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2020-10-12张新月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针对性护理

张新月

【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40例患者,均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7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n=7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的视力改变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近视原因进行分析后,针对每一个近视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近视患者的戴镜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减缓近视的进展速度。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针对性护理;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155-02

在数据中显示,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在全球位居前列,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近视群体中,初高中生占了半数以上。在初高中的时期,近视的概率是很大的,在视力低下后,容易产生心理冲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在学习生活上,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极大[1-2]。因此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将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0例患者,均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10~17岁,平均年龄(14.2±1.16)岁;观察组70例,男性36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5.04±1.7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光学镜片佩戴的监督及理视健眼操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引起近视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对青少年用眼时间的分配,按时休息,不能熬夜。对看电视、电脑、手机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完成作业时,在采光照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监督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不躺着或趴着看书。

(2)减少青少年的学习负担:在学习中,不能够一味通过延长学习时间进行成绩的提高,长时间的伏案作业会使学生的眼睛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教师应该适量的减少作业,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3)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作息时间,增加户外运动:保证每天8-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同时在外界因素外,青少年自身也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缓解眼部疲劳。每天做户外和远眺活动,坚持做一些适量体育锻炼,保持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可以进行一些有益于眼部调节的户外运动,比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活动。

(4)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安排:营养不良也是造成近视的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可对家长进行指导,通过合理的营养搭配,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的缺乏,可通过摄入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豆类、牛奶、鸡蛋等进行补充;多食用富含钙、锌、铬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如海带、木耳等,要注意不宜多吃甜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比较。视力情况有所上升为有效,视力情况维持在原来的状态为稳定,视力情况较原来下降的为下降。

(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实验测验数据有效录入SPSS22.0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在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有效的有20例,稳定的有38例,视力下降的有12例 ,总有效率为28.57%;对照组的视力改善有效的有5例,稳定的有34例,视力下降的有31例 ,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464,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上,观察组满意的有52例、较满意有14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满意的有42例,较满意有15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73.08%。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23,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近视率不断升高的状态下,青少年的近视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近视不仅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因此需要在青少年阶段,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近视中,可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在假性近视中,是在大多数青少年中常见的,若能注意视力卫生并进行及时的治疗纠正,恢复正常视力的可行性是很大的。若发展为真性近视,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缓解眼球的过度集合与调节,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或控制度数不变。所以青少年和家长需要对此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正确的看待近视问题。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习压力、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脑电视时间、睡眠时间和营养平衡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视力。对此观察组对其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在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下,临床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的视力改变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近视原因进行分析后,针对每一个近视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近视患者的戴镜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减缓近视的进展速度。

參考文献

[1] 徐力.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31-33.

[2] 漆争艳,杨俊芳,何容,等.儿童近视视功能结果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护士,2018,25(18):111-113.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针对性护理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