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习品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提升研究

2020-10-12华静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区域活动幼儿园

华静

【摘 要】将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作为研究基础,可以更为显著地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教育的成效,确保幼儿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能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如何提升指向学习品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对其他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学习品质;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重点。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前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

(1)活动性。在幼儿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并不是被动接受活动内容,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幼儿主动体验活动。

(2)探究性。区域活动的主题要尽可能选择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内容,从而帮助幼儿综合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3)主题性。一般情况下,教师要选择生活化但并不复杂的主题内容,如让幼儿探究纸币的奥秘,在相关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幼儿引进不同领域的知识,帮助幼儿实现整体化学习[1]。

(4)教师的主导性。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或是有效参与到活动中。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优势,促使幼儿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没有特别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甚至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很多幼师都不是幼师专业毕业的,这些教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现在很多幼师的素质都不够高,进而导致当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地提升。该问题在区域活动中的体现为很多幼师无法创建出合理的区域,也无法布置出合适的教学活动空间。同时,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有些教师也没有考虑幼儿的接受情况和兴趣大小,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区域活动的时候,对幼儿的实际活动过程也不上心,在活动中也没有及时指导幼儿,从而导致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二)区域活动前准备不充分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幼儿园的很多区域活动,在活动前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不利于活动的进行,也会大大降低活动的效果。每个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需要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活动所需的材料很多都需要家长提供。此外,幼儿园很多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也不够合理。大多数情况下,区域活动都被视为普通的活动,教师对活动的把控也有很大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区域活动的进行,更会大大降低区域活动的效果。

三、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区域活动教育环节的设计

对幼儿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教育指南并没有明确规定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题活动,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掌握活动的方向和内容。虽然一直以来教师都普遍比较关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仍然需要转变决策理念,使其变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案,尤其在教育环节的设计方面。在教育环节的设计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活动导入、体验、探究、分享和反思的重视。

(二)加强对教学支架的构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织人员,是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者。因此,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真实材料或活动,引导和帮助幼儿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在设计工作中应该积极构建情境,在情境作用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第二,支持体验。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向幼儿讲述相应的活动规则,并确保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得到必要的支持。第三,支持分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场地,在活动完成后教师也要支持学生分享成果。第四,诱发反思。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回归性反思,从而在归纳中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梳理,为后续区域活动的开展找到准确的方向。

(三)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预估

建构主义认为,幼儿工作的开展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幼儿行为的预估。研究认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幼儿会产生以下典型行为:首先,对区域活动产生兴趣。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对教师设计的活动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趣[3]。其次,在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将好奇心无形之间转化为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维持和强化幼儿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幼儿深度探究的欲望。最后,深度探究。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在自主探究、集体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深度学习。在深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会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动力,这是区域活动发展和深化的重要基础。此外,在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活动问题的反思。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因为教师需要帮助和引导幼儿积累全新的学习经验,才能使幼儿在不断的合作和学习过程中收获更为丰富的知识,推进深度学习工作的开展,确保反思工作的有效性,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工作的低效,为幼儿区域活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重要帮助。

(四)加强活动前的指导工作

完成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做好活动前的指导。在具体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只有认真完成活动前的指导,才能让幼儿对活动有充分的了解,幼儿才能更好地准备,从而掌握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知道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等。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时,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还要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学习到知识。因此,活动前的指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可以提升活动质量,还能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开展“快乐一家人”这一区域活动的时候,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把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如桌子、椅子、碗筷等准备好,让幼儿各自选择角色。如果幼儿在选择家庭角色的时候出现分歧,教师要及时调节,让每个幼儿都能认同自己的角色。然后,教师再简单介绍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活动过程,加深幼儿对活动的理解,以确保互动能顺利进行下去。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对家庭用品有简单的了解,还能让其知道父母伟大的爱,使其懂得孝敬父母。只有这样,区域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活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幼儿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教育工作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此种背景下,应该怎样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而指向学习品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参与性,还能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到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对改进和完善幼儿园区域活动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所以,希望这项工作的开展能为后续幼儿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幼儿能力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霍继红,王瑞.浅析麦草画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2).

[2]吴兆莉.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以西藏昌都市幼儿园为例[J].青春岁月,2019(17).

[3]陆园园.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9(19).

[4]苏春艳.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四字法则——基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4(09).

[5]张阿赛.指向学习品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提升研究[J].好家长,2018(90).

[6]陶慧.幼儿区域游戏中学习品质的培養[J].读天下,2016(23).

[7]吉彩利.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0).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区域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品三口而知味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