;3.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西安 710003

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急性、亚急性迟缓性瘫痪最常见的原因[1-2]。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专业的护理方法,以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能得到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但在出院后,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重视程度低,往往出现不规范康复和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出院后的身体健康[3]。本研究选取7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肢体及心理康复效果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即将出院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干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8~78岁,平均(51.30±16.00)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3~70岁,平均(50.30±16.2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血压监测、适当运动和遵医嘱用药。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设立延续护理小组,延续护理小组均由1名康复医师及1名责任护士组成,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肌力(肌力评估由责任医生进行质量控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步评估打分,予以记录、评估,对其服药、锻炼方法等不良习惯重点了解,并对患者进行服药、饮食、运动、自觉症状及复诊等事项的宣教,并制订个体化护理措施。(1)健康宣教: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并让患者知晓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2)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即在患者出院后每2周进行1次随访,询问患者症状、负性心理状态及护理需求,依据评分结果进行个体化护理心理干预。(3)康复训练:出院前给予专业肢体康复指导,并在出院后每月进行1次上门访视,进行肌力评估及量表评分,指导改善不良康复习惯,根据患者肌力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总体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评估指标和判断指标 肌力评估: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四肢肌力情况,分为0~5级[4]。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现象(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感到;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负性心理评估:分别使用SAS、SDS评分[3,5],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及主观感受。2个量表各20个项目,每项分为4个评分等级,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2.1肌力康复情况 2组干预前、后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2组肌力康复情况比较分)

2.2负性心理评估结果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2组SAS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免疫介导的急性或亚急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以周围神经、脊神经根及脊神经节的多发性、节段性脱髓鞘及神经根水肿为主要特征[6-7]。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病死率约为3%,经过积极救治,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基本恢复,少数遗留有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4,8]。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积极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改善,但肌力尚未完全恢复,且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曾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创伤,这种负性心理常存在较长时间,故患者出院时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9-11]。既往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康复训练能恢复肌肉功能及神经支配,促进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和生理障碍[12-13]。延续护理是指在围出院期开展的促进健康照护连续性和协调性的一系列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安全过渡,改善其出院后结局[14-15]。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肢体康复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2组患者出院后是否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及心理康复护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肌力、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后3个月内给予相应的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同时纾解负性情绪,鼓励患者正确积极面对疾病,在3个月后再次进行肌力和负性心理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表明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及面对面康复指导,对患者肌力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患者负性情绪可以得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仍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而出院治疗手段有限,患者依从性差,故出院后针对后遗症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值得推广。

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因吉兰-巴雷综合征患病率低,干预组及对照组纳入患者病例数较少,同时随访时间仅为出院后3个月,相对较短,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收集相关病例,扩大样本量,同时延长随访时间,不断细化延续性护理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及家庭受益。

猜你喜欢

巴雷吉兰性心理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强龙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的疗效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简史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02例临床分析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坏坏惹人爱凯伦·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