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探究

2020-10-29李希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福建精准扶贫

李希

摘 要:【目的/意义】科技扶贫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探讨建立福建省科技扶贫,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方法/过程】针对科技扶贫的特点,总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的做法、成效,分析福建省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在科技服务推广、项目带动区域支柱产业开发、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科技特派员工作、科技培训和扶贫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针对福建省科技扶贫存在项目缺少针对性、实践性技术指导欠缺、扶贫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农民扶贫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从科技扶贫的政策导向、项目设立、新型农民培育、扶贫机制、实施保障等5方面提出构建福建省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福建;扶贫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4-0035-05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aking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jian Province to serve the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rural residents was discussed. 【Methods/Procedures】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jian were analyzed. Las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illar industries driven by projects, the precise docking of grass-roots demands, the work of scientific special commissioners, the train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uarante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 etc.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jian, such as lack of pertinence, lack of practical technical guidance, imperfect linkage mechanis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of farmer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ujian was put forward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policy guidance, project establishment, cultivation of new type farmers,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mplementing guarantee.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ujian;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黨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针对国内的脱贫攻坚等重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而科技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势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针对福建省科技扶贫工作,许多学者已从实施主体、实行模式、制度设计和路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2-6],其中福建省农业科学作为全省科技扶贫的重要力量,在多年的科技扶贫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4],因此本文选择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总结其扶贫经验,系统地分析了福建省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科技工作者和扶贫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围绕福建省老区苏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产业扶贫,形成“组建一个团队、扶持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建立一个示范、推广一批品种(技术)、打造一个模式、致富一方农民”的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精准脱贫攻坚典型,不断提升科技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1.1 科技服务全面对接“三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畜禽疫情疫病防控等问题,根据福建省区域农业支撑产业和特色产业分布,以主导或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为主线,精选高效示范项目,派出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派出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在全省54个县(市、区)示范推广168个项目,年均促进农业、农民合作社增加经济效益1.36亿元,辐射带动社会经济效益2.85亿元[7]。2018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立足提升科技服务效能,集中人才、项目等资源,围绕产业链发展需要组建了22个科技服务团队,组织实施全产业链科技示范项目22项,通过建立集团服务模式,提升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1.2 项目带动区域产业开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原则,通过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再由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主动脱贫,确保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具体实践案例如推动“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立足优美生态、畲族文化资源,主动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加大力度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品牌,以品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如推动宁化县以河龙贡米、屏南县以高山蔬菜、政和县以白茶、云霄县以枇杷和淮山、古田县以水果和食用菌等为依托,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创造公共品牌效应,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授牌示范基地已达60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69家,带动贫困户15万户以上,培育农民合作社2.8万家,有近4万贫困户参加合作社,通过示范基地集中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增强了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使每个贫困户都有脱贫增收项目1个以上,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元以上。如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领办、创办和联办合作经济组织(约60个),有效带动农户达2.15万人,新增就业达7100多人,帮助合作社社员增收1.2亿元 [8]。

1.3 精准对接基层需求

为促进科技与产业更紧密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每年年初面向基层农业部门、新型主体广泛征集技术需求,遴选并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项目,切实推动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的有效衔接;在院地合作方面,与全省13个院地合作签约县为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品种优化、技术集成等服务,年均实施科技示范项目35个,并在南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依托南平市农科所共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南平分院,在莆田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依托莆田市农科所共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莆田分院;在院企合作方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协助企业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标准化基地等,派驻科技特派员有效服务企业,与华祥苑公司、超大集团、闽中有机食品公司、晋江乐隆隆公司、福建星源农牧公司等企业对接项目,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协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

1.4 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扶贫的重要抓手。2018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建法人科技特派员13个、团队科技特派员27个,遴选省级科技特派员269员,是全省选派科技特派员最多的单位之一。通过推进科技特派员与经营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增强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了服务成效。据统计,福建省农科院派驻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通过10年实践,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了763个经济利益共同体,累计总投资1.9439亿元,其中科技特派员个人投资859.87万元,并从中赢利615.08万元[9]。

1.5 有效实施科技培训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授课培训和咨询,其实施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是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国内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功能最強、网络结构最为完善的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目前通过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年均培训农民约100万人次。此外,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还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实地农业培训,年均开展田间培训约250场,培训农民1.9万人次。近年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重点聚焦新型农民培育,努力拓展科技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如加强了乡村建设与治理、先进生产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科学种养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1.6 创新扶贫制度保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抓手,通过制定院《扶贫攻坚工作方案》,编制了为期3年的科技扶贫工作规划,共筛选64个重点县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扶贫项目116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9项,建立示范点42个,现场培训8000多人次,带动农民3600户;通过制定《科技服务团队管理办法》《科技服务奖励办法》等制度,明确了科技服务的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和考评指标体系,并将社会满意度列为考评指标之一,进一步增强了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实现科技服务团队与科技特派员的有机衔接,以服务团队为基础,制定了院《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热情;在实现基地跟踪管理、精准服务方面,制定了《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较好地发挥了基地的标杆和带动作用;制定了《科企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加快了科企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程。

2 福建省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虽然福建省科技扶贫工作取得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扶贫开发进入啃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省扶贫开发对象分布点多、分布面广,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脱贫开发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2.1 科技扶贫项目缺少针对性

