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力是这样炼成的

2020-09-29王莉

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陪伴家长孩子

王莉

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在滑梯旁投入地玩,大人在一旁更投入地看手机,看得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在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里如坐针毡,身在曹营心在汉;大人在教室门外看手机,看得百无聊赖。这时候我会想起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看你,你在看手机。”然后我有感而发,写了另一句:“世界上的父母本无差距,手机看多了,孩子陪伴少了,也就拉开了差距。”

“陪伴无能症”与“陪伴力”

我曾在自己的书中生造了“陪伴无能症”一词,意思就是:家长不会陪伴孩子,没有能力陪伴孩子,也没有主动陪伴孩子的意识。其实,“陪伴无能症”的症结在于:在一些家长看来,父母是不要培训的,孩子是不需要父母亲自陪伴的。孩子,生下来就行了,让老人或保姆带,让手机或电脑陪,让培训班去“陪伴”和“培养”……父母对孩子“只生不养”、只给钱不陪伴的情况并不少见。

我还提出了“陪伴力”的概念,所谓陪伴力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能力。我想唤醒一些一直放不下手机的父母:请放下手机,看看自己的孩子;想唤醒一些自卑的父母:“我自己很一般,我不能给娃什么,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所以我不如把娃送进培训班。”来自父母的陪伴是最有力量的陪伴,很多父母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巨大能量,觉得自己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其实,只要你愿意放下手机,愿意蹲下来,愿意凝视孩子清澈的眸子,愿意傾听孩子稚气的童言,愿意给孩子多一点耐心与欣赏,愿意为了孩子而提升自己,不断地学习与反思,那么,陪伴不仅是有力量的,陪伴还充满了智慧与美妙。享受陪伴吧,好的陪伴滋养了孩子,也滋养了你自己的生命。多陪陪孩子吧,孩子是精灵,陪伴孩子的这几年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么,陪伴力是怎样炼成的呢?

陪伴力从“看见”中来

当我们放下手机,看见孩子,我们同时也看见了自己。当我们可以面对过往,可以与自己和解,我们对待孩子时就多了一些温柔和淡定。当我们陪伴孩子时愿意慢下来、静下来、淡下来,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就发生了,爱就流动起来。孩子不再是那个一直没有被爸爸妈妈看见的孩子,他不仅被看见,还被听见、被抚摸、被拥抱、被欣赏、被接纳……在父母如此坚实而充盈的爱里长大的孩子,你都不知道他的内心有多强大——强大到完全可以对所谓的“优秀”不屑一顾。因为孩子知道,一旦被爱过,“优秀”就变得不再重要。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真正用心“看见”孩子,那么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在抚育孩子、成全孩子,其实也是我们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能不美妙吗?不仅美妙,而且深沉、丰富且伟大。

陪伴孩子,不仅孩子受益,父母也受益良多。

孩子对你的信任,让你看到人世间的美好,如白雪般纯洁;

孩子对你的依赖,让你看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孩子是你甜蜜的负荷;

孩子对你的喜欢,让你的心里暖洋洋,好比在大雪天进到暖气屋喝了杯热牛奶;

孩子对你的逗乐,让你享受到纯真的快乐,仿佛回到童年……

陪伴孩子,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一个小生命,那么信任你依赖你,把他的手伸给你,把他的心交给你,你怎能不虔诚以待、真诚以对?世间还有比这更纯粹更美好的事情吗?

所以,请放下你的手机,看一眼你的孩子;请关掉电视机,与你的孩子面对面说话;请把孩子从学习班解放出来,你亲自去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人生。孩子带给你的欢笑、哭泣、生气、惊喜……一切都是那么宝贵。因为这样的童年不会重来。如此美好的童年于他于你,都只有一次。

陪伴力从生活中来

陪伴力是从生活中来的,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先有家庭生活再谈家庭教育。如果我们都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只是一个月见一面甚至一年半载聚几天,我们如何去深入了解孩子?如何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和孩子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亲子关系?视频是假的,在一起面对面说话、手拉手散步、肩并肩交流才是真的,和孩子耳鬓厮磨培养出来的感情才能深入人心。

所以,陪伴力是从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过程中炼成的。有些人说自己工作很忙,我说你每天拿出十五分钟到半小时来高质量陪伴孩子总可以吧,只要你愿意,只要觉得这件事很重要,就一定可以做到。

那么,陪伴孩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家庭教育应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与“精神成长”,家长如果能用心、坚持陪伴孩子做好五件事,孩子将受益无穷。这五件事是:吃饭、阅读、运动、谈心、旅行。为什么是这五件事?因为这五件事关乎孩子的“身体成长”与“精神成长”,关乎孩子的人格健全与长远发展。

吃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父母一起吃饭给予孩子最基本的温暖和安全感。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之路,父母如能早早让孩子爱上阅读,则是将人生最好的一个礼物、终身受益的一个习惯送给了孩子。运动是孩子的身体成长史,都说“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尤其在孩子长身体的阶段,是否有足够的户外运动,与孩子是否有一个健康体魄息息相关。谈心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的渠道。现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太多,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和孩子的有效交流、促膝谈心太少。旅行是家长带孩子走出去看世界、增长见识、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我非常赞成父母和孩子一起在读万卷书之余莫忘行万里路,在行走中观察、思考、开悟,对孩子打开视野、开阔心胸、磨炼意志是非常好的事情。

陪伴力从认识家庭教育的使命中来

吃饭、阅读、运动、谈心、旅行……在家长坚持带孩子做这五件事的过程中,智力教育、体育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等种种人生教育融汇其中,而这些恰恰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所缺失的。在学校教育窄化为知识教育甚至应试训练的当下,如果家庭教育再严重缺失,那“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后果将会很严重。

家长能带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其实很丰富,家庭教育的价值其实很宽泛,作用也很大,而身边很多焦虑的家长,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视野只落在孩子的作业、试卷上面,课余时间把孩子把控得紧紧的,不给孩子丝毫自由玩耍的时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此,孩子学得累活得累,难得放松和开心,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这样能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吗?

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使命,家庭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家长们切不可一边抱怨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压抑孩子天性,一边又心甘情愿沦为此种教育的助理甚至帮凶,回家继续给孩子施压,继续压抑孩子的天性。家长应有所担当,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使命,诚如周国平先生所言,“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尽力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自由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保护他的天性不被今日的教育体制损害”。

朋友,你会陪伴孩子吗?你有陪伴力吗?现在就练起来吧,持之以恒,用心琢磨,你一定会成为越来越有陪伴力的“有益父母”。因为陪伴是一种力量,陪伴是一种滋养,陪伴是一种智慧。

猜你喜欢

陪伴家长孩子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