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学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2020-11-16郭澈

戏剧之家 2020年31期
关键词:国际化特征教学模式

郭澈

【摘 要】在全球化合作背景下,教育合作为高校设计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在设计学科领域实现国内现有资源和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通过总结课堂教学特征为国际化教学体系形成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范例和模式参考。课堂教学将多种设计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步探索出适合国内高校教育现状的国际合作方式,提升传统设计学科课堂维度,进一步探索适合设计学专业国际化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设计学;国际化;教学模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195-02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设计类学科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十三五(2016-2020)发展规划》国际交流与合作目标要求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借助 “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战略优势,通过以互认学分为基础的学生交流、短期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将总结实践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及经验为目标,以合作办学为主要路径,充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优秀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一、专业学科融合性

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并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为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成立之初,学生专业学习就是依托实验工作室形式进行,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跨学科自主发展,也保持与包豪斯大学同样的大学精神——实验包豪斯。Buchanan指出,熟悉的设计概念对设计的意义在于设计问题是“不确定的”,因为设计本身除了设计者的主观认同之外没有其本身的特定主题,因此在设计教育中很难界定的问题之一在于必要知识所涵盖的范围,这就导致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知识溢出。

通过观察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现状不难发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一方面,当不同背景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一个特定设计课题时,可通过自有的专业知识体系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切入点;另一方面,根据设计目标,教学过程中常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其激发出的设计根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设计表达方式也趋向个性化。这种向其他应用领域的转移有效意味着将设计思想从产品创新转移到其他领域和应用程序,形成完整的设计闭环。

二、文化背景多样性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国际化教学的课程模式逐渐走进各大高校课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认知具有差异化,当我们谈及设计本身产生的根源就不得不讨论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和文化的推动者,个体的文化意识形态是其社会背景和精神经验的总和,它也是现实存在的艺术化反映,其中包含了政治思想、道德约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和其他综合科学形态的意识,这种“未知”的知识体系带来的是对设计出发点、落脚点的激烈讨论。为了深入研究设计课题就必须找到其产生的根源,理解课题背后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这就是对于设计出发点的有效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拓展认知面,开启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现代生活环境。

现在我国设计教育受限于地域、生源、产业环境等方面,各地方高校设计学科发展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生源限制、校企结合受限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教学交流同样为国内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可持续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发展策略,持续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保障。

三、教学语言复合性

由于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制和课程設置都并不成熟,且艺术类学科因其专业特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总体基础较为薄弱;教育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到了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建设双语化教学体系对于提升我国总体设计学科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若站在未来设计从业者的角度看,既需要掌握团队合作的方式又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达阐述设计理念。在合作教学中,不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在项目过程中的讨论,都必须通过语言的准确表达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为保证教学质量都会随堂配有1-2名专业翻译人员辅助教学以确保课程顺利推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这不仅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教师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语言作为一种记录人类文明的方式,包含大量的知识体系,不论掌握哪一种语言都可以掀开属于另一个已存文明的面纱,剥离出新的文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设计学科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走势,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设计教育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通过语言或文字信息的传递,对及时了解地区或国家的文化、科学、经贸、时事资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此方式将进一步促进设计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多语言环境教学

四、多媒体交融混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作为载体的传播模式成为了信息传递与互动的主要终端。设计学科需要实时更新信息的知识储备,以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的单线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国际化合作课程的授课需求。当下,需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所呈现出的信息数字化、交互化、共享化、开放化、碎片化等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索。

以设计学科合作课程为例,在课程初期课题准备阶段通常需要双方师生共同参与项目课题的研讨,在双方初步探讨后需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实际开展教学的方法和课程思路进行反复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就即将进行的集中性课程通过线上提前沟通的方式为线下集中性授课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一方式有利于接下来的实体课堂就重点提升学生对“设计元素和想法的发现、提取与表达”问题进行充分铺垫。同样,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媒体渠道展示的教学成果可以促使学生回顾整个过程进行设计复盘,因此在教学后期鼓励学生对设计项目进行多体裁、多形式、多媒介的表达和呈现。在各阶段多重混合化模式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专业特性与设计艺术的“不确定性”;在强调师生共同探讨、动手操作和全程参与的课堂体验中,不断开辟设计的可能性,为设计专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流平台。

师生共同探讨、动手操作和全程参与的教学课堂

五、结语

随着探索建立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深入,国际合作课程成为提高设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正是通过不断尝试,逐渐摸索出一条真正符合国内设计学科教育现状的国际化教育合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将有用的教学经验抽丝剥茧,通过引进国外高校的优秀教材、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专业标准、优质师资等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我国设计专业学科的总体建设,将国际化教学模式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褚庆庆.地方高校设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研究[J].工业设计,2019,(07).

[3]肖静.基于学科特征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4]龚瑜行.艺术设计类院校国际交流活动对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5]黄艳丽,罗方,张妙.意大利设计研究与教育的国际化经验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6).

猜你喜欢

国际化特征教学模式
聚焦港口国际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表达“特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