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020-10-21邱俊容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课前预习重要性

邱俊容

摘 要: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在提升自身自主能力的同时,也为课堂学习进行了良好的准备。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对于小学生的學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文章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重要性;培养措施

引言:

预习与平时的课堂学习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是学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学生可以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简单来说,课前预习是对一篇新的文章进行自我学习,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可以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进行勾勒,以便课堂着重听取教师的讲解。预习语文课文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同时也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一、预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即将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也是对该篇文章的初步探索。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个,如果进行了良好的预习,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同时对于预习中遇到的不太理解的内容也会有顿悟的感觉。课前预习使得学生更好的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讲解内容进行思考,不必重复去看课文内容。对于预习过程中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这样教师讲解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有重点,有针对的听讲。预习与课堂学习充分结合,使得学生对于时间的利用更加充沛,同时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刻,这样就能够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后,学生一般会有两种做法。一部分学生知识对课文进行简单的浏览和阅读,并没有对每个词语和句子进行思考,这种泛泛的预习并不是任务布置的真正目的,预习后也不会取得什么效果。另一部分学生会认真的去读课文,带着对文章的疑问,有目的的去读,并且会发现其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样的预习才是高效的。预习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要将平时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知识充分运用,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边读边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思维更加活跃,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跟快更好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3.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当前,人们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前预习,使得学生的主观性更强,并且对于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进行课文内容讨论的时候,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把提前准备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这种课堂体验让学生充满自信,是学生探索语文奥秘的欲望更加浓厚,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学生的探究能够力对逐步得到提高。

二、预习习惯培养策略分析

1.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

只有学生从内心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产生足够的兴趣,才能主动去预习并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去朗读课文,学习一下生字词,这种预习任务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而反感预习课文,这样就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教师要给予学生预习效果一定的肯定和赞许,让学生真正尝到预习带来好处。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可以在预习前给学生设置有趣的问题: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带着好奇心学生会更积极的开展预习。

2.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并不是把课文简单读一遍,看下新的字词就算完成了,高效的预习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方法。首先,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出发,也就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围绕关键词去展开预习,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使得预习效果显著增加。其次,对文章和作者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小学语文中有一些课文是节选的一些经典作品,要向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就需要对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在预习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背景入手,通过多种渠道查找有关文章的背景资料。这种预习方法不但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拓展了视野。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或者故事,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后才厚加深理解。最后,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一样都不是一时间能够达成的,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语文教材中的题材非常丰富,有些词语、句式和写作手法是值得借鉴积累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这些好的知识都积累起来,可以应用在写作中,可以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等。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其理解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并且预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制定合理的预习目标

预习是服务于语文学习的,因此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给学生制定合理的预习目标。在平时的预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清晰明确的预习目标,这样预习习惯的养成也就非常困难。很多学生在预习中并不清楚预习的方向和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指引预习方向,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现盲目预习的情况,同时也能为学生节省预习的时间,提高预习的效果。在制定预习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强弱,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以及对语文的认知能力等,设置预习目标的时候要酌情考虑这些,不能超出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挫败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彻底不愿意预习。例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的学习时,对教学主要有三个要求:掌握文章的新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明白饮水思源的道理。对于学习能力稍微弱的学生来说,自己预习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教学目标:学习新字词和朗读课文。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措施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4.注重预习效果的检测

培养小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还应该对预习的效果进行检测,避免一些学生敷衍了事,并没有将预习付诸行动。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但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监督和督促。课堂提问可以很好的检验预习效果,通过一些基本性,简单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也使得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在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不能以批评苛责的语言进行评价,要注重语言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多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这样能在整个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预习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预习自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预习目标的明确,并认真指导学生预习,通过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对于预习效果的评价和检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梁亚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56.

[2]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课前预习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做好课前预习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