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经济”背景下陕西省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20-10-21申雅琛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推进,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本文在陕西省“三个经济”理念的前提下,提出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指出绿色金融产品不均衡、缺乏政策支持、政策落实不彻底、概念理解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制定保障机制、构建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丰富产品及增强公众绿色金融意识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三个经济;绿色金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2-0129-02

一、“三个经济”支持下陕西省绿色金融发展方向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常态下的发展趋势,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2016年G20峰会上,再次强调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进而明确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绿色金融的核心内涵意味着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领域。支持环境保护和节能领域的项目投资、融资、运营和风险控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模型主要包括四种模式: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发展基金。

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情况下,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绿色环保与经济金融发展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它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确定其发展方向。在此前提下,绿色金融将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既具有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又能满足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7年9月,陕西省率先提出了“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概念。 2018年1月,《陕西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三个经济体”列为重点任务,明确发展了“三个经济体”促进了资本,信息,人才和技术的整合。这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陕西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的迫切需求,从陕西的区位优势、交通设施设备、各类资源、文化底蕴来看,更是落实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

二、陕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5年以来,陕西省政府共推动建立28项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835亿元。沣西新城开发建设公司发行绿色债券15亿元,是全国首支城投平台绿色债券。陜西金融控股集团发行了10亿元的绿色公司债券,其中5.5亿元用于设立陕西绿色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陕西省积极拓展绿色产业投资渠道,降低相关信用风险。

1.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不平衡

虽然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多元,但目前在陕西省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作为间接融资方式,其发展较为缓慢。市场上也出现了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基金等产品,但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有限,缺乏创新,市场及产品的发展也不够均衡。

2.绿色金融缺乏政策制度支持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机制。当前,陕西省绿色金融政策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设计,缺乏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对主导或参与绿色金融的企业或单位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阻碍和限制了企业或单位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此外,在规范性方面也缺乏政策保障,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或单位承担的风险,不利于政府监管。

3.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不彻底

虽然国外学者上世界20世纪就提出了绿色金融的概念,也对其通过金融工具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根本内涵做了相关的阐述。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将绿色金融视为金融变革创新的方式和路径,在根本内涵把握中更加强调金融业作为媒介的突出作用,而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基本目标。对于理念的把握不同,直接导致了国内在发展绿色金融时普遍出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不彻底的问题,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造成绿色金融发展进程缓慢等问题。同时,虽然大众对于环保、绿色的概念早已熟知,但是对于绿色金融的理念还尚未明确,相关政策宣传也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公众在选择相关产品的时候,只考虑品牌、价格等因素,而不会考虑该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否具备和达到环保的要求与标准,这也导致了相关企业不能很好地推广自己的环保产品,导致销售渠道受阻,陷入生产链的恶性循环中,不利于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4.对于绿色金融的理念理解相对狭隘

现阶段,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中国的绿色金融标签范围尚未与国际标准达成共识。发达国家早已摆脱了高能耗发展的产业道路,实现了面向未来预期的发展道路。对于内陆地区,特别是陕西省,还在通过多元化的路径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等投资,所以只要是涉及相关领域概念的内容,均被贴上了绿色的标签,而忽略了绿色金融的实质。典型的案例就是在发达国家不被贴绿标的高铁债券,在中国则被划归在绿色债券范围。

三、陕西省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对策

目前对于绿色金融的理解和政策配套均属于初级阶段,不同于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绿色金融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既参考国外对于绿色金融或环境金融发展的成熟做法,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探索出一套既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又保障地方经济充分发挥优势的机制与对策。

1.形成具有适应性的政策保障机制,降低相关企业运营风险

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既有利于降低市场运营的风险,又可以通过相关的激励机制保障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市场良性运转的健康机制。尤其是对于随着经济发展诞生的新事物与新概念,政府通过政策保障机制的制定与大力宣传,一方面能够让公众开始关注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企业有决心有信心投入新的市场领域。精准的政策保障机制能够部分解决市场中的多方参与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大化地消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相比较于传统金融,绿色金融更加依赖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规定。陕西省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将“三个经济”(即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理念与其相结合,使得“三个经济”切实成为绿色金融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支撑。在深入剖析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同时应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制度经验,将业务实施元素、业务监管元素、法律元素、业务激励元素及有效沟通机制等元素有机统一并融入此项金融制度中,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和义务,避免制度实施和监管过程中的灰色地带。同时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减免绿色金融企业的纳税额度,激励绿色金融企业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机制能够有助于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降低金融风险,真正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市场参与度。

2.构建绿色金融大数据平臺,推动资金的有效配置

现代金融离不开大数据在背后的有力支撑,合理的数据平台的搭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大数据平台和绿色金融的发展有效整合起来。2018年中国首个绿色金融领域的数据报告《2018绿色金融大数据报告:就业、创新与风险》发布,该报告根据绿色企业界定标准,从4000多万家企业中筛选出活跃的绿色企业,并从就业、创新、风险和环境信用等维度进行了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以试图刻画中国绿色产业的整体形态。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探索开发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认定评价IT系统,并于2018年10月26日召开认定评价发布会,标志着正式上线运行。有利于从源头加强金融机构能力建设,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科学、精准、快捷地进行绿色识别,减轻基层客户经理工作效率,提高认定评价效率,同时也将为湖州建设真实规范的绿色企业(项目)库,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同样是大数据助力绿色金融的典型案例,通过数据平台共享数据,推动资金的有效配置,保障绿色企业或项目的资金需求,提高金融机构落实相关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政策的效率,以支持绿色企业可持续发展。

3.设计多元的绿色金融产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市场

绿色金融产品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产品的规模和种类、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等都是衡量整个绿色金融体系是否健康和有序发展的重要指标。2018年4月,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展开研讨,鼓励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早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正式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勾勒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蚂蚁金融对旗下支付宝用户全面上线“碳账户”。而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绿色金融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以绿色信贷为代表的基础型产品上,应根据自身特色,创建与环境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碳基金、气候基金等。也可以针对个人及家庭设计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金融的覆盖面,支持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4.准确理解绿色金融,培养公众绿色金融意识

绿色金融的定义主要侧重于通过多种金融手段保护环境。外国学者从上个世纪开始研究绿色金融。而国内学者研究绿色金融的起步较晚,绿色金融的定义仍然侧重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创新,并将绿色金融视为金融业转型的一种方式。基于此,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应偏向广义。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绿色金融的推广,从消费的角度来培育绿色商业模式。陕西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前沿金融模式创新论坛,鼓励金融企业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和计划,并通过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进一步理解绿色金融。扩大绿色金融在公众群体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亦弛. 陕西绿色金融发展探讨[J].财务金融,2019,(2):23~23.

[2]李朋林,叶静童. 绿色金融:发展逻辑、演进路径与中国实践[J].观察思考,2019,(10):81~89.

[3]曲欣然. 我国构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3):38~39.

[4]赵亮.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9,(6):41~42.

[5]刘东花. 西安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财经管理,2019,(21):140~141.

[注]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空间统计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项目编号:19JK0604)。西安欧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陕西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9XJSK08)

作者简介:

申雅琛,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绿色金融。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