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获得体验”,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

2020-10-21王伟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篮球案例运动

王伟

摘要:本文从“获得体验”出发,通过学生在情感、學习、认知、参与等多方面获得积极、向上、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内驱动力,促进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活动来,即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又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运动精神。

关键词:获得体验;运动兴趣

一、发现“获得体验”

课堂中一名快乐的学生,一定是他从课堂上收获了他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满意的事务。这个事务是无形的,但又真实的存在,并且带给学生满足、快乐、幸福,这就是本文的核心:“获得体验”。

二、认识“获得体验”

健康的、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可以激发学生身体运动的本能需求,进而转化为体育活动的内驱动力,最终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精神。

通过课堂观察、专家访谈、学生交流等途径得知:“获得体验”包含学习过程体验,实践应用体验,战胜挑战体验,团队协作体验等多种体验。笔者根据小学六年级一学年的篮球主题教学反思与总结,获知小学阶段学生“获得体验”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案例一:自信快乐

学生A,体育能力一般,性格内向,运动意愿较低。在近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技能积极性不断提高,练习效果越来越好,每节课都能看到他爽朗的笑声。

通过访谈得知,学生A开始阶段认为篮球学习会很难,尤其是投篮技术以及快速运球技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发现自己不仅掌握了各项学习技术,而且在比赛中能够正确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得到了小组成员认可的同时,深深的爱上了篮球运动。

2.案例二:学习迁移

学生B,运动能力较强,体育活动兴趣浓厚,但对篮球运动学习意愿较低。因此在班级篮球主题教学中,开始阶段学习兴趣欠佳,练习效果较低。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发现学生B学习兴趣突然增强,技能掌握明显提升。

通过与学生B交流得知:学生B在篮球教学中,发现篮球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方法与技巧,跟自己喜欢的羽毛球运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他希望通过篮球学习,掌握练习方法与技巧,学好篮球运动的同时,又可以帮助自己学好喜欢的羽毛球运动。

3.案例三:团队归属

经过一学年每周一节篮球课的主题教学,现在达到篮球活动全班参与,基本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像模像样的打一场篮球赛”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表现出不论炎热的天气,还是课堂突发情况,学生都会自觉主动处理,以小组为单位主动积极参与篮球学习练习比赛中来。

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调查得知,篮球课堂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是:团队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一员,自己必须也应该与同伴一起练习,一起比赛。

4.案例四:运动快感

学生D,一名班长,运动能力一般,但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在体育课堂中,表现为中规中矩,技能掌握与技能应用属于中层水平,但其学习兴趣与练习意愿在确定篮球主题学习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阶段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加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

通过与学生D交流反馈总结得知:学生D在上完体育课后感觉非常轻松,非常愉悦,特别是在课堂学习练习中,他能感觉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没有烦恼,没有困惑,甚至可以帮助他排除一些不良的情感体验。

三、分享“获得体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榜样的力量更是无穷尽的。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收获与成长,更要帮助和引领更多的学生去收获、去成长。因此笔者为了更好的发现学生的“收获”,同时分享他们的“收获”,进行了以下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1.“亲兵”教学,关注个体

“亲兵”教学,拉近师生的距离,但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仅仅是他们的朋友,更是他们的领路人,让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与引导,更愿意去尝试与体验。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良好的师生情感,有效的帮助教师获得学生个体状态,理解学生个人的需求,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个体获得自己的需求。

因此作为教师,通过改变学生称谓、“故意”不讲道理、构建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与学生一起比赛练习等教学手段与方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近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行课堂改善与改进,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田,获知他们真是的需求。

2.小组分享,及时高效

作为教师,要及时跟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因为一个人的点滴“收获”,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更是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的集中体现。他们都是“收获”的呵护着、见证者,更是享受着,因此及时分享提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当察觉到学生的进步与收获时,会在第一时间与学生所在的小组成员分享。通过及时的引导提升,让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能分享“收获”,共同去追求更大的“收获”。

3.班级分享,成为常规

事实胜于雄辩,孩子们身边的案例就是最好的教材,因为他们是“获得”成长的见证者、享受者和创造者。同时分享“收获”,既是总结,又是肯定,更是引导,让其成为课堂常规的一部分,坚持不懈,积硅步,方能至千里。

笔者在每一节课的评价总结环节,用学生身边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收获”为案例,与学生一起探讨,并使之成为常态与常规,每节课的坚持,最终换来班级学生集体的成长,收获班级“获得”这个最大的果实。

四、收获“获得体验”

1.激发内力,终身体育

自信获得、团队归属、涅槃重生、不良情感转移等多方面“获得体验”,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获得积极、向上、愉快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是学生保持体育活动长期性的内在动力与内在保证,最终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2.分享收获,共同成长

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的“获得体验”,学生即是参与者,又是验证者、获得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还是传播者、引领者。学生可以向同学、家长、教师等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收获、成长、体验。在交流与分享中,即激发了学生本身的新的体验,同时感染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体验、参与,最终产生更深、更广、更多元的“获得体验”。

3.苦练内功,自身成长

每位学生的体验是不同的,即使相同的体验,感知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获得敏锐点,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课堂上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们成长与提升最大的肯定与鼓舞,在与学生一起“收获”的过程中,我们将获得全面的成长。

五、总结反思

“获得体验”重在获得,核心在亲身体验,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收获,才能发自内心的满足、幸福。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内涵,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切身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获得体验”教师更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只有教师深入低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取得他们想要的“收获”。而学生身边成功的榜样,将会起到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尝试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取自己的快乐。

猜你喜欢

篮球案例运动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不正经运动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