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2020-10-29林艺凡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福建省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林艺凡

摘 要:【目的/意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推动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方法/过程】以福建省乡村旅游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建设中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建设、人才要素投入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应基于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立足特色产品、特色小镇等创建工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标准;植根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积极克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关键词:福建省;乡村振兴;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4-0047-06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rur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 would promot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Methods/Procedures】By taking the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study method were used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 such as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lack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brand building,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 and no in-depth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Last,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form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in the futur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actual regional conditions; innovat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and characteristic towns; increas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s; cultivating the rural cultural brands rooted in the rural culture, thus to actively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Fujian Provi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tourism

树立新发展理念,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总目标、总方针、总规划,确保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补齐“三农”出现的短板问题,深化“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实现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1]。乡村旅游是发生在农村区域,以乡村自然环境、乡村文化、人文遗迹、传统建筑、农业生产活动等为载体,融入现代农村休闲游、体验游、度假等旅游项目,是一种以“乡土性”为特征的旅游形態[2]。乡村旅游能有效推动新时期“三农”工作,是农村脱贫工作的重要抓手,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众多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陈炎伟等[3]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路径出发,在相关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福建省县域乡村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县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各县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状,提出要围绕乡村振兴绩效评价要求,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蔡克信等[4]则提出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农业与消费者的重要平台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具有耦合性,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多重作用以及发展实践中的困境,提出应发挥各相关单位、部门以及活动主体(如政府、农业、农民等)的作用以及发挥乡村产业融合作用,从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郑石等[5]以福建省9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行耦合研究,得出结论:三者目前发展水平较低,新农村建设明显滞后,且区域差异明显,提出应加强三者的协调管理、交流合作、完善经营管理机构、优化农业结构。

综上所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当前已有的报道主要关注的是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及路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逻辑、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关联分析等方面,侧重于对内涵、路径选择、发展意义的研究,对于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相互影响机制则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统计数据、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建设乡村旅游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1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乡村旅游全方位发展,主要表现为:(1)乡村振兴在政策、资金上保障乡村旅游有序开展,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明确乡村旅游市场定位,补足“三农”工作的短板问题[6]。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的颁布实施,可以预见政府还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7];(2)建设乡村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如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点卫生设施,改善乡村旅游环境[8];(3)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乡村旅游创新性人才,优化人员队伍,创新乡村旅游人才体制。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主要表现为:(1)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特色产业生产效益,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夯实农村经济体系,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乡村旅游有利于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走生态绿色健康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乡村;(3)乡村旅游有利于弘扬乡村文化,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汇聚人民群众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4)乡村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5)乡村旅游有利于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就业难、就业机会少等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2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为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国家各级单位在政策、资金、技术以及品牌建设给予大力支持。2018年与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旅游有序发展。福建省则率先在全国提出“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全域生态旅游省份,培育“全福游、有全福”旅游品牌,开展“百镇千村”“特色小镇”“金牌旅游村”等宣传活动,不断推进乡村品牌建设,改进乡村旅游规划,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乡村旅游建设注入新活力、新内容、新方向。

2.1 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各级单位围绕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落实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贯彻乡村旅游“百镇千村”等规划行动,围绕生域规划、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工作,荣获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县、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等发展成果,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福建省通过不断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有序发展(表1)[9]。截至2019年全省共有10个4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20个旅游村;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35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6个全国和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2.2 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半年,福建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9.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7%[10]。近年来,福建省乡村旅游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各项组织工作,找准区域定位,立足生态、人文、自然资源,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规划,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案例(表2)。如福州市永泰县立足于生态自然资源,依托“百镇千村”品牌工作,以旅游项目为抓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锻造网红品牌,积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推动全市乡村旅游迈入新阶段。截至2019年,福州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893.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带动乡村旅游收入114.29亿元,同比增长20.6%;拉动间接就业超过37万人,农民增收超过15亿元,乡村旅游人均消费603元,同比增长4.8%[11]。素有“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泉州市德化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培育生态农庄、农场、民宿等新业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截至2018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79.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11亿元[12]。坚持“茶业富民、旅游兴寨”发展理念的漳州市华安县,以官畲村少数民族文化为抓手,茶叶合作社为平台,培育“官畲”茶叶品牌,围绕“茶园+文旅”发展路线,打造多元化茶叶生产基地,发展休闲观光茶园,实现生态、自然资源、农业优势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

2.3 注重文旅融合,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突显乡村旅游文化优势。目前,福建已形成以“妈祖、闽南、客家、海丝、朱子、红色”为特征的文化资源,孕育了一大批文化旅游品牌和特色村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0个金牌旅游村以及1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表3)。这些村落依靠自身优势资源,开发了涵盖生态旅游、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形式的多样化的旅游形式。如龙岩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作为客家文化和中国乡土文化的典型村落,以“书院文化、耕读文化、客家文化”为特色,打造“客家庄园,诗画培田”特色品牌,发掘和传承客家文化。泉州市惠安县大岞村将具有惠安风情特色的村落发展成为旅游民俗村,把国家渔港、惠安风情、滨海天然景观等串成一线,形成种类丰富的旅游景点。南平市石圳村则通过“茶旅文化”旅游品牌,将旅游與茶文化、茶产业相融合,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

参考文献:

[1]朱显平,姜杨. 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障碍及路径选择[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4):89-95,143.

[2]庞艳华. 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40(11):315-320.

[3]陈炎伟,王强,黄和亮. 福建省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182-190.

[4]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 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8(9):22-27.

[5]郑石,林国华.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7,32(3):324-331.

[6]张众.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20(1):134-138,119.

[7]银元,李晓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193.

[8]白增博. 新中国70年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经验启示与取向选择[J]. 改革,2019(12):76-86.

[9]郑耀星,刘国平,张菲菲.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211-214.

[10]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会在永泰县召开[EB/OL]. (2019-10-23). http://wlt.fujian.gov.cn/zwgk/wlyw/zykf/201912/t20191215_5152705.htm.

[11]政協福州市委员会. 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EB/OL]. (2020-04-13). http://zx.fuzhou.gov.cn/zz/csfz/fzdt/202004/t20200413_3245651.htm.

[12]德化县人民政府. 一半森林一半城 [EB/OL]. (2019-10-21). http://www.dehua.gov.cn/show-8-51806.html.

[13]何成军,李晓琴,曾诚.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101-109.

[14]周锦,赵正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2018(9):9-15.

猜你喜欢

福建省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福建省陈建洪名校长工作室掠影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展作品选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