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德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020-11-17罗滨

清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学科

文_罗滨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深化课程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进行“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促进育人目标的全面达成。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转型升级,从“学科教学”到“课程育人”,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年级的特点,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是在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活动中,在不断地经历、体验、感悟、构建新的理解中成长的。

什么是学科德育?

什么是“学科德育”?这似乎是一道复杂的题目,远没有用一个公式解题、用一段话语说白那么简单。不过,也没有那么玄乎不可捉摸,那么飘浮不可驾驭。

学科德育就是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学科学习中的德育要素,将具体学科知识链接生活实际,形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意义的教与学的过程。

学科德育是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形成全员、全科、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的有效途径。

学科德育是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学科育人实践,显著特征是以学习者和学习为中心。从“知识获取”到发展“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学习习惯”,从“说教”到“实践、体验、感悟”,实现从做题到做事再到做人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是当前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的最好的实践阐释。

可见,学科德育确实非常重要,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一是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谁做?是班主任、德育主任,还是德育副校长、校长?二是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是什么?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中小学约有7500个教学班,每周5个工作日,全区每周约有240000 节课。24 万,一个巨大的数字,在这些学科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有哪些呢?

2017 年初,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启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12个学科,20所实验学校,逐步建立起“学科横向合作、实验学校纵向推进”的研究、实践、改进机制,建立起学科德育月度教学现场研讨机制,进行学科德育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形成案例。

上好学科德育课的原则

好的学科德育课,是依据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通过学习活动设计与“教——学——评”实施相一致的行为,最大程度达成学习目标、成长目标的课。上好学科德育课,要遵循五个原则。

一是价值导向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二是学科本质原则,发展学科双基的同时,落实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等学科价值。

三是情境链接原则,充分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德育要素,链接真实情境,形成挑战性学习任务。

四是活动育人原则,学生在深度互动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沟通能力,提升思想认识,逐步建立起交往、决策的价值标准和思路。

五是持续发展原则,素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又一个进阶性学习任务中,在思考、讨论、关联、迁移中逐步建构学科核心观念实现的。

德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如此,数学也是如此。例如,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刘香老师教授的“数据的力量”一课,外显的教学线索是观察描述数据、整理概括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内隐的德育线索却是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教育。

实施学科德育的关键

“师者,人之模范也。”实施学科德育,关键在教师。

一是关注学科知识关联。明确不同的学科内容承载了哪些价值观念,链接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日常生活和科技前沿领域,将“学科知识”转向“学习任务”。

二是关注学习问题的解决。从“被动听讲”转向“解决问题”,学生在任务中学会多角度考虑并进行决策,经历失败与挫折后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素养。

三是关注师生互动过程。从“正确解析”转向“组织学习”,创设尊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差异,鼓励学生质疑、追问;提供学习支架,使学生的思维外显、模型化;允许失败,鼓励坚持。

四是关注课后作业设计。作业是课堂之外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要综合考虑作业在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兴趣、管理时间方面的作用,以及利他、公益的取向等。

五是建立区校协同机制。构建区级、校际、校级三级学习共同体,转变观念,顶层规划,研制标准,示范、指导和落实学科德育工作。

育德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每位教师都是学科德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教学基本功,充分把握学科德育的本质与内涵,在每一节学科课堂上实现课程育人。

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共生,育德要体现在每节课教学结构的各个方面,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线索是外显的,德育目标是内隐的,学生看不到说教,却被真切地影响着,心灵受到触动,实现精神成长,而教师则以此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