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13李晓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晓屏

摘要: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阅读质量不高等。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78

随着新课程的变革,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应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往往充当着“教书匠”的身份,生硬地给学生传输知识,学生机械式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并陶冶情操。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1.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压力就会非常大,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解题方法讲授的比较多,但是却缺乏对文章的情感、主题思想的讲授,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机会也比较少,学生在做题时只会机械做题,却不能领略文章的魅力。

2.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讲授知识的教书匠,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方法才能积极主动学习,并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过度关注学生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备受家长与教师的关注,教师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数而让学生阅读,这样的方式无法真正发挥出阅读的价值。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重要的教学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把知识进行罗列,但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经常会把自己的思考投射给学生,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无法掌握文章的精髓,学生虽然在考试中拿到了很好的分数,但是理解文章的能力会比较弱。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知识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对知识进行理解,并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观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阅读对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难点,很少有学生对阅读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弱。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中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或者推广自己好的阅读意见,这样可以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在分享自己读书建议时也可以增强阅读兴趣,并拓展知识面。比如,在《春》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少教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少教,是指教师要节省教学时间,启发学生的智慧,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多学,是指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少教多学可以让学生多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學生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思维并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做自己思想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不管学生,而是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者身份,并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引导下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会多进行自主阅读,并在自由阅读中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高质量的练习

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做必要的练习是应该的,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练习。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喜欢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认为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考试中自然也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做练习题就成了教师教学的必胜法宝。但学生大量做练习题并不能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阅读文章并不只是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而应该从阅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只有高质量的阅读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对象,那些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文章才应该是学生阅读的最佳材料,学生阅读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拓宽知识面。阅读材料的答案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教师要挑选那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教师在评卷时也尽量要秉承“答案合理即可”的判卷方式,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总之,阅读是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的方式之一,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提升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孙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0):86-87.

[2]雷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75.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明珠中英文学校519000)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