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

2020-11-06刘云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积累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刘云义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最能夠体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便是作文了,从学生写的作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的学识积累情况、价值观等。一篇好的作文要能够表现出真情实感,要能够说服作者自己,还要能够说服读者。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仅凭借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做到的。学生要运用好的写作素材作为支撑,且要运用精妙的写作方式来展现素材的价值。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去积累好的素材以及如何去运用这些素材,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写作质量。高中阶段是指引学生积累与应用写作素材的最好阶段。文章探究了获取恰当写作素材的渠道、整理方法以及更好地运用素材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积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13-02

写作素材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名人名事、成语典故以及新闻时事等,运用好写作素材便可以为文章润色,并增强文章的情感表达效果与说服力。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大都围绕社会现象、国家政策以及中国文化设题。本文主要探讨写作素材的获取渠道、整理方法以及运用策略。

一、写作素材的获取渠道以及整理方法

(一)获取渠道

1.关注时事政策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题的改变来看,国家更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的改变。如201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是:选择两三个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写作一篇文章,以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提供的关键词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美丽乡村、移动支付等。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能看到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中国,延续传统、和平崛起的中国等。国家希望的不是未来的祖国之花成长为“万般皆下等,唯有读书高”的腐儒,而是成长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青年。学生最应积累的写作素材是能够展现社会现象和国家政策变化的素材。学生可以从各种时事新闻刊物中了解到相应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本年度国家和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一个剪辑,让学生可以不用漫无目的地寻找时事新闻,从而提高获取写作素材的效率。

2.了解名人经历

用名人的奇闻轶事作为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牛顿、贝多芬、爱迪生等名人已经成了大部分高中生作文中的“常客”。笔者要强调的是,不是说用这些名人的故事作为写作素材不好,而是应将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出新意,以起到为作文点睛润色的作用。名人事迹所体现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做出选择判断,选出最契合作文主题的名人事迹作为素材,从而避免写作偏离中心思想的事情发生。要想利用名人事迹来作写作素材,并非只能着眼于他们的著名事件,有时候也可以将这些著名事件与这些名人的其他经历联系一下,如求学经历、人生结局等,以使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若是光着眼于“凿壁偷光”这一典故,我们只能得出类似于“勤而好学,孜孜不倦”这样的情感思想,可若是能联系这一典故的主人公匡衡当官后与同僚渐有离隙,最后被人弹劾的结局进行分析,便能让整个素材的内涵思想变得更加丰富。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写作高考语文作文时,选择的是议论文体裁。在写作议论文时,光凭借思想精神单一的写作素材很难使作文脱颖而出,只有让素材变得更加丰满才有可能赢得一席之地。

(二)整理方法

对于素材的整理,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即有序和简明。从各种渠道获取到的原始资料并不能称为写作素材。学生要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有序的整理,再用适合的方法将其概括简化。可以考虑的整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准备一本摘抄本,自定义摘抄的素材类别并且编制目录,主要用来记录平时阅读时收集到的优美句子、发人深省的哲学故事以及反映社会现象的新闻,然而再通过简要的加工整理,将它们变为可应用的素材,或者直接将剪切下来的原材料贴到本子上,并在旁边做注释。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本,主要以全面性和简明作为检查的重点。教师这样做既能刺激学生重视素材的积累,又能推导出学生积累素材的主要渠道,从而能明确该向学生提出怎样的建议,以使他们能够丰富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二是借助专业的高中素材积累教辅资料。这样的资料在市面上有很多,而且更新速度很快,不用担心里面的资料会过时。通常这些质量过关的教辅资料都会给各个类型的素材附加注释,点明各种重要的信息。但若是同一个班甚至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都用同一本资料,就会造成学生对各素材的处理趋于雷同,从而使写出的作文难有出彩之处。三是借助有关素材积累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能够让学生即时获取最新的作文素材,而且非常全面,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整理也有弊端,那就是一下子获取如此多的写作素材,学生会来不及进行消化处理,从而不能在考场上对其进行高效使用。因此,这种方式只能在备考时作为一种查漏补缺的手段。学生可以有机组合使用这些整理方法,以积累到更全面、更系统的作文素材。

二、作文素材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在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会出现素材选择得当、立意新颖但是得分不高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写了很多与文章立意毫无关联的内容。例如,有学生想运用“草船借箭”这一典故,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其实在写作时只需要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写出来就行了,但这位学生偏偏将与这个典故有关的所有内容都详细地描述了一遍。阅卷教师会对这么大篇幅的套用素材的作文产生十分不好的初印象。作文素材的运用应该紧紧围绕作文的立意,其与我们平常说的“引用”不一样。学生没有必要在正文当中将素材涉及的内容全部描写出来,要学会提炼关键词以及一些有用的信息等。

(二)要灵活多变

作文素材在高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并非只能是原封不动的套用。学生完全可以将作文素材进行灵活的再加工,以更好地应用素材进行写作,使文章更添一分韵味。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的语文优秀作文中就有这么一篇叫《渺小与不朽》的。文章在开篇写道:“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这样的开头简练而又有意蕴,最为关键的是利用了《诗经》收录的诗词大都是不知名的詩人所作这一点,引出了“渺小的诗人”与“不朽的精神”,与题目相呼应。该学生在应用素材时不仅关注到了素材的内容,还关注到了与这一素材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见其积累素材之丰富,写作基础之扎实,文笔功力之深厚。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运用素材的角度、方法不同,最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学生在使用素材的时候,要多进行思考,以确定所选择的素材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是自己最需要的,以及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将该素材应用得恰到好处。若将写作比作烹饪,素材就是做料理所需的材料。烹饪时,厨师要通过适当的手法使各种材料相互协调,这样料理的滋味才能达到最佳。写作也是一样的。

(三)要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堆砌作文素材,从而使文章变得空洞,没有说服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来看,议论文写作仍是考查的重点。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素材是为了给自己提出的论点提供论据,因此单单是将素材插入到作文中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素材内容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如此才算是有效地利用了作文素材。例如,若要用贝多芬先生身残志坚的事迹论证人们应直面人生挫折这一观点,就要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事迹的态度。表达的形式不限,可以用反问的形式,如“难道我们所遇到的挫折会比贝多芬所遇到的挫折更难克服?”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算是为所应用的作文素材注入了灵魂,同时文章的主题也才能够有所升华。

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抓住“获取渠道”和“整理方法”这两个关键核心。在信息时代,学生不光要寻找到丰富的信息来源,还要学会整理信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最后的写作。学生要学会将素材转化和吸收,并在写作中有效应用,否则积累再多再好的素材也无济于事。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中生持续不断地努力。在这样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中,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写作素材的应用要做到精当取舍和表达。要想做到精当取舍,就要学会区分重点,摘引关键词,从而避免叙述冗长烦琐。要想做到精当表达,就要在表述材料时做到语言洗练、疏密得当,密则密而有致,疏则疏而不散。

[   参   考   文   献   ]

[1]  茆玉昌.让作文走进生活: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7(92):66.

[2]  赵福海.材到用时不觉少,多样思维显才情: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运用例谈[J].作文与考试,2017(26):50-53.

[3] 肖玉秀.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J].考试周刊,2017(59):35-3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积累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