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联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凝胶球的抑菌性研究

2020-10-28程佳慧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8期

程佳慧

摘 要:水和食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是重金属离子和致病微生物。通过对抑菌材料的研究,可以为减少水和食品污染提供有力支持。文中,主要对偶联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凝胶球的抑菌性进行介绍。

关键词:偶联化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凝胶球;抑菌性

食品污染的污染源很多,从食品原料选取到送入人们手中,主要会经历3个过程:原料生产过程、生产加工过程以及运输和贮藏过程,而这3个过程又包含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接触人、机器、空气等外界环境,都有可能造成重金属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1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介绍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均无毒无害,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反应活性、抗菌性[1],人们常常将其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农业、医药等领域[2]。

氧化石墨烯基底上有大量氧原子,边缘含有环氧基、羟基和羧基[3],这些含氧基团赋予氧化石墨烯亲水性,防止片层堆叠,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4]。

2 CS/GO抑菌性研究进展

Beheshteh等人的研究表明,糖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不仅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病原菌和染料污染水体的处理,特别是与甘露糖的聚合物可作为有效的细菌靶向剂。

3 复合凝胶球制备

冰乙酸溶解CS粉末得到浓度为1%CS的溶液。将GO與1%CS经超声2 h混匀,用1 mL注射器将混合液滴入NaOH溶液中形成小球。在浓度为5%的戊二醛(GA)中进行交联

30 min,得偶联前的凝胶球CS/GO。

将得到的CS/GO凝胶球在体积比1∶1的APS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偶联4 h,得到CS/GO(APS)凝胶球。

4 抑菌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mTSB):HB4114,青岛海博生物;氯化钠:A100241-0500,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4.2 实验方法

4.2.1 培养基的配制

TSB 培养基的配制(1 L):称取33.00 g mTSB,加入1 000 mL蒸馏水,加热溶解后,高温高压灭菌20 min。TSB培养基配制(1 L):配制过程比TSB培养基多加入3%的NaCl。

4.2.2 菌株培养

在无菌环境中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与副溶血性弧菌。

实验组,每个2 mL离心管中加入1 mL培养基、浓度为1 mg/L凝胶球材料和400 ?L菌液,置于34 ℃、

150 r/min摇床中,过夜培养。空白对照组,每个 2 mL离心管中加入1 mL培养基和菌液。

4.2.3 酶标仪分析方法

在波长600 nm下,用酶标仪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的菌液的吸光度。在96孔板中,每个孔加200 ?L培养基和20 ?L菌液,空白则只加入培养基即可。测得结果,绘制12 h内的生长曲线。

为了比较出对这8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程度,通过公式(1)计算12 h后的抑菌率。

4.3 结果与讨论

对比空白组发现革兰氏阳性菌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白色念珠球菌,抑菌率分别为45.8%和41.5%;革兰氏阴性菌中,对志贺氏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沙门氏菌,抑菌率为43.29%和34.84%。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做了浓度为4 mg/L的GO、CS、GO/CS、GO/CS(APS)材料的抑菌实验。得出,CS和G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好,但偶联后的复合材料的抑菌效果远远超过他们各自的抑菌能力。

5 结语

本文主要探究CS/GO(APS)复合凝胶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志贺氏菌,而且偶联后材料抑菌效果更好。对抑菌机理做以下猜想:偶联后材料所带有的正电荷数增多,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膜相结合的静电相互作用增强,改变了膜的通透性,杀死细菌;偶联后结构易与病原菌表面的蛋白结合,干扰其正常生理活动,抑制生长,直至死亡。

参考文献

[1]梁丽媚,李思东,李程鹏.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7,45(20):6-9.

[2]Ge H, Fan X. Adsorption of Pb2+ and Cd2+ onto a Novel Activated Carbon-Chitosan Complex[J].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11, 34(10):1745-1752.

[3]张磊.氧化石墨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青岛:青岛大学,2009.

[4]Geim A K, Novoselov K S. The rise of graphene[J]. Nature Materials, 2009,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