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裁才”为文言文阅读铸题

2020-11-13胡玲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言题型命题

摘要:基于《课程标准》文言文的评价目标,文言文阅读测试能力层级在于“理解”,即读懂并领会诗文的意思。面对语言环境丧失、实际运用缺乏的问题,要挖掘文言文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价值,进而汲取古人思想之精华。除学习经典外,这一现实要求也反映在其阅读测试中。文言文与名著、现代文形成三足鼎立的阅读局面,从中考试题中探寻命题与教学要义,紧抓选材、剪裁、设计都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201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98

纵观2019年浙江省各地区语文中考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每份试题前部分主要体现读懂文言文,后部分主要体现理解文章内容,并有所收获,能很好地响应摘要中所述的现实要求。今年中考卷命题面向统编教材,依循“功在课内,效在课外”的原则。虽无特别大刀阔斧的改革气象,但稳中求新,在命题导向、形式、效度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变化发展与进步提升。

一、巧妇有米——选材好是命题成功的一半

1.选材贴近生活

各地区阅读材料选择不再只局限于主题“宏大、崇高”的,部分选择表现人性、人情的浅显易懂的文言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感经验更接近。如杭州卷材料是均选自文人随笔的组合文本,考查基点落在“交友”上;又如宁波卷,是由统编教材新增加的《诫子书》和课外两篇短小浅易的家书组合而成,体现家风亲情。这些表现人情、表达关爱的篇目,以真切的体验写出普通人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材料样式丰富

除史籍、文人随笔以外,还出现了书信(宁波卷)、跋(温州卷)的文学体裁。前者在教材中有较多经典文本,而后者则没有出现在课内。文言文体裁本就繁多,文学审美和实用功能也相应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点,阅读不同体裁的文言文会产生不同的文言文本感受。

3.组材形式突破

《语文命题技术研究》认为:“鉴于文言文的丰富多样性,检测样本还是太少,应采取短小的多篇幅考查形式。”除温州卷,金华、丽水卷,衢州卷,舟山、嘉兴卷为单篇材料,其他地区均采用组合文本形式,但以两篇组合居多,其中宁波卷为三篇。

4.课内延伸课外

教材中重要的古代文人,较多出现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或是其另外作品被选入进来。如王安石的出现频率最高,有杭州卷和台州卷;再如温州卷是陆游的文章,金华、丽水卷是刘禹锡的文章,衢州卷是司马光的文章。不论哪种情况,以材料勾连课内外,给学生以熟悉感、亲切感,也能因此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体现“测试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检测是一次学习过程”这一理念。

二、巧妇会裁——题型好是命题成功的外衣

1.题型协调搭配

文言文常考题型有词语理解题、句子翻译(断句)题、文章理解(分析概况)题和评价反思题等。这些题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地区试卷文言文阅读基本都是客观性试題和主观性试题协调搭配,比例基本为1:4,只有绍兴卷和台州卷均为主观题。

2.题型指向教学

“点-线-面-体”(以实词考查为“点”,以句子翻译为“线”,以筛选信息和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况为“面”,以对文言文的反思评价为“体”)的“线性”命题思路鲜明,各地区文言文阅读基本据此逐层深入展开,题型与测评的各项能力目标、内容特质相一致,以体现测评效度,且命题方式是在整体关照、通盘考虑的“整体定位”视域下进行。

如杭州卷第17题“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把握,第18题断句是疏通文意,第19题“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属于词义与文意的整合理解,指向文中人物形象,第20题翻译句子,是指向文段核心要义的句子,为21题“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做铺垫。纵向来看,一方面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答题心理,一方面从表层阅读逐渐深入文本内蕴。“整体感知(总)—理解(分)—鉴赏、评价(总)”的题序编排符合阅读心理过程,亦是对教学的科学导向。

3.题型搭建支架

为响应测评即教学理念,创新题型,努力搭建测评中的教学支架,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测评的整个学习过程。今年各地区中考卷中出现的环节标题、对话形式、辅助材料等都是亮点。

如宁波卷将第13题(选择实词正确义项)和第14题(翻译句子)这两题合拟标题为“释义·懂文”,第15题(加点词赏析)一题拟标题为“圈点·品味”,第16题(选名句填空)拟标题为“摘录·明理”,三个步骤实现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学习路径明确;“释义、圈点、摘录”是为学习方法,“懂文、品味、明理”是为学习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方法,来实现学习要求,达到学习目的。

4.题型独特有度

题型独特包括定制试题形式、指向本篇核心价值、体现文言文特质,即为“这一篇”“量身定制”。(1)试题形式变化。如杭州卷第19题,虽只考一个实词“亟”,但一则对工具书所查的意思进行选择,二则对该词置于句中表现人物形象进行简答,是一道难度不大,但整体性、综合性较高的主观题。(2)遵循文本特质,指向文本核心。如温州卷的第16题:“抚卷累欷”,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你吟读时会将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全文,阐述理由。此题将朗读与理解结合。运用“吟读”产生文言语感,推动词语理解,锻炼从文本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角度进行赏析的能力。切口小巧,内有洞天。(3)“言”“文”结合,挖掘文言意味。

