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初中德育的实践

2020-11-13刘海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初中生

刘海何

摘要: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极其不稳定,而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其后续“三观”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健康顺利的度过青春期,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个体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让心理素质支撑学习,培养德智体综合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工作;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22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初中阶段波动比较大,在此阶段,学生如果在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偏差,就会影响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初中生在学校内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更长,所以需要在学校的环境中果断对学生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在校出现心理问题。

一、注重开展班级活动,观察学生表现

因为初中生大部分比较敏感,不易对教师吐露心声,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通过集体式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预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例如,在班级的卫生值日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有的学生会抽空偷懒、效率低下,有的学生会心不在焉难以融入到班集体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班主任手册之中,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大体的估测,从而对班级内整体的气氛倾向做到心中了然。在开展班级的集体值日中,教师可以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观察学生对卫生任务分配的表现,而不是事事包揽,在劳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部分性格外向的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对卫生经理的理解和感悟,有意识地强调班集体的合作,让学生通过自己身边同学的表述,树立起正确的集体认同感。一些学生对班级活动不屑一顾,甚至出现厌恶心理,对于这些学生要尤其注意,因为不融入集体强调单独的学生,往往经历过不被认可的负面经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在平常的班级工作中进行侧重,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经营人际关系。

二、班主任需要以热情和细心与学生相处

班主任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想深入到学生之中,就必须赢得学生的认同感,和学生打成一片。为此,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以热情和细心来经营和学生的关系,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

例如,在大型考试之后,学生往往会经历学习成绩上的起伏,有的学生心里承受能力较弱,所以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变得否定自己,此时班主任需要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学习成绩短时间内出现波动的学生进行选择,将这部分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召集在一起进行短暂的问题研究。教师作为旁观者,倾听学生对自己成绩的分析,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比较松散,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某一个科目没有发挥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通过自己的笑容和眼神来表达对学生的希望和信任。其次,对学生的建议,教师不要采用过分强硬的口气,而是要从班级内其他学生的身上入手,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学习、如何进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更加有效的,让学生的心理成长更加健康、思维活动充满逻辑和条理,进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带来的心理波动。

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心理调整能力

初中生的心理塑造性极强,为了帮助初中生建设强大的心理,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采用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慢慢树立起心理调适能力,让学生可以自主承担起自己心理的健康,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

例如,班主任可以从自信心、表现能力以及自我调适等方面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在定期的班会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材,带领学生学习名人事迹,从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等人物入手学习他们的事迹,感受到要想做成功一番事业或者取得自己目标中的成就,需要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然后针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畏缩不敢主动发言的情况,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主动回答带有一定的分数累计,对这部分累计的分数定期清算,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口头和物质的双重奖励。除此之外,初中生的生长环境局限在学校之中,因此容易和其他的学生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和冲突之中,学生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短处产生自卑,或者是骄傲产生自大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从细微的事物入手,例如记录自己的心情周记、为自己设定额外的学习目标等,通过这些小的措施来积累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初中生的合作能力和平和的心态

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有很多学生成长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因此对于集体的合作会比较陌生,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包容、分享的习惯,让学生树立起“困难找伙伴”的良好心理设定,教师需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例如,在班风建设中,教师需要从自身的办学经验和学生的性格特征入手,选择合适的班风作为建设目标。有的学生天性活泼,教师可以选择这部分学生作为班集体的工作者,带动班级事务的建设,针对班集体的成员,教师要坚持活泼和严肃并行的原则。例如,选择做事稳重的学生作为班长,但是同时要选择天性活泼、为人友善的学生作为副班长共同合作,保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事务联系能够顺畅。在班级的事务中,班主任有必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心理小组,在一定的時间间隔之内和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近期出现的心理波动和外界因素导致的情绪变化,和教师进行交流,寻找帮助学生摆脱错误思想道路,坚持正确心理素质的方法。

总的来说,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和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基于这种联系学生会信任他人,产生一定的倾诉愿望,主动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庆辉.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26.

[2]齐延飞,王金枝.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39+46.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民族中学325500)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