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1-02屈亮亮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7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始终是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技巧不足、文章内容凌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教学之中,有助于改善当前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屈亮亮,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必备技能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思维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手法和培养策略,导致学生的写作层次和文章逻辑存在问题。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当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质量。因此,本文从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实际意义以及具体应用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写作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写作主题不明确。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主题作为文章的主线和发展线索,对整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和中心思想确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主题的把握和理解,导致所作文章的效果不佳。第二,引导手法不足。在日常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内容逻辑的建构和创设上存在问题,无法有效表达重点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而影响整体文章的阅读观感。第三,文體细节把握欠缺。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策略的讲授,缺乏对学生写作细节和文体的选择的引导,导致学生的书写存在“千篇一律”“个性化不足”等现象。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具有层级化、逻辑化、直观化的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章信息的主体架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其写作方向和主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写作的具体层次和发展过程,进而提高文章的语言表现力。此外,利用思维导图,还能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如词汇的掌握、语法的运用等,保证学生文章写作的通顺度和阅读性。

三、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写作的具体方法

1.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写作主题。文章主题是学生英语写作的关键之一,把握文章的主题,紧扣文章的主线,不仅能正确表达语言信息,还能增强文章内容的凝聚力。然而,部分学生在写作主题的把握上存在偏差,导致其写作的整体内容与主题思想呈现“不扣题”的现象。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帮助学生把握对写作问题的审题方向,引导和构建对写作主题的发展框架,进而使学生确定“主题是什么”“体裁是什么”“人称用什么”“时态用什么”等相关要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写作架构,这为学生下一步的文章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例如:“Marking friends”单元Writing部分,是一篇关于介绍自己的写作题目。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是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爱好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无法有效把握写作的主题和方向,导致文章的写作存在内容乏味、不扣主题的现象。对此,我借助思维导图线形架构优势,引导学生对本节的主题进行把握和构建。根据文中的信息可知,其主题是自我介绍,采取自传和记叙相结合的体裁形式,运用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通过一般现在时的语法书写,进而使学生得到更为清晰、主观的写作架构,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借助思维导图,形成写作逻辑。在文章的书写过程中,学生写作的逻辑非常重要,其不仅对文章故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影响读者对文章信息的阅读效果。突出文章的表达重点,有利于提升文章的整体表现力。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对整体文章的写作逻辑,所作文章常常存在“前后矛盾”“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导致写作水平和文章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逻辑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从而形成一定的写作逻辑,这对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语言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图形特点,引导学生对其文章主题进行构建,确立其写作主题的思维方向;然后,选择合适的分类项目或分支观点,引发学生对写作中心点的理解和探究,保证学生下一步写作的素材和发展基础;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增加一些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语言或事物,增强文章的主旨特点和表现形式;最后,将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使其成为一个写作整体,从而形成连贯、有序的写作逻辑。

3.借助思维导图,明确写作层次。层次化的文章可以帮助阅读者更为直观和有序的了解主体内容,清晰的找到关键信息点,从而收获文章的知识要点。然而,在实际的写作活动中,教师缺乏对学生文本信息和层次把握的指导,导致学生在文章的整体表述上存在一点或多点的观点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层级化特点,引导学生对写作文章的段落、要点以及过渡语句等进行明确,保证每一段落的写作意义和表达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章质量得到提升。

此外,在写作的类型上,教师还应着重把握,帮助学生分清条理、明确方向,避免出现次序混乱、内容表达不明的问题。如在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说明的事物主体入手,以what、how、why等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层次化的书写,从而达到有效表述的目的。在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要素进行层次梳理,构建以when、where、why、how为要素的主体架构,使学生进行详实、生动的分层表述。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将其分为论题观点和主观见解,进而对此展开分段论述,这不仅能完善论点和论据,还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4.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写作细节。所谓写作细节,主要是指文章中词句的连接、用词的生动、句式的转变、开头或结尾的设计等,正确、合理的细节把握,有助于提升文章写作的优美程度,培养学生审美判断的能力。同时,在文章写作后,对其进行检查和改正也是细节把握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准确性,保证文章表达的正确性。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指导学生逐一检查文章的写作细节,把握语言的运用效果和使用意义,确保其句意和词性的恰当使用。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写后检查的习惯,使学生避免在文章细节和易错点上犯错误,如在名词的单复数、主谓宾使用、时态或语态运用、词类混用等方面出现问题。通过对写作细节的优化,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打牢学生的语言运用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写作主体、逻辑、层次以及细节的有效构建和引导,不仅使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效果得到提升,还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使用技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写作基础,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此外,教师要以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层层分析,保证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佳.浅析思维导图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 教师,2016(6):123-123.

[2]李妮.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2017(27): 165-165.

[3]徐兰芳.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课的应用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6):104-104.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