如宁波卷的第15题: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此题采用现代文命题方法,即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较好地体现“言”“文”结合。示例为课内,学在课内,用在课外;示例规范全面,既有虚词语气分析,又有句式理解,关注修辞与章法,最终联系全文,体会情感。这给自主赏析作了极好的示范,指导了“言”“文”合一的学习方法。

三、巧妇有才——设计好是命题成功的内里

1.词语考查科学合理

(1)常用经典实词考查是重点。各地区试卷文言词语考查基本注重常用的具有经典文言色彩和实际意义的词语(具体主要指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的词等),兼有重要虚词。且注重“以内养外”,即课内外勾连比较等考查方式成为各地区命题主要形式。如温州卷第13题:

解释各组加点词。

(3)体现《课标》使用工具书导向。《课程标准》提出“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的要求,各地区试卷中也有相应方式考查。如宁波卷的第13题:

“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示( )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B.给人看C.表示D.教导

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B.告诉C.知道D.比喻

本题以义项选择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该语境中文言词语的理解,摒弃了孤立、静态、机械化的单纯识记题型,比较科学合理。

2.句子考查稳中求新

(1)初中阶段断句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依据起承转合和内容的相互关联进行判断,所选句子属于断句较典型的,如杭州卷的第18题:断句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此题中句子为较浅易的陈述句,只要因文循章、依文断句,不难发现“亦”“但”这两个鲜明的语义停顿处。

(2)翻译所选句子与断句句子不同,应选择具有典型文言特殊句式,包含有丰富典型常用文言实词的重点句子。各地区翻译试题,均为文字表述题,所选句子大多包含文段中人物的主要活动,有助于学生抓住理解重点。

(3)詞句文同体赏析题开始流行。如杭州卷的第19题、宁波卷的第15题、温州卷的第16题、湖州卷的第17题、金华、丽水卷的第17题,从不同角度设题,体现词、句、文同体思考的整体思路,开发学生认知文言的多元思维。尤其是金华、丽水卷的第17题:

此题由“闲”字的繁体篆书切入,表面看是对“闲”字的理解,但理解这个“闲”字,必定要关注这个繁体篆书体现的汉字文化信息。联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色入户”,以及其他古诗文阅读经验;再关注文中句子“月来松闲”,以及整个文段。这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探究学习,命题点在局部,辐射面涉及整篇测试材料,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性和整体阅读能力。

3.内容考查可圈可点

(1)文意把握题关注点丰富。文意把握主要有概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主题思想、分析章法结构、赏析言语表达(炼字炼句),各地区文意把握题以人物形象分析题所占比例最高,切入点各有千秋。值得一提的有温州卷的第15题:

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温州卷阅读材料只有一篇短文,但由于本文涉及重要历史背景,给出注释较多,而注释⑤亦是文言片段,这样命题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联系注释,加强对文本的理解领悟,显得别致。

(2)反思评价题注重阅读收获。这类试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品行、事件性质、作者情感等的感悟体验、观点阐述、分析评价等,不仅限于指向阅读文本内部,还指向阅读文本外部(读者体验),即更多关注学生主体性,结论多样性。如杭州卷的第21题:

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此题要求学生辨析文中两个人物在交友方面的特点,进而指向自己的生活体验,饱含生活气息,对学生在交友上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人优秀精神品质,增加生活经验。

(3)学以致用题注重高位思辨。走出文本才能检验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如宁波卷的第16题:

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材料略)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内涵理解是否准确,从言行举止归纳出行为准则来关照现实生活中的自己。题干中的情况无论有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选择的句子对此都具有指导意义,激发感悟,开启生活的智慧。

当然,基于材料是核、题型是壳、思维是魂的命题要素,今年中考卷的文言文依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如阅读材料选择偏向单调、题型搭配设计略显死板、试题命制意识缺乏活力等。

命题者应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质疑精神与高阶思维;还应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结合,构筑通向现代生活的桥梁,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时代,找到在现实生活中的连接点,体现“与时代融合”意识,不断体验文言文学习的社会意义,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考利剑·浙江省中考试卷汇编·语文[G].宁波:宁波出版社,2019.

[3]章新其.语文命题技术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4]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姓名:胡玲华,出生年月:1985-0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浙江海宁,职务/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海宁市丁桥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文言文教学与命题研究,单位全名:海宁市丁桥镇初级中学,所在省市: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邮编:314413。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丁桥镇初级中学314413)

猜你喜欢

文言题型命题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