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利水方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提高恶性腹水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0-11-02蔡晓晨朱晓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氧化酶利水腹水

蔡晓晨 朱晓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外科 上海200437)

恶性腹水是癌症晚期的主要表现,为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结果,又被视为常见并发症,高发于胃癌、肝癌等[1]。恶性腹水的发病机制较多,如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压迫局部淋巴管或者静脉,肿瘤引发新生血管增加,膈肌下淋巴结阻塞,肿瘤腹膜转移,体内的循环血量无法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机体蛋白循环与体内液体循环异常导致腹腔积液[2]。恶性腹水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腹胀、食欲下降、排便困难等多种症状,生活质量极大降低。当前,恶性腹水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利尿剂、全身化疗、腹膜穿刺引流、高蛋白低盐饮食,还包括目前热议的腹腔热化疗[3]。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在恶性腹水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本研究探讨健脾利水方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10 月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 例。研究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最小56 岁,最大78 岁,平均(62.47±2.39)岁;胃癌11 例,肠癌12 例,胰腺癌7 例。参照组男16例,女14 例;年龄最小54 岁,最大79 岁,平均(62.86±2.56)岁;胃癌12 例,肠癌10 例,胰腺癌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资料完整;认知正常;符合《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参考意见》中恶性腹水诊断依据,经影像学、癌胚抗原、病理活检等确诊;近期不曾服用抗炎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 参照组 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全身麻醉,中上腹剑突下2~3 cm 及右下腹麦氏点各开一小口,长约2.5 cm,取头高脚低位,剑突下小口置入进水管,右下腹麦氏点小口置入出水管。采用HG-2000 循环灌注热化疗仪,设置灌注温度恒温在(43±0.5)℃,预充灌注液(蒸馏水3 000 ml+顺铂60 mg),灌注时保持患者腹腔内液体温度在(42±0.5)℃,维持灌注60 min 后,吸尽腹腔内液体并缝合切口。术中常规监测患者体温、心电图、血压、末梢氧饱和度、进水孔及腹腔温度。

1.3.2 研究组 采用健脾利水方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同参照组。健脾利水方组成:人参9 g,炒白术9 g,薏苡仁15 g,茯苓15 g,桔梗6 g,菟丝子15 g,巴戟天15 g,淫羊藿15 g,大枣10 枚,甘遂l5 g,芫花15 g,泽兰15 g。水煎服,收汁15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血管紧张素Ⅱ、二胺氧化酶水平及腹围、尿量。临床疗效:以癌性腹腔积液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依据,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腹水稳定、腹水进展四个等级。腹水完全消失,且维持时间超过4周,为完全缓解;腹水减少50%以上,且维持时间超过4 周,为部分缓解;腹水增加低于25%,或者减少低于50%,为腹水稳定;腹水增加25%以上,为腹水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血清肿瘤标记物: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与CA125 水平。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s)

CA125(U/m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组别 n 血清CEA(ng/ml)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P 51.74±5.12 51.64±5.78 0.503 7 0.616 3 20.71±6.65 34.87±5.84 5.866 3 0.000 0 73.64±6.53 73.65±7.56 0.843 4 0.474 3 38.85±4.78 45.86±5.89 6.785 8 0.000 0

2.3 两组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s)

二胺氧化酶(U/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组别 n 血管紧张素Ⅱ(ng/ml)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P 137.67±8.53 139.84±8.85 1.076 5 0.216 5 85.75±7.63 102.65±7.45 6.636 4 0.000 0 1 088.86±327.86 1 097.78±293.75 0.545 4 0.673 5 108.86±23.47 597.45±27.86 5.785 4 0.000 0

2.4 两组腹围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腹围明显小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腹围比较(cm,±s)

表4 两组腹围比较(cm,±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30 30 tP 88.3±3.5 87.4±4.4 2.100 9 0.824 8 79.7±2.4 82.8±2.7 1.734 0 0.000 0

2.5 两组尿量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尿量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尿量比较(ml/24 h,±s)

表5 两组尿量比较(ml/24 h,±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30 30 tP 674.13±16.86 663.27±15.93 0.222 3 0.824 8 1 412.56±23.23 932.47±18.65 17.946 2 0.000 0

3 讨论

恶性腹水主要因恶性肿瘤晚期发生腹腔转移而引发,病情危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生存期。当前,恶性腹水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常采用姑息性治疗法,以改善患者症状[4]。现代医学认为,恶性腹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产生机制主要为液体产生多,淋巴回流与吸收少。腹腔灌注化疗为新型的恶性腹水辅助治疗方法,可破坏肿瘤血管,阻断肿瘤细胞血管产生,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进而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最终实现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治疗目的[5~6]。

恶性腹水归属于中医学“蜘蛛盛、盖胀、膨胀”等范畴[7],《灵枢·水胀》有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众多中医学者投入到了恶性腹水发病机制的研究中,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膨胀的发生因内伤情志、外感六淫邪气等损伤脾肺之气,进而导致血行不畅,久而致痰饮、血瘀、气滞等病理因素,在腹内累积,而引发疾病,为虚实夹杂证[8]。恶性腹水治疗当以攻补兼施、扶正培本为原则,然而其正气已衰,当及时实施有效治疗[9]。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应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效果较差。研究组应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恶性腹水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健脾利水方中,茯苓、炒白术、大枣均具有补脾气之功效,可行水。有研究[10]指出,扶正中药可促使体内NK 细胞活性增强,进而增强体内的细胞免疫,且具有消除癌细胞释放细胞毒素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薏苡仁、人参具有滋阴益气的功效;淫羊藿可温阳散寒;芫花具有利水之功效,配合甘遂、大枣峻下逐水[11];泽兰可祛风湿、温中祛寒;菟丝子可补肾,有关研究指出,菟丝子可对体内细胞免疫发挥调节作用。以上诸药共奏滋阴、补气、利水等功效,驱邪不伤正,扶正抗癌[12]。

RAS 是体内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其主要的效应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AngⅡ在部分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对肿瘤的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AngⅡ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13]。二胺氧化酶存在于肠道黏膜内,在肠黏膜受损时其血液含量会增高,因此二胺氧化酶活性是肠道黏膜完整性损伤的监测指标。此外,二胺氧化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一定提示意义。二胺氧化酶的下降提示肠道黏膜完整性的提升及肿瘤细胞侵袭力的下降[14]。CEA、CA125属于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主要存在肠道中,一旦肿瘤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增多时,其水平会有所升高。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表明健脾利水方可有效增益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保护肠道黏膜完整性,缓解肿瘤细胞的侵袭。另外,研究组腹围、尿量改善效果较参照组明显,表明加用健脾利水方可明显增加恶性腹水患者的尿量,且效果显著,证实了联合使用健脾利水方与腹腔灌注化疗可有效减少恶性腹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恶性腹水患者采用健脾利水方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腹围,降低腹水量。

猜你喜欢

氧化酶利水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仿刺参成参体腔细胞酚氧化酶的生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养殖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及其免疫防控措施(7)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基因沉默”让美转基因苹果切开三周不变色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构建利水型社会
玉米须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