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3程海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中学语文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语文;动机模型;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46

ARCS动机设计模型是指一个由注意、关联、信心、满意四个层次构成的教学设计模型。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模型,根据上述四个层次构建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该模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了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课程知识内容,引发他们的关注,并逐步调动其求知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弱化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在学习习惯上,教师可以采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构建教学框架,并根据注意、关联、信心、满意这四个层次制定具体的课程讲解内容,使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中学语文知识,逐步产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一棵小桃树》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作者贾平凹的照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吸引学生的注意,实现ARCS动机设计模型中注意这一层次,然后进行介绍:“他叫贾平凹,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文章《太阳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所写的另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通过将当前课程与以往学过的课程进行关联,使新课程更加熟悉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探究欲,完成模型中的关联和信心两个层次的设计。之后再引入新课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落实模型中的满意层次,使学生在获得学习满足感的同时,赋予他们学习动力,帮助其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利用满足感、好奇心等元素,使学生逐步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中的满意动机模型,让学生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获得感,保持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初中语文《春》的课程中,教师在让学生通读课文后,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结构?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回答:“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写作结构,写作思路主要由盼春、绘春、赞春这三个部分构成”,并在引导过程中,尽量以表扬的形式为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胜利感,给予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之后,再提问一些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并引导学生回答:“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迎春图、春雨图”,实现由浅入深的讲解课程内容,同时营造一个挑战情景,这样才能使其在学习中不断产生获得感,落实ARCS动机设计模型中的满意动机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维持学生注意力中的应用

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仍然难以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精神涣散的情况,影响教学效率。为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利用动机模型详细设计课程讲解环节,有效的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自主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渔家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构建情景导入和背景介绍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先抛出问题:“有一位女诗人将婉约词风推向了极致,虽然在历经了千回百转的人生后仅留下几十篇作品,但却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大家猜猜她是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顺利的导入之后的背景介绍,并在背景介绍中,以讲故事的形式着重描绘作者李清照的佚事和生平经历,促进学生逐步对作者产生好奇心,保持他们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逐步学习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偏好,组织讲解语言,加强情景创设的效用。

四、在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遵循自身的认知规律来理解事物,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采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中的关联动机模型,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体系等知识背景联系起来,使课程内容更加熟悉化、具象化,促进学生掌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构建关联动机模型,拉进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加深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游山西村》的课程中,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较高,教師应当以此为切入点,构建一个关联动机模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句的意思,然后向学生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帮助其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能够令他们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系,深入体会诗句中表达的内涵,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具象化课程知识,弱化学生掌握课程知识过程中面临的阻碍。

综上所述,ARCS动机设计模型能够推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俊金,王兆辉,刘恬恬.基于ARCS动机模型在高职院校财会类课程的应用[J].现代企业,2019(10):136-137.

[2]李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7):90-91.

作者简介:程海慧,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221116)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