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10-20龚克马艳丽

中国商论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全程化实践与思考就业指导

龚克 马艳丽

摘 要:在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带来的大学生思潮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好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对于高校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不注重全程化,或不注重全员化,又或是两者均不重视,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分析其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构建高校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对策与建议,这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就业指导  全程化 全员化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a)--03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就业指导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构建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多数高校因为各种原因在就业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又好又快地就业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以笔者所在的西南科技大学为例,结合部分实际调研数据,分析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1 当前高校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

1.1 毕业生获取就业指导的师资、课时、内容较少

一般,就业教育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求职技能技巧等,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且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全过程。然而当前高校对毕业生进行专业系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一般仅限于由辅导员进行指导,且很少纳入必修课范畴,学时与内容都远远不够。本文就此问题针对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覆盖了本科和研究生各年级共550人,回收有效问卷386份。

由图1可知,在学生接受过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中,辅导员参与的最多,再是专业教师,最后是创业导师/校友;班主任参与较少,学校书记、校长参与最少。此外,有2%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就业教育与指导。由图2可知,学生接受就业教育与指导的各阶段中,本科阶段大一年级接受的最多,研究生阶段研一年级接受的最多,且各阶段的就业教育与指导覆盖数量呈现逐段递减的趋势。上述数据说明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参与度不高,投入不够。

1.2 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意识不强烈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中,开篇就有“生涯觉醒”,意思就是学生要有主动进行生涯规划意识,这就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积极思考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缺乏主动学习并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本科阶段大一年级接受的最多,研究生阶段研一年级接受的最多,且各阶段的就业教育与指导覆盖数量呈现逐段递减的趋势。可见约有37%的学生依然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且生涯规划之后也没有持续按照规划目标持续在学业、综合能力发展方面持续努力。

1.3 学生接受就业教育的内容分布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包括:认知自我和社会、科学决策方法、确立生涯目标;了解职场与职位、掌握简历写作方法、学习面试成功经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初入职场的心态调整、角色定位、合理规划、价值实现,学习如何获得幸福人生。且这一系列内容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不能孤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教学。

而据调查显示,在学生接受过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中,接触最多的是专业技能,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是学习方法;接受最少的是就业技巧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图3)。在学生接受过的就业技巧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中,就业形势与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排在前三位(图4)。这说明高校对毕业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内容体系贯穿学生四年学习生涯,并且各部分教学内容权重分配不够科学合理。

2 当前高校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将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提上日程,然而多数没有落到实处。一般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属于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简单地划分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门类,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教学中的一环,没有纳入必修课,没有专业教师参与或者参与很少,学校职能部门,如后勤、团委、保卫等部门联动协同作用更是很少体现。

2.2 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投入不够

一般说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求职技能指导(包括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需要组建专门的教学研究团队进行长期培训,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要因时而化,因时而新,因时而异,达到与时俱进。而很多高校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不是人手配置不够,就是資金配套不到位,或是课时量安排有限,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全员全程参与就业的意识缺乏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全员全程参与就业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就业质量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与全员全程参与就业指导休戚相关。尤其是教学环节中的专业任课教师,其在课堂上结合专业、行业情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方向、就业意识、就业技能的指导意义重大,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还要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当前就业形势、前景、需要的知识技能储备等。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更加有益于就业质量的提升。如图1数据所示,当前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全员参与不够。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不够。一般说来,多数学校是开学时对学生进行一些生涯规划的教育,或者是“大四指导”,临阵磨枪,对学生进行一些求职技能技巧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而此时学生思想上没有做好由一名学生转向社会人、职场人的转变,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足,也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在求职、实习过程中显得稚嫩、懵懂,给用人单位的印象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 构建高校全员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措施

3.1 关于构建全员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措施

一是高校要成立校院两级就业领导机构。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就业工作副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研究生院、保卫处、后勤处等)、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校级就业领导机构。同时各个二级学院应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員为成员的学院二级就业机构领导小组。通过校院两级机构,把学校从上到下相关人员都纳入就业工作体系,从制度上规定各级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工作机制和氛围,这也是对全员育人的最好体现和诠释。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自成立了校院两级就业领导机构以来,明确了各级单位的职责,教务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规划和管理;团委、学工部负责开展“模拟应聘”等第二课堂活动;就业指导中心则组织专业讲师团针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就业技巧等进行专题巡回宣讲;学院专业教师主动参与拓展就业市场、推荐毕业生。形成了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局面,近5年始终保持着就业率在90%以上的良好态势。

二是高校要树立质量工程意识,全员参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就如企业的产品,其销路如何,社会品牌效益如何,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就在于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不是由学校说了算,而是由市场说了算,具体来说就是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因此高校要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得从源头也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抓起。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校领导、职能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二级学院。要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联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才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就业指导体系,也是就业指导的核心和前提。

三是高校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因此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体系要善于整合各方资源,主动外出学习,同时要把各类先进经验和做法“请进来”“引进来”。首先要积极调研,了解兄弟高校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比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这就要求高校多学习,多调研,多借鉴;其次要与各地人社局、人才市场、就业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这些部门常设有就业指导机构,也有培训任务和指标。通过邀请人社局、人才市场、就业局的专家来校讲座、参与课程规划建设、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在就业创业政策方面,他们有绝对的发言权)、或者争取培训机会,对于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眼界等都是很好的机会。其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高校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让毕业生了解、熟悉现代大型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便于与这些企业的HR达成一致,产生共鸣,进而获取共事的机会。“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联系用人单位来校,不仅能推荐学生就业,还能邀请其经验丰富的HR、人力资源总监等专家免费为学生做就业指导讲座,也能与校内的就业指导教师交流,互相促进。

3.2 关于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措施

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植入作为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贯穿大学生涯始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分阶段实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增大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人力财力投入,逐步实施:针对大一新生,就业指导应着重进行就业形势的认知、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教育;针对大二学生,应让他们对涉及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了解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大三学生,应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针对大四学生,重点应围绕就业形势、就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来进行。包括如何应对挑战、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择业的步骤与技巧、择业误区的避免等,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实践。

3.3 就业指导体系的全程化与全员化的有机统一

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全程化与全员化是有机统一的,互相作用的。不能片面强调全程化,也不能片面强调全员化,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既注重就业指导体系的全程化,又要注重就业指导体现的全员化,这样才能产生最优效果。长期坚持,持续改进,相信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都将不无裨益。

4 结语

总之,建立健全高校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能进一步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社会企业招工难的尴尬局面,有利于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缓解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党宇琦.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中下,2010(08).

董瑞.关于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04).

余敢才.从就业文化视域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07).

龚克.张昌健.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6).

黄炎培.职业指导号介绍语[J].教育与职业,2019(15).

李春红.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新法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04(02).

猜你喜欢

全程化实践与思考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