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对策

2020-10-12钱勇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生培养策略

钱勇

【摘 要】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诸多内容。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围绕物理核心素养培育需要开展教学,能促进学生物理学科关键品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要求联系起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高效物理教学,真正实现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本文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为例,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机械能守恒;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目标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转变。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力内化为思维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物理学科品质。目前,高中开设的物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等。其中概念课的目的是传授学生系统的物理概念,使学生从“是什么”的角度理解物理现象;规律课是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并尝试将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方法;实验课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鉴于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上述差异,物理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确定相应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从而提升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效果。当然,这对教师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和方法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利用生活素材,建构和强化学生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学生对物质、运动及物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认识。一般而言,物理观念是学生在日常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过程。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物理观念形成的特点,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

例如,在讲解能量转化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单摆实验为学生展示能量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基础性的能量观念。在导入时,教师先拿出一个长度为1米的单摆,将一端的小球拉到一定角度,放开小球,小球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做往返运动。当然,教师可以尝试以不同的角度来释放小球,使小球摆动的幅度不同,让学生通过肉眼观看到小球的能量转化。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实验,给学生近距离观察物理现象的机会以增强其学习效果。在导入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球为什么会到达不同的位置?他们能够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通过这种引导,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能量转化概念的理解。

当学生对机械守恒定律在现实中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观察、感知和理解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对这一定律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对机械守恒进行判断。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再进行模型转化,让学生由简单的肉眼观察转变为抽象的思维思考、分析、判断,从而逐步强化对能量守恒的观念认知。

二、利用实验操作,塑造学生探究规律的品质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科学品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对于高中生而言,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经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借助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发展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

在开展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课程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练习,另一方面则要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最终能形成正确的结论。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诸如研究对象如何选择、什么样的运动能使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设计出相应的探究方案,并借助实际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当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得出与假设相违背的结论。这时,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回顾、分析整个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找到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得出最终的结论。

三、利用模型教学,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促使学生形成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借助相应的模型思维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后,尝试运用知识。

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能量转化的情境或者案例,并尝试描述自己所展示的案例是如何体现能量转化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的理解,也借助学生所列举的案例搭建了课堂知识与生活现象关联的桥梁,使学生借助相应的模型,更加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安排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经历,提出相应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方面的假设,然后借助相应的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来进行全过程的验证操作,在提出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运用所学定律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关于不同坡度下小球下滑的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改变坡度来观察小球下滑的速度和距离,从而得出关于坡度、运动速度、运动距离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四、结语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既是物理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保证学生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真正融入生活、应用到生活中的重要策略。鉴于高中阶段学生思想、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以保证教学的效果。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的实际情况,教师宜根据物理课程中的概念课、规律课和实验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来有针对性、深入性、系统性地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齐颖,张勇,王涛,徐井华,闫松伟,付沙威.“云时代”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12).

[2]龚曦曦.利用“积木化”思想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3]王勇.论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8).

[4]滕安平.运用U型模式提升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弹力”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07).

[5]凌国亮.基于数理核心素养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6]高渊,方恺,乐永康,邵晓婷.基于单片机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以提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J].物理与工程,2018,28(S1).

[7]郝福生.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8).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生培养策略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