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

2020-10-21黄如雄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摘 要:近年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各项事业都处于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在教育教学方面,国家逐渐革除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实行新课程改革。其中,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注重的是小学生对于拼音、汉字等语文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但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学习能力逐渐提高,思想意识逐渐成熟,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近年来,小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更应该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长期准备,从而使得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中仍然存在缺少自主阅读的观念、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等不利因素,从而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综合学习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传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自主阅读观念

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跟着教师的脚步学习,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自我思考意识的发挥,不利于小学生自主阅读观念的养成。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陌生的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通常在此时学生便会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最终对字词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忽略了自我阅读的学习意识的培养,没有通过自身对学习的讨论和研究理解阅读。同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学质量和效果总体有待提高,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锻炼,从而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

近年来,我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虽然简单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学习中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有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本中的中心意思和阅读重点仍然掌握不足。而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只是简单地把中心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虽然暂时学习到了语文阅读材料中的中心思想,但是却没有在实质上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只有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熟练掌握阅读中心思想。

3.手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诱惑力较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手机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拥有手机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也逐渐增多,智能手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搜集学习资料提供便利,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弱,经常不能合理有效地规划玩手机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沉迷于玩手机而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严重下降,他们还经常在上课时间偷偷玩手机。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智能手机中包含了大量幽默风趣的短视频和游戏,学生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内容时,经常会学得语文知识学习枯燥乏味,小学生通常认为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点还不如通过手机上的电子书籍和小说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来得快,久而久之便会对小学语文阅读课产生一定厌烦心理,从而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4.阅读学习氛围不足

现如今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小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通常一味注重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而且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自身阅读能力关系不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只是注重自身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学习,在语文阅读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少。但在现如今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考试对阅读能力的侧重越来越明显,如果阅读能力较弱,学生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就常会出现考试时间不够用的现象,不仅仅不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成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减弱。因此,在现如今我国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营造一定学习氛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这在潜移默化中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自身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读好书,好读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自主阅读的习惯,甄选自身阅读的内容,提高自身阅读能力。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便会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展开阅读,积累阅读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做读书批注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而真正做到读好每一本书。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仅有利于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更加有利于阅读知识的积累,从而促进自身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定期组织班级成员召开图书阅读分享会,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和优美语句与同学分享,进而使得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同学和教师称赞的话语与鼓励的眼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兴趣。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段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方法的培养,更加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如在小学阅读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小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用视频和音乐的方式传递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内容更快地吸收。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划分好小组范围,促使每个小组成员在课下积极收集阅读课外素材,提高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在上课期间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课上展示,同时对小组课下预习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展示,从而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增强自身阅读能力,真正促使小学传统语文课堂改革,培养小学高年级段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小学生生活在较为和平的年代,对当时纷乱的战争时代了解不足,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能真正感受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绪。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当时革命年代的视频,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加了解狼牙山五壮士当时可歌可泣的革命抗争精神。

3.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传统小学高年级阅读课堂中,小学生并没有充分参与到课堂阅读学习中,对于阅读知识的掌握大多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讲解,因此,小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只是表面理解了课文阅读中的重点内容,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因此,在现如今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语文教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适当分组,組内成员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6人最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布置的小组交流内容进行合理分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安排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前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下小组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个人资料和课文的写作背景;安排两名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学习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安排两名学生对学生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简单总结,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今后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永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J].课外语文,2017(1):62.

[2]郭华.体验: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11):29.

作者简介:黄如雄,广西南宁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教研组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