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教育氛围

2020-11-17姜苏容

清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节约浪费教育

文_姜苏容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任何国家、组织、个人欲求生存、谋发展,都少不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古今多少事,都在俭奢中。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仍然迫切要求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作为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各级学校,有必要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重申并引向深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传统

我国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三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诸葛亮的身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朱子的训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治国方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的绝唱道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秘密。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为汉朝所重视,统治者休养生息,体恤民生;汉景帝取消露台的事至今被传为佳话;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两碗青菜和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且约定:今后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也做了如是注解。诤臣箕子因商纣王喜好象牙筷而预见商朝由盛转衰;隋炀帝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终因民愤二世而亡。

艰苦奋斗、勤俭节俭之必要

1949 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不能忘铁人王进喜不顾腿部受伤,张开双臂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最终制服井喷;不能忘好干部焦裕禄在大雨瓢泼的时候,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不能忘雷锋同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问题。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重要指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耕地少的粮食消费大国来说始终具有战略意义。18 亿亩耕地要养活14 亿人,吃饭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高于天。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或者每人节约一点,数量都是惊人的。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 万吨和300 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 亿人一年的口粮,即随意倒掉的剩菜剩饭,很可能是2 亿人的口粮。

2012 年的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 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提醒人们要找回一种对于粮食的温暖与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教育氛围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制度。制度建设依靠国家职能部门群策群力,教育熏陶依靠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协同作用。各级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地开展教育引导。

第一,依托课程思政开展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学校可以依托德育课、历史课、数学课、经济课、常识课,将勤俭节约的思想传递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德育课可以结合传统与形势,采用举例、打比方、参观、讲座等方式灵活多样地进行,把节俭观念植入学生心田;历史课可以结合朝代更替、民心向北的史实,让学生知道奢靡浪费的可耻,懂得勤俭节约的可贵;数学课可以结合母鸡生蛋和杀鸡取卵让学生了解积累的重要;等等。通过课程思政,教师可以全面唤醒学生节俭意识,巩固学生艰苦奋斗的信念。

第二,依托国学进行文化植入。以国学为依托,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专题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一首歌的歌词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随意浪费等现象时有出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地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是英国的女王、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勤俭节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通过挖掘案例、收集故事、主题演讲、微演说、诗歌创作与朗诵比赛、撰写对联、总结家风等形式,发动学校师生员工、扩展到社区家庭一起开展活动。

第三,营造节俭为荣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借助软硬两种方式渗透,如课堂、主题活动、班会课、各类比赛、环境布置、文化标语等,突出节俭意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世间万物总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联系里必然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对事物产生影响。要把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培养成自强不息、厚德远志的接班人,顶层设计必然高远前瞻、可操作。2000 多年前,老子就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节俭可以使国家根深固柢,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白居易云:“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刻,光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奋斗目标,都要求人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每一个人应坚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由此,我们的道路,将越走越宽阔;我们的人民,将越来越幸福。

猜你喜欢

节约浪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时间很贵,不要浪费
题解教育『三问』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节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