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例研究

2020-10-09卢东奇

写真地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智慧课堂高中地理

作者简介:卢东奇(1996.03-),男,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

摘 要: 21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智慧课堂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形式正逐渐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焦点。文章选取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理1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为课例,介绍高中地理部分如何使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也指出了应用智慧课堂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 智慧课堂;高中地理;海水运动;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7.226

1 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学界目前还没有关于智慧课堂的明确、一致认可的定义,但是学者对智慧课堂的理念研究已经愈来愈成熟。本文引用的是唐烨伟教授等提出的智慧课堂定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构建起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1]。智慧课堂具有个性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智能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情境化的课堂学习环境等特征。

2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地理1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为课例,通过运用智慧课堂理念设计教学活动,重点论述高中地理教学在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设计和实施。

【学习需要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海水的运动》一节的描述是:“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2],在选择性必修1中对洋流一节的描述是:“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各大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后,学生首先要理解洋流等概念;然后是概念的深入运用,即能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能够运用波浪、潮汐、洋流的知识清楚地解释相关案例。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波浪、潮汐、洋流的图片、动画、案例和视频等材料,丰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表征认识,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等地理专业概念,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析。《海水的运动》一节是地理1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修2海洋地理的学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地理1中海水运动知识的学习能为选择性必修1洋流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与选修2海洋地理中的海洋资源、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等知识密切相关,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2)教学难度分析。本节内容是地理1模块水体部分的基础,在核心素养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中处于水平2的层次,整体要求较低,因此教师的备课讲授时要把控好教学难度。

3)知识类型分析。该部分内容涉及海浪、风浪、涌浪、海啸、风暴潮、潮汐、大潮、小潮、洋流、寒流、暖流等概念,这些都是教学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理解并建构起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关键,因此要注重地理概念的教学。

【学习对象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未有“洋流”的相关概念及知识储备,所以对于洋流等概念的教学必须重视。其次,学生通过学习“热力环流”、“世界海陆分布”、“冷、暖锋”以及“水循环”等知识,已经具备一定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能够说出波浪、潮汐、洋流的成因及分类,知道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潮汐类型,初步感悟海水的运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2)通过绘制洋流等概念图,建构起海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洋流、寒流、暖流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正确的地理概念认知结构。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案例,并结合搜集的案例解释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落实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设计】

1)学习方法选择。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师生特点等因素,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案、微课,初步认识海浪、潮汐、洋流等相关概念;小组合作进行资料搜集,探究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上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学习成果,深化学习概念。

2)教学过程安排。海水的运动一节属于概念性知识教学过程,因此需要按照概念的习得、深化和应用的一般路径进行教学安排 。

【教学技术】运用讯飞智慧课堂软件、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星球系统、学生平板、在线测试系统等开展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初识概念、集中讲授解答疑惑、合作探究习得概念、总结归纳深化概念、随堂测试应用概念、课后辅导个性学习等环节。

3 智慧课堂在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3.1 系统本身

首先,智慧系统不够稳定。这是智慧课堂在实施时普遍且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WIFI信号、网速不够稳定,特别是上课高峰期,许多学生一起在线时,经常出现画面卡顿,甚至掉线等问题,导致师生在课堂上出現不同步现象。其次,系统资源更新较慢。智慧课堂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内容过于陈旧、视频清晰度较差,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教学效率,影响其教学效果。

3.2 教学层面

首先,智慧课堂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第一次见到,有着浓重好奇心的中学生很可能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具上,而忽视教学本身,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容易忽略学生书面答题、动手能力的培养。“提笔忘字”是信息化时代人们普遍遇到的现象。智慧课堂全程采用网上上课的形式,无论是上课、练习还是课下的习题作业都是网上作答,但是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等大型重要考试是在纸质试卷上作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动笔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2] 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64-68.

[3] 陈观清.基于智慧课堂学情诊断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以高中地理《水循环》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4):13-16.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智慧课堂高中地理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