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09柯岩刘剑飞王睿张学东何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才库钻井考核

柯岩,刘剑飞,王睿,张学东,何震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准东采油厂 (新疆 阜康 831511)

钻井监督体制是国际石油行业通行的管理模式。我国引进这种管理模式的时间不长,但一经应用,就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新疆油田从2005年开始采用监督管理体制,工程监督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速度较快。为提高监督人员素质,更好地开展钻井监督工作,尝试开发一种新的监督培训管理模式,通过选聘与注册、培训与发展、考核与评估等环节,改善监督人员的知识技能结构,进而提高待遇,科学任用。

1 选聘与注册

把好入口关,是实施培训管理模式的第一步。《钻井监督管理办法》对新监督的资格要求,体现的是监督入门的基本条件,也就是基本素质。不把好素质关,就很难保证监督人员的基本水平。因此,要求信息必须真实可靠,监理公司要对推荐人选基本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知识结构上,遴选监督人员应该符合T型人才标准。“︱”表示纵向知识的深度,即精通钻井专业,“—”表示横向知识的广度,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为此成立专家评聘组,对初选人员进行考查和面试。通过交谈,了解和判断其专业技术水平、现场工作经验、知识获取能力、临机应变能力及对质量和安全问题的理解,根据个人能力模型,考查学习和掌握关键技能的潜质,进而判定能否胜任监督工作。

通过上述程序,保证拟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要求。但是一些人虽有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对监督工作却比较陌生,也有的是中断了若干年的“老钻井”,需要更新知识,故而对这些人还需“回炉”培训。以岗位需求为体系的模块式培训,是一种高效的培训方法,它将培训内容分为钻井工艺及设备、井控技术与SHE管理体系、相关专业知识(地质、测井、机电等)、标准规范和监督管理等模块,要求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关联(图1)。如果说整个模块是“钻机”的话,则钻井技术是绞车,相关专业知识是辅助设备,标准规范是井架。

图1 钻井监督模块式培训示意图

要搞好培训,必先进行需求评估和培训设计。考查和面试环节是需求评估的重要手段,用以了解应聘者的知识和能力状况。然后专家评聘组和培训教师进行讨论,依其结果,做出培训计划和方案。讲课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过程允许学员提问,甚至与学员进行交流讨论。由于要求学员带着问题来学,在讨论中常会发现新的问题和结论,学员和教师都得到收获。采用模块式培训,在教学中摒弃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培养钻井监督。

培训结束,进行结业考试和评审,合格的给予注册;对考试不合格但经专家组考查认为有一定潜质的,储入钻井监督人才“副库”。选聘与培训环节要严格,控制录取比例,从而保证监督队伍的高质量。

2 培训与发展

与监督证一样,井控培训证和HSE培训证也是钻井监督的入门券,无证或证书过期,一律不能过关。这是监督行业的金规铁律。对即将派遣驻(巡)井的监督,监督部门管理人员还要与之谈话,考查其掌握监督知识和技能的牢固程度,讲明贯彻监督工作“引导、协调、监督、服务”八字方针的意义,交代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做完这些工作,应聘监督方可正式上岗。然而,这些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钻井监督,他们只是进入了实习期。

对实习监督人员的培养,有两种方法。

1)以师带徒。通常,“师傅”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在监督人才库里处在顶端位置的钻井监督。对于能胜任师傅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都有培养规划和跟踪考核记录。师傅在带徒弟期间,不但口传心授,还要对徒弟进行阶段考试。实践证明,钻井监督工作纷繁复杂,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培训,见效快,效果好,很受欢迎。实习结束,师傅要负责填写《实习监督考核表》,给予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4个等级的评价。考核表中有诸如学习主动性、对工作的忠诚度、自身素质及潜质、阶段考试平均分等内容。考核表中还要求师傅用具体案例对徒弟做出评价,最后给出结论。师徒都在考核表上签字确认,就完成了一个以师带徒的培训过程。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考核表并经研究给出考核意见,以决定该实习监督能否“出师”。

2)远程指导。当“师傅”不足,或“徒弟”的初步考核结果比较好的时候,可采取远程指导的方法。应用此法,实习监督虽可单独上井,但必须每天向师傅电话或网络汇报情况。师傅由监督管理人员或优秀监督担任,根据实习监督的汇报情况,进行实时指点和辅导。实习监督一般派驻(巡)风险级别较低的井。

考核合格的实习监督,才能添加到监督人才库的“正库”。

监督人员不论处在实习期,还是正式顶岗,都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任务,只有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提高个人技术和管理水平,堪当钻井监督的重任。因此,监督管理部门经常见缝插针地开展培训活动。在开钻井数较少的时候,可开办新技术新工艺之类的“短平快”的培训班,以提高监督人员的适应能力。对于钻井监督这个特殊群体,集中培训难度较大,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工作实践。为方便监督人员自学,需要把《工程监督手册》等学习资料发给每位监督人员,还可把技术监督管理素材制成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材,拷贝给每个人,满足他们自学的需要。

清单式监督方式值得推介。即把现场各监督工作环节分成若干大项,每项列出若干检查节点,将各检查节点细化成若干具体检查内容,再对每项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剖析,就是一个纲目清晰的监督清单。下发这份清单的目的,不只为教会监督人员技术与方法,更是用一种规范性的文字,让现场监督去遵守执行。

