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产业集群发展视角下我国园区招商模式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2020-11-06董婵媛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业集群

摘要:本文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出发,剖析我国产业园区集群式发展的原因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挖掘出制约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探求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产业招商规划及园区发展路径,为各类型产业园区招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以期达到“定位准确、机制完善、配套齐全、多维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招商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23-0129-03

一、引言

我国自1984年首次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众多类型的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园区招商作为各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园区内产业最终发展导向和产业集聚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还存在着产业聚集黏性差、集群内部协作不紧密等问题,使得园区在长期稳定运营与最大发挥集群优势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为了实现产业园区稳定有序的长期发展,园区必须从当前发展短板中挖掘出痛点难点,研判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破解产业招商瓶颈对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问题,为产业园区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原因及优势

1.集群优势带来的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促使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相对集中,达到一定量级的聚集后会形成产业链的规模效应,国内较为知名的园区大多数采取了类似的路径,最终将该园区发展为辨识度较高的产业类型名片。而产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的途径主要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园区内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这主要是由于产业园区对优势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政策扶持、运维保障、信息互通以及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园区服务,而这些服务能有效降低园区主导产业链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的外部规模经济;其二是企业会形成内部规模经济,这主要是建立在已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因为当企业享受到外部规模经济红利时,就会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获得相对的超额经济利润回报后,会激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会显著下降,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

2.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产业园区内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同类型企业高度集中所形成的专业品牌效应强相关,在开放的经济状态下,单一企业很难独自建立起一个专业化市场,而产业园区通过上下游企业集聚,能逐步建立起影响力较大的区域性的、专业性的市场,其后由园区规模化和专业化带来的虹吸效应可以反哺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具代表性的产业园——义乌工业园区就将专业化市场的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前义乌工业园已经形成了“四园一群”的发展模式,即精品服装针织园、配套装备电器园、时尚工艺饰品园、创意设计孵化园和企业总部楼宇群,正是这“四园一群”模式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除此之外,专业市场还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信息集散地,这一角色使得企业能够获取丰富且极具价值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商机并因掌握信息的全面性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产业集群增强资源整合能力

在我国产业园区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该示范区的前身为中关村科技园,得到了北京市的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等资源支持,并能将其有机整合加以充分运用,园区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国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集合体。中关村产业园的资源整合能力首先是建立在丰富的主流渠道资源基础上的,其次是在园区成立之初便将重要民企落地入园作为规划战略,为园区后续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企业主体优势。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能把园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再刺激企业更加重视资源整合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当伴随着园区内企业不断发展,对政策、人才、信息、投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园区运营主体会积极对接整合高校、入驻企业、属地政府支撑资源,形成校企、校地、企地等多方联动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增强其人才、信息的输出,最终实现产业园区整体资源能力提升。

三、园区集群现状分析

1.园区基础条件缺乏可持续发展聚集黏性

尽管当前我国产业园区遍地开花,但众多园区初始规划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是并非每個区域都具备合理的经济要素来建设发展高端的产业园区,一旦发生当地的产业资源不足以支撑园区长久发展的状况,或者园区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会造成园区内入驻的企业为追寻更好的经营环境而陆续撤离园区,导致园区很难留得住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使园区发展后继乏力。

2.产业集群内部协作不紧密

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产业园区缺乏专业的产业集群实践研究,园区内部企业缺乏较多的园内合作与沟通交流,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应该有的深度融合优势,在上下游企业间未能形成各展所长、互补短板、专业突出、强强联合的产业共同体。例如惠安石雕石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企业业务范围囊括石材材料供应、配件制造、研发设计、成品生产、品牌运作和销售商贸的全过程。理论上看来,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着业务上的合作,然而事实却是企业间囿于专业化的协作水平较低,导致企业业务无法向高端产品挺进,这严重地阻碍了产业集群以及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归纳起来,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园区没有对核心产业进行明确规划,未能搭建起企业间融通发展的合作平台,未能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引导鼓励企业进行专业协作。

3.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要素,对于产业园区的发展极为重要,人才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高标准需求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矛盾。这一矛盾形成的原因既有各高校对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因素,也有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尚未形成品牌效应,没有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优秀人才很难引进来留得下。由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具有种类多、范围广等特性,各类产业园区对于人才的需求巨大,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高端人才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一问题在各产业园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那些规模小、辐射范围小的产业园区,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

四、产业园区招商路径

1.产业园区招商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普遍面临着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园区的集群发展,下面以上海的产业园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园区定位不精准导致招商活力不足

目前,上海市的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由早期纯粹为了招商引资,进化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器”。当前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状况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为了使上海市发展继续领跑全国,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这一现实需求使得上海市的产业园区承担起引导朝阳产业、重点产业进入的责任,相似的产业园区定位造成了各产业园区准入条件趋同,独特的竞争优势丧失之后,如何让企业在注册落地同时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就成为同区域相关园区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同质竞争环境下,招商引资人员的工作效率必然有所降低,对产业园区整体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园区准入及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园区准入及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是我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园区招商在很多情况下是“买方市场”,对于起步阶段议价能力较弱的园区,难以对入驻企业的进入、淘汰以及退出进行限制。尽管上海的产业园区对企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但缺乏完善的淘汰以及退出机制。对于部分早期入园企业,虽然因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不足导致发展欠佳,但由于入园协议中没有相关退出条款限制,导致了这类企业占据了优良的厂房等资源,但对园区整体发展没有发挥助力作用。对已入园企业缺乏考评及退出机制,会导致园区难以建立专业品牌优势,导致企业发展平庸化,不利于吸引优质企业进入园区。长此以往,园区很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相关产业领域很难形成较高的知名度,这对于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3)招商配套不足限制了园区竞争力