(1)扶贫项目重点不突出,示范性不强。由于目前福建省很多部门存在选择科技扶贫项目时,没有全面认真地分析前期的实际考察等相关准备工作,导致科技扶贫项目重点不突出,使科技人员在科技扶贫过程中示范产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不能有效地集中。(2)区域统筹规划不够。福建省某些地区在扶贫过程中,缺少对扶贫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统筹规划,只注重简单的资金投入,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发展能力[10]。

2.2 科技扶贫实践性技术指导欠缺

福建省在科技扶贫实践中,都相应开展了针对科技扶贫项目的技术培训班,但是仅停留在为农户灌输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技扶贫项目的农村缺乏实地考察,对农户缺乏现场的技术指导,造成农户接受、应用新技术的时间更长,效率更低,使推广进程减慢。

2.3 扶贫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力军,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部门往往有资金却缺少扶贫基础,而各类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具备科研人才、科研力量,但却没有资金,彼此之间缺少联动协调机制,优势得不到互补,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扶贫资源,实施精准扶贫[11]。

2.4 农民扶贫参与度不够高

现在福建省的补贴政策,能使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也导致贫困农户对政策过度依赖,不思进取。同时,福建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较低,据省扶贫办数据显示,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比全国比例要高3.6个百分点,加上自然灾害威胁严重,防灾抗灾能力不足,造成贫困农户通过接受新技术、新思维发展生产,实现脱贫的积极性不高。

3 构建福建省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科技扶貧不仅能够使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农业科研院所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助推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3.1 紧扣农业产业扶贫

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围绕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十大“千亿产业”和“五千工程”,坚持个人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集聚优势科技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与示范推广有机融合[12]。(1)加强新品种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即土地产出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收益。(2)加强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运用新技术来提升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普及。(3)加强新设备的使用。应用具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新设备和新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4)合力利用废弃物,如加强农牧菌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农业污染。

3.2 科学设立扶贫项目

政府要认真谋划设立科技扶贫项目,在科技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以“政府扶贫”为基础,在项目设立过程中注重项目的前期调查,制定初步的可行性论证,加大科技扶贫资金投入,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建设基金、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经费、配套经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要落实重点县农业科技对口帮扶制度,围绕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科技扶贫项目,开展科技精准扶贫,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13];省科技厅可设立科技精准扶贫专项,引导科技人员申报或开展联合攻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项目带动+股份合作+有效开发”新机制。

3.3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要立足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突出培训重点,拓展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时农事、区域特色和新型经营主体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和农场主的科学种养水平。要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会同有关部门拓展农业经营管理、乡村文化传承、文明建设与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培训,为乡村有效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培养骨干力量。

3.4 创新科技扶贫模式

以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和成果为支撑,依托科技示范基地和精准扶贫示范点,通过科技帮扶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级合作社,形成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培育提升为重点,以专业服务团队为主体,以科技特派员为扶贫专家的“科技力量+农业局经营主体+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扶持贫困户开展农业生产,探索建立提高贫困户“造血”能力的联动帮扶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科技+精准脱贫农户”的扶贫长效机制,促进精准脱贫农户稳定增收致富。

3.5 建立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实施机制是推进科技精准扶贫的基础保障。(1)加强协调,抓好项目实施。各项目组是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和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加强检查,落实实施效果。加强对科技扶贫工作的检查考核,实行每季度检查一次的考核制度,采取听取项目组汇报,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实地了解情况等方法,对项目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同时通过项目现场会、推进会推进项目的实施[15]。(3)强化激励,增强持续性。将扶贫成效列入科技人员业绩考核,与岗位职称聘任和干部职务晋升实行直接挂钩。对于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应予以肯定与奖励,设立科技兴农(包括精准扶贫工作)优秀奖,使科技兴农事业充满活力并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敬敦. 落实中央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J]. 中国农业科技,2012(4):20-23.

[2]方志坚,刘朋虎,张伟利,等. “三型”农技协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基层农技协参与科技扶贫工作为例[J]. 学会,2017(11):29-36,59.

[3]张伟利,方志坚,郑百龙,等. 推动基层农技协优化转型发展对策思考与若干建议——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助力福建省农技协创新发展为例[J]. 学会,2017(12):44-50.

[4]杨军,池敏青.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扶贫模式研究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 科学管理研究,2019,37(1):51-54.

[5]黄怡楸. 福建省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 台湾农业探索,2019(2):69-72.

[6]刘玲,杨军.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模式、问题与对策[J]. 台湾农业探索,2019(4):58-63.

[7]潘园园.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18年推七大新举措[EB/OL].(2018-01-26). http://m.xinhuanet.com/fj/2018-01/26/c_1122318871.htm.

[8]段园园. 福建省农业科技扶贫的特征、经验及发展思考[J]. 福建農业科技,2017(8):51-55.

[9]林金树,林鹏,葛黎萍. 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创新“三农”工作的有效途径[J]. 福建农机,2011(9):24-26.

[10]林梅,张伟利. 供给侧改革下推进福建省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建议[J]. 安徽农业学报,2018(20):196-198.

[11]孙超. 中国扶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J]. 今日中国(中文版),2016(9):14-18.

[12]张伟利,许标文. 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N]. 农民日报,2016-08-20(3).

[13]郑长德.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M]. 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17.

[14]何得桂. 治理贫困——易地搬迁与精准扶贫[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15]贾敬敦. 依靠科学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思路[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96(5):1-6.

猜你喜欢

福建精准扶贫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总目录(下)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在福建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