还可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从派遣驻(巡)井到完井述职,进行全方位的督促和提示,让监督人员感受到这既是一个工作的过程,又是一个查漏补缺、不断提高的过程。PDCA循环可以使监督方法条理化和系统化,工作质量能够逐步提高。有的问题不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得到解决,会自动转进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螺旋上升。这样,现场监督就可以在每个周期的工作循环中,通过揣摩推求,学会用缜密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自身能力,进而提升监督水平的目的。

3 考核与评估

监督述职,可以作为考核评估钻井监督工作质量的手段之一。通过述职,掌握监督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这一交流形式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技术管理专长,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监督人员搭建一个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工作能力的平台。述职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监督过程、难点剖析、问题处置、成果与结论、体会及建议等。实习监督每口井都要求述职。现场或远程指导的“师傅”要在场,对“徒弟”做出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述职对实习监督意义重大,通过批评、勉励和鞭策,使他们快速进步,取得独立顶岗资格。

管理人员巡井,除对钻井队施工情况作例行巡视检查外,还有督促、考核现场监督的任务。管理人员通过检查现场监督资料、重要工况旁站监督、隐患的发现与整改等,对工作到位的给予表扬,对不足加以纠正,以提升监督人员现场履职能力。

监督述职和巡井检查,作为对监督人员的考核手段,还只是定性的层面,相对精确的结果,需要通过分数计算的方法解决。即通过《监督个人评估表》这一量化形式,进行年度和月度考核,用量化结果判定监督人员能力、敬业和业绩情况。该表的评估项目有隐患排查、学习能力、监督效果、培训考试和监督资料等。每项赋一个加权值,用每一项的原始分乘以加权值,即可得出加权总分,而后分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在评估表中,有的大项还可成为若干小项,如井控过程监督有力、重大事项汇报及时等;也有加负分的小项,如资料造假、擅离岗位、旁站缺位、指令落实不力等。能够担任“师傅”的监督人员,以及能够胜任重点井监督的人员,将得到一定的附加分。由于各评估项的重要程度不同,为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加权值的确定必须经考评组讨论,一经确定,全年评估标准不得变更。为检查监督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每年评估之前至少进行一次综合性考试。

4 任用与待遇

为了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建立油田监督人才库。监督人才库分“正库”和“副库”两个子库。正库为能够独立驻(巡)井的监督人员,其中能够担任以师带徒培训中的“师傅”、在各项考核中成绩优异的,置“正库”的顶端。副库为实习监督及在招聘考试中不及格,但尚有培养价值的人员;“正库”中的监督人员考核结果若为不合格,亦暂置“副库”。监督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随考核评估结果发生变化。因为有人才库的管理,每个人的任何被考核过程都会留下痕迹。用Excel建库方便实用,可录入每个人、每口井的监督工作概况、处理重大问题的情况、历次考核评估情况等,档案可使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录入,汇总和索引也都很方便。

监督人才库的建立,给钻井监督的选派和管理带来方便。如派驻重点井的监督,当“师傅”的监督,可以直接在正库顶端挑选;不同难度和风险级别的井,也可在正库的相应位置找到合适的监督人员。考核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因被置入副库而暂无独立上井资格,实质上是一种柔性淘汰,类似情况用人才库管起来十分方便。有了监督人才库,高能低用、低能高用的问题都容易得到解决。

监督人才库给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便利。监督人员在监督人才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奖励级别也会发生变化。除了物质奖励,也可以利用《监督简报》宣传他们的事迹,在年度监督大会上进行表彰,以资鼓励。经常调阅库内材料,督促因考核结果不合格被置入副库中的监督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恢复正式上岗资格。为了提高监督人才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人才断层,要重视吸收年轻人,以形成合理的年龄梯度结构。另外,鼓励监理公司提供优秀的监督人选,对考核评估中优秀监督比例较高的监理公司,在当年监督大会上予以表彰并作为来年招标的加分项。

5 效果评价

通过选聘把关,培训铺路,考核激励,择优使用,新疆油田钻井监督队伍发生了较大变化。

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以往在钻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不会重复出现。①重复“发现”同一隐患问题,销项不久再次开具整改单、再次销项的情况;②做监督周报不认真查找相关细则和标准,错误百出、张冠李戴的情况;③在整改单中对已经整改的问题,不能及时检查并销项的情况。

很多现场监督都能熟练地运用井控和QHSE知识辨识各种隐患,发现问题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截至2019年11月,新疆油田准东区块的现场监督共发现隐患问题1 522项,不按设计施工、钻入油气层后起钻前不进行短起下等管理上的漏洞不再出现。与2018年的1 976项和2017年的2 029项比较,隐患问题数量下降,“质量”上升。因此施工方对整改通知单隐患问题的认可度提升,整改问题变得主动,监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至2019年下半年,钻井监督的技术和管理水准明显提高,质量和安全意识增强,对积极井控理念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2019年三季度末对承钻准东区块的西部钻探井队干部进行井控考试,井队干部平均79.1分,钻井监督平均89.5分。2017年上半年井控考试,井队干部平均77.6分,钻井监督平均80.2分;2018年上半年井控及QHSE考试,井队干部平均76.3分,钻井监督平均83.7分。新的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效果明显。

随着油田动用钻井队伍数量的增加,尤其是民营队伍的增多,技术力量被稀释摊薄,但监督工作力量并未因监督人员的增加而变弱。面对难度加大了的监督工作,不畏困难,严格按标准和规范开展工作,2019年前11个月各次开钻验收和钻开油气层验收422井次,发现问题1 522项,未出现大的“红线”问题和井涌险情,所有隐患均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猜你喜欢

人才库钻井考核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企业差异化人才库机制建设案例解析
——以南方电网公司S供电局为例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跨区域共建泰安市文化创意人才库研究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