产业园区的招商配套设施,不仅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各项支持性政策、管理制度等软环境配套。优良的招商环境有助于产业园区形成其核心竞争力。以赤峰路创意产业集聚为例来说,园区入驻的主要是依靠同济大学的人才资源和品牌优势聚集起来的设计类企业,随着园区内企业的壮大,当现有的基础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支持资源等无法满足入驻企业的发展需求时,部分谋求发展的大企业迁往陆家嘴、衡山路等区域的产业园区,这导致产业园区不得不再次对退出的产业空间进行招商。一个具有战略布局的产业园区只有不断完善提高服务配套资源,为园内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动力,起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开拓市场渠道的作用,最终才能因服务“金名片”具备独特的园区发展吸引力。

2.园区未来招商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当前我国产业园区在招商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是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产业园区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为园区发展规划做好精准定位,规范园区准入退出机制,不断完善园区服务配套软硬件环境,才能使园区朝着良性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规划园区产业定位方面,产业园区必须紧密结合属地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园区在资金密集、劳动力优势、原材料供应、人才优势还是靠近市场端这些因素,设计出符合当地产业禀赋的发展路线,释放园区为企业带来的品牌加持。在完善园区招商准入及退出机制方面,将企业的发展与园区长期规划充分结合,对符合园区定位的产业予以全方位支持,同时,淘汰落后企业释放出原有产业空间,进行战略留白,为优质企业进入或内生企业壮大预留发空间。在园区配套建设方面,要求产业园区对标国内同类优秀园区做法,加大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地改善园区发展软硬件环境,用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制度政策留住企业,留住人才,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大环境的变化、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的变革、消费习惯的改变及电商营销方式的兴起,产业园区经过初级版本的发展阶段之后,一定会走向升级换代的新阶段,由单一工业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有机融合。从最开始粗放型的工业集中区,过渡到精细化的高新区,关注企业的创新驱动,把各类普惠型的直接补贴政策变为优惠政策引导,直到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即发展为多维度的产业功能区,使产业园区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的经济组织方式。

五、未来园区集群发展的路径

1.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園区协调统筹能力

从新竞争理论的角度来说,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是一种外部经济行为。它既能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还能有效地带动园区周边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单一企业无法实现的。产业园区可根据其发展规划要求,建设能够切实突出园区优势的基础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厂房、交通、能源等各项生产要素基础服务,以及住宅、集体宿舍、商业、物业、生活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产城融合,让企业员工工作舒适生活安心。同时,产业园区要不断提高协调统筹能力,形成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诉求的一整套机制,提高准入审批效率,为园区提供基础财税法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建设园区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高价值信息,提高行政办公效率,促进园区高效运转,用服务能力的提升来形成产业园区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形成助力,在所属产业中打造出一两个龙头类企业,进而形成上下游产业的聚集,在企业之间、企地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结合,打造园区的特色产业品牌。

2.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园区独特竞争力

任何一个产业园区的建设都离不来属地的生产资源要素,离不开比较优势的产业资源,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方面,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各类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推动核心竞争力建设,与周边区域经济类型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优势企业和优质人才的不断聚集发展。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产业园区通过发挥特有的竞争优势,吸引标杆企业和龙头企业进驻,由大企业带动配套小企业集聚,形成产业招商良性循环;其二是入驻企业能在园区推动下,充分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渠道,产生外部经济效益;其三是对属地发展方面,运行良好的产业园区在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集聚后,与区域资源高度匹配的独特产业链,能为园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3.增强企业间协作、延伸产业链条

一个园区产业链的形成是市场自发和园区推动的双重结果,园区管理方要有规划有意识地引导增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用产业链串联起园区主导企业,形成上下游产品从研发、原材料采购、市场销售、实验室资源共享、专家共享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由园区牵头成立产业合作联盟,细化优势产品生产环节,龙头企业生产核心技术产品,将辅助部分产品外包给园区其他中小企业,使每个企业都专注于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出研发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小企业助力大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以专业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园内合作降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通过搭建园区内的分工协作平台,形成“各具优势,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条。

4.以人才聚集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

人才聚集是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必备环节,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后续升级的基础條件,产业园区只有发挥好人才聚集效应,从发展规划的角度建立符合园区定位的人才引进制度,并注重高精尖人才的引入及园区现有人才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引才用才的后顾之忧。产业园区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与人才引进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考虑,为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及科研人才制定专项政策,实施经济支持、荣誉奖励、生活照顾等措施,让优秀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发挥好作用,充分发挥好人才的科技攻关作用,向科技创新要效益求发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园区独特的竞争力优势。

六、结语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产业集群式发展具有三点优势;集群优势能带来规模效应、可促进相关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发展以及产业集群可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同时,我国园区集群发展也存在着企业之间缺乏聚集黏性、产业集群内部协作不紧密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发展短板。为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建议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第一,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协调统筹能力;第二,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园区独特竞争力;第三,增强企业间协作,延伸产业链条;第四,通过人才聚集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能为我国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钮亚敏.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2]吴丽璇.惠安石雕石材产业集群现状与对策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7

[3]蔡可松.产业园区招商运营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47~247

作者简介:

董婵媛,供职于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产业集群
以产业园区提质促进长沙转型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