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2020-11-13王朝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王朝雪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传承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国家,因此在对于高中学生历史教学方面的探索脚步一直未曾停止,尤其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开始摒弃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死板化的教学模式,开始以更加贴合学生发展特色的多样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旨在通过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有效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巍巍五千年美好品德与民族精神。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和完善学生整体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以良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引导,不仅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心理,还能够在切实提升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成效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推动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因此,本文对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切实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教法革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53

一、课堂导入创新化,调动学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到学习的重点,甚至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历史内容及历史相关知识点过于繁杂,认为历史的时间线是冗长的,从而产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的抗拒心理和烦躁心理,及其不利于整体高中历史教学成效的推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于课堂导入的设计和研究,通过以创新化的课堂导入教法,启发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历史学科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类比导入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于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进行比較和分析,引导学生区分这两次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增强学生对于辛亥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念及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以对比和比较的方式加强在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革命之间相关知识内容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在创新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应通过利用当前时代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媒介,通过播放大量的历史图片及音频素材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在课程教学阶段着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时内容的探究兴趣,从而在深化学生对于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新知识,切实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主辅结合集中精力

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因此,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联系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禁锢和弊端,以更加迎合学生发展趋势及学情特点的角度开展层次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的区分和掌握能力,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经历,为全面推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成效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由于学生身处和平年代,不能很好的感悟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我国人民奋起抗争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以“故事为辅,教学为主”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层次化的开展课堂教学。如为学生讲解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故事注意力的同时,有效集中学生对于教材知识内容的精力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故事为辅,教学为主”的层次化教学过程中,深入把握历史学科教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拓展学生历史思维视野,切实推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历史教学生活化,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实际甚至于整个时代发展进程都密切联系的学科,因此要想切实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从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入手,将历史教学生活化,在有效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入探究中国历史渊源的过程中,切实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课时,由于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整体历史了解的不透彻,甚至没有贴合历史体验和实践经历,从而无法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当地烈士陵园及世博展览馆进行学习和参观,在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历史长河发展趋势及内容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我国历史发展及我国民族精神的感悟与体会,在有效深化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过程中,真正将高中历史学科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在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浓厚兴趣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综合核心素养,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还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方法,以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及学生的创新教学教法,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全面推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成效的同时,有效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田颖.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新课程(下),2017(3):129.

[2]朱李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下),2018(9).

[3]李自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5(1):76.

[4]毕春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索[J].新课程(中),2016(2).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550018)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