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020-10-21甘朝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老师

甘朝阳

在当今社会,数学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充分用好、用活心理学原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应从学生现有的心理状况和教材实际内容入手,运用各种合理的心理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发掘教材的新意,激发学生求知欲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授给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材料,既要和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以要有足够的新颖,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物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新教材中除了数、式相关计算外,学生还可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比较、位置与顺序、规律与统计、空间与图形等丰富的现实世界,能真正感到亲切、自然,很有兴趣,而乐意地学习了。教师根据知识本身魅力,精心设计,激起学生思想兴趣的浪花,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一个个求知的成功,便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可靠保证。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注意把培养良好学习兴趣与纠正消极兴趣结合起来,杜绝学生重复不良兴趣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广阔性、稳定性、持久性和积极性,并要把培养学习兴趣和思想、知识、习惯等教育结合进行。

二、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般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反应。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到学习上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导入教学,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而且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定义时,就可以先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老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三角形、四边形等等。”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他们无法滚动。”老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找到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由此老师引出圆的定义。这样,不仅弄清了圆的定义,而且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善用教学设备,采取直观教学

教学中只有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形成明显、正确的感知,才能启发学生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从而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原理、规律。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特别是那些活动教具或电化教具,对学生常常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等学习习惯的形成。

例如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让学生先观察一段投篮片断。同学们感到惊讶又好奇。在同学们茫然欣喜时,老师提问“运动员投出的篮球飞行了怎样的线路?”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抛物线。”老师又问:“为什么有的每次都能投进,有的投不进,能不能采用其它线路投球,比如直线?”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老师再问:“篮筐与篮球飞行的线路有何关系?”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找到答案:“篮筐在篮球飞行的抛物线上。”这样教学,不仅弄清了抛物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而且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印象。

四、巧妙设“疑”,引发学生思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知识总是由总是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因为学生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这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疑”就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求答案,解开谜底。所谓“巧”就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置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矛盾冲突中,使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就知道答案。

例如教学《图形的平衡移和旋转》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和用手臂表演各种游乐项目,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学生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时而发出“嗖-嗖”声音,尽情的表演。录像停止后提问:“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激流勇进直直向下冲,可以叫它下滑类;弹射塔向上射,可和前者一类;观光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分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好了,刚才看到了不了过去方式,像这样(老师用手势表示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一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叫旋转!”于是老师板书旋转相关的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从而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五、给予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效能感

当前部分学生厌学、弃学情绪严重,其实他们在学习之初均具有良的学习愿望,取得好成绩,博得老师、家人的肯定,但因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佳,成功体验太少,丧失自信心,久而久之,这种 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产生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微弱,甚至完全消失 ,导致彻底放弃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抓住学生最初的良好愿望。如: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2X2 +3X+1=0中,学生能识别二次项系数2,一 次项系数3和常数1,我就给他们一定的鼓励,只要能记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你们就能解出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如在批改作业时,一道题学生能做对很小的步骤,应在其正确的处打“ √ ”首先肯定他们的收获,肯定其优点,多鼓励,多表扬。这样使学生成功次数增多,成功体验增加,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自然增浓,学习成绩相应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六、给学生减负,让学习变得輕松快乐

轻松、满足、快乐、成功是人生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长时间的紧张学习易使人的精神疲劳,大脑反应迟钝,同时心理上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不能满堂灌,拖堂。而有些教师下课后继续占用下课时间,更有甚者上节课刚完,就进入教室上课,这样不利于学生精神的放松和大脑的休息,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另外,课堂中例题要典型、有趣,学生的作业要精、量要适中,不能搞题海战术。同样的数学作业有时要做好几遍作业很多有时至深夜还未做完。这样严重的损害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极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教师应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造就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