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的路径

2020-10-19陆云凤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游戏教学

陆云凤

摘要: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行为的体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目前的学前教育并没有重视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存在于幼儿的整体学习生活中的,并且是漫长的过程。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以宣传、实践、游戏活动等方式在幼儿的各项学习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游戏教学

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能够发展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的各个方面渗透垃圾分类的思想与能力培养,让幼儿在游戏、教学、实践等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垃圾分类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是漫长的,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增强垃圾分类习惯培养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乐于接受相关的教育。

一、在园区中创设垃圾分类教育环境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提升教育价值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幼儿垃圾分类习惯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在园区中建设垃圾分类宣传环境,以具有吸引力及教育价值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垃圾分类能力与意识。因此,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当创设垃圾分类的宣传区、引导区与实践区。

宣传区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宣传栏附近或者某一区域创设垃圾分类的宣传环境,在该地区,幼儿教师需要摆放4个类型的垃圾桶,如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等,并且基于其危险等级赋予具备吸引力的装饰,如毒害垃圾可画一条红色的毒蛇,幼儿教师还可以给垃圾桶取名为“嘟嘟”。在该垃圾桶宣传范围内,幼儿教师还需要贴上相关垃圾的图片,如“嘟嘟”身上贴上电池、体温计等卡通图片。并且幼儿教师还需要在该大环境下贴上各种环保宣传标语。

引导区是指幼儿教师在某一区域内放置具有引导教学价值的图画或者手工作品,以此引起幼儿的模仿兴趣。例如,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制作的图画,图画内容包括幼儿按类投放垃圾,垃圾桶表扬幼儿;幼儿投错了垃圾,垃圾桶在哭泣等。手工艺品也是如此,幼儿教师可以制作正确投放垃圾的各类手工艺品,放置在该区域,引导幼儿模仿。 实践区是指幼儿教师创设垃圾分类实践区域,即幼儿教师利用彩纸制作四类垃圾桶的实体模型,然后在四周放置各类垃圾的图片、实体模型,以便幼儿教师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实践教学活动。

二、在集体活动中导入垃圾分类的内容

要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与习惯,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垃圾分类的知识。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多种类的活动,如儿歌活动、美术活动、科学实验活动、游戏活动等。幼儿教师需要在这些活动中合理地加入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垃圾分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于幼儿而言,垃圾分类的知识是较为晦涩难懂的,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将垃圾分类的知识融入儿歌中,并开展儿歌比赛,以这样的方式让幼儿主动记忆垃圾分类的知识。如教师设计简单的儿歌:“垃圾分类很重要,我们都要记住他;有害垃圾放红桶,剩饭剩菜放绿桶;回收垃圾放蓝桶,其他垃圾放橘桶;我会垃圾分类术,我是聪明可爱好宝宝。”在教学儿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前往参观垃圾分类的宣传区或者实践区,让幼儿看着实际事物来学习记忆儿歌。为了提升儿歌教学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如,幼儿教师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然后让幼儿排好队,一人唱一句歌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宝宝们最快最完整地唱完儿歌。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会被激发出好胜心,认真投入儿歌的学习中。并且,这样的游戏活动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然后在自由游戏环节自行组织开展。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科学实验等方式得到垃圾分类知识。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环保实验游戏“帮小猫做实验”,即猫妈妈告诉小猫卫生纸和其他的纸张不一样,不属于可回收垃圾,而小猫打算做实验来实践一下。在这样的游戲情境中,幼儿教师再引导幼儿开展各类纸张溶于水等实验,让学生从游戏实验中得到环保知识。

三、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

生活环节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在生活环节中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与意识非常有必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活动中,幼儿会产生许多类型的垃圾,幼儿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些垃圾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例如,在美术手工活动中,幼儿会制造许多类别的垃圾,包括剪碎的纸张、破碎的塑料瓶等;在其他环节中,幼儿还会产生果皮、果核、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在区域游戏中,也可能产生电池、灯泡等有害垃圾。一般而言,这些垃圾都是由幼儿教师整理的,或者是幼儿一股脑地扔迸垃圾桶中。而要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就需要幼儿教师合理利用这些垃圾,引导幼儿自主自觉将这些垃圾分类,然后投放到相对应的垃圾桶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并两两组队,彼此监督垃圾分类及投放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方法,幼儿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习惯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幼儿三观、环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园常规区域中建设垃圾分类教育设施,在教学活动及日常活动中增加垃圾分类培养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将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活动以合理的形式渗透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垃圾分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冰,李晶.爱环保,学会垃圾分类[J]..父母必读,2019(11).

[2]吴端萍.建构主义视角下大班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策略[J].福建教育,2019(33).

[3]曲玉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9).

[4]肖玲,单宝顺.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5).

[5]古彬琴.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9(21).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游戏教学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