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之我见

2020-11-16李绍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接地气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

李绍辉

摘要:当下我国的群众文化是一种非俗非雅、亦俗亦雅的新型文化形式。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具有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团结凝聚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雅与俗、接地气、民族民间民俗、核心价值观、前卫潮流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40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210-01

一支竹笛、一把萨克斯、一支话筒......简单的行头、洒脱的表演......“街头艺术家”这个城市的潮流风景线即将在镇江的街头被点亮。作为老群文人颇为洋洋自得:谁说群众文化除了广场舞就是太极拳的?!我们可以接地气、可以高大上,也可以前卫非主流!

一、群众文化的“雅与俗”

中国文化本没有“雅俗”之分,“雅俗”是随着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产生而出现的。“文人士大夫”这一社会阶层,有“官”与“民”双重身份特征,为了“区别”平民百姓,他们极力推崇一种“雅”文化,把广泛流传、自然朴实的民间文化形式判定为“俗”。随后“雅”与“俗”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的评定标准。实际上“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词语。文化是不断发展,持续更新的,意在强调一种韵味和内在。文化中的雅与俗不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概念,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且可做到雅俗共赏。

当下我国的群众文化是一种非俗非雅、亦俗亦雅的新型文化形式。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具有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它要求社会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求社会的一切群众文化活动必须符合群众的意愿,要求不断的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力和占有水平。因此群众文化需要尽量平衡、兼顾、综合多种不同趣味、各类价值取向来扩大受众面。它既不能是单一的传统精英文化,也不能是单一的传统民间文化,它兼容并蓄,无论雅俗,一切有意义的文化因素,都是群众文化的宝贵资源。

二、群众文化的“接地气”

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承传性是群众文化的本质特质。各地文化馆广泛组织开展的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把来自广大群众的文化转化形式服务群众,回归到群众之中,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群众文化热。大合唱、生活小品、服饰秀、民乐合奏、广场舞......朋友圈里的九宫格组图吸引着亲朋好友的围观。在台上“露了脸”,当回“明星”的人志得意满;老熟人梦想飞扬,引得旁人安耐不住地心痒痒了......自编自创自演的节目,唱出百姓心声,演出百姓生活,送来欢乐与自信。

以尤为突出的广场舞、太极拳、抖空竹为例,这样“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极受百姓欢迎,极聚人气,它们能温暖人心,也能迸发活力,传递正能量。它们依附百姓生活,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喜悦时能宣泄快乐,难过时抚慰心灵。新时期,在文化部门的推动指导下,现在的广场舞不仅给老年人带来健康和欢乐,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群众文化的“民族民间民俗”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文化形成的基础以及发展的重要的途径,对于现在的群众文化的建设以及群众的精神思想文明具有一定的促进改善作用。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根植于华夏热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具体体现,对国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群众文化孕育、传承、发展着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赛龙舟、闹元宵等许多民俗活动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以某种固态的形式永久地传承下来了;民间雕刻、编织、刺绣等根植于最广泛、最基层民众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通过人民群众的“手口相传”实现了传承,还随着国家的繁荣,进一步发展、壮大。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宝贵财富,要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充分的利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性文化工作,创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融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时代接轨。如利用信息化网络发展推广文创工艺品、民俗活动;结合现代工艺创新剪纸、雕刻艺术等。

四、群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群众路线是党中央的根本路线,浮于表面的宣传口号、官方报道和会议文件无法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群众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贯穿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和其它社会文化形态交织融合,共同塑造着中华人民的文化理念,展示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对民间疾苦的深刻了解和对百姓心里的深刻洞察,充分地意识到极富感染性的群众文艺作品更容易打动人心、引起群众的共鸣。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由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文化发展路线,用先进文化理念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引导文艺家以精品力作反映现实、提升精神、升华感情,满足人民群众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时代重任。

五、群众文化的“前卫潮流”

群众文化的大方向在于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目标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社会主流价值。群众文化工作应该是寓教于乐的,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方式。长江后浪推前浪,80后、90后以及00后们成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能因为偶有俗的存在,就一棍全打死,摒弃三俗文化,弘扬正义文化不等于形式落伍、内容老套。群众文化可以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如校园文化、街头文化、饮食文化、偶像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有待拓宽的发展空间。对于新兴的“抖音直播”“、街头艺人”、“追星打榜”等文化现象和文化方式,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主动出击、积极引导,让其在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六、结语

总而言之,把握好时代脉搏,与時俱进地抓好群众文化工作,才能切实肩负起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最终走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铮.新时代社会文化新需求分析[J].人民论坛,2020,20.

[2]郑娟.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J].人文之友,2020,9.

[3]李辉.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的若干思考[J].人文之友,2020,10.

[4]赵五一.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内在依据[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

猜你喜欢

接地气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