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分析

2020-09-26王昌平

课外语文·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

【摘要】叙事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遴选对象,同时也对文体特征、文体阅读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叙事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个性体验、构筑阅读模型体验效能及其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力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叙事类文本;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5-0104-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昌平.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0,19(25):104-105.

在目前小学语文学习中,叙事类文本架构下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并以新的解决对策尽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教学预设目标。下文就叙事类文本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教学现状、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如下:

一、叙事类文本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叙事类文本来展开教学,发挥文学作品的讲故事、讲述过去发生的事等叙事功能。叙事类文本教学的目标,是以注意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挖掘与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叙事内容,把握叙事方式,体会叙事意涵,增强学生的叙事核心素养。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的研究,主要教学目标为——指向感受和学习表达方法、凭借叙事文本语言共性特征、引导学生领悟某种表达特点和作用;指向感受和学习表达方法、凭借互为参照的多文本来引导学生作文谋篇布局能力;教师凭借互为参照的多文本类型,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学创作手法;在优质文学的体验和感受中成为一个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真正读者。

总之,叙事类文本教学,通过挖掘叙事内容、方式、意义,引领学生从文脉、关键词句、情感、写法等方面来领悟语言核心要旨,共同致力于语文学习技能和成绩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教学现状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落实,旧有阅读教学中,受“儿童文学”选文的知识性不强影响,不足以激发儿童兴趣;而今,叙事类文本的发展方向上更偏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价值取向和选材范围上尚有待提高。叙事类文本教学中,受阅读教学重积累、多读书、品种多、类目多样等影响,学生阅读效率低下,自学能力亟待提升。阅读教学模式上历经“作者中心―文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的演变过程,在主体性学习态度明确的基础上,人文情怀及其主动学习、联系生活的能力仍旧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受千年来封建思潮的影响,小学阅读教学中重情节、轻叙事,重自主阅读、探究能力不足,重情境、轻体验,重创新、轻求异。填鸭式和技能化文本阅读层面,机械训练忽略了叙事类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感悟。加之教学目标设定方面、阅读教学内容引导、不同阶段差异化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评价等诸多问题频现,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干预。只有梳理好课堂构建的路线,才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感悟,使他们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三、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

(一)路径一——明确目标,深挖文本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阅读方式选择,均需联动课内相关文章,适度指引并收放自如。以不同文章为课外拓展方向,培养學生寻找中心与主题能力,让学生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环境等描写来突出中心和主旨。

由于小学生缺乏深入阅读和思考的意识,所以在综合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段落意义叠加的角度进行操作。首先让学生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然后总结每个段落或部分的段落意义,最后把这些段落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链。从段落意义的归纳到段落意义的整合,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操作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能力的形成。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多维度解读文本,以引领学生巧妙处理文本,活化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记叙文为初始化说理文,制定具体教学目标,通晓事情真相、揣摩重点段落,从精神上感悟叙事类文本的魅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能力;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所涉及的人物性格特点、心理变化;联系生活实际并对基本道理加以处理;初步感受对比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教学时可以用“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一问题把学生思绪迅速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整体脉络的印象。然后设置“朗读课文2—13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这样的一个主问题,让孩子们在读、思、品、议中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自由、温情、欢笑和爱的园子,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穿梭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里,自然就会产生“美”与“丑”、“好”和“恶”的价值判断。因此,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层层深入,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作者文字的魅力。

(二)路径二——语言为基,理解为途

句子是文章的构成单位,每篇文章都是由若干句子构成的,每个句子都有各自的意思,又都和别的句子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教学环节以语言为阶梯,以情感表达为推手,以理解叙事类文本语言为逻辑关联点;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体悟语言感情中的隐晦内容;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推敲。课堂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体会,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语来感悟人物性格特点、事件对自身的启发。在文本阅读、语言复述、理解感悟中,加深人物情感认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教学实施步骤可历经“形象语言→生活原型→自我实践——豁然开朗”。从叙事类文本选材出发,到学生词汇积累、语感培养、训练表达、自如运用,各环节衔接相得益彰。

(三)路径三——创设情境,趣味盎然

小学生年龄较小,兴趣是有效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首要重点。故此,叙事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以加强对文本的研究为要旨。通过细化情境、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来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叙事性文本课堂教学环节是通过创设有利交流的情境,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其中并体味教学的幽深意境。具体方法为,引导学生发生想象才能,在开放的平台中,自如对话、轻松愉悦地学习和交流;引导学生真实体验、深入理解叙事类文本所涉及的重点。让学生用想象说话、自由探讨、踊跃交流、活跃思维、提高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稳健发展。教学环节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领悟学习智慧,让哲理指导发挥最大作用。将学生的知识、思考、经验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提升叙事类文本教学的魅力。

(四)路径四——选择文本,组合文本

1.选择文本

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浩如烟海的叙事类文本加以遴选,将碎片化知识加以修饰,呈现出有知识、有韵味、去情境化的效果,需从真实阅读材料上加以选择,以多元真实文本为实用核心。具体原则要符合学生基本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

2.组合文本

组合文本策略要以注重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对主题、体裁、风格類型、写法进行汇总,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方法加以改进;文本组合要选择具求知欲、探索情趣的阅读体裁,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上,要以提升学生思考力,引领学生发展深度思考能力、尝试通过阅读单来呈现问题。

有选择的组合文本,不失为指向核心素养下叙事类文本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将直接赋予文本以魅力,以去形式化和去低俗化来体现文本内涵、突出教学主题。

四、结语

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应是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学环节现存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整个叙事类文本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语言表达、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技能累计和认知教育规律的过程,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叙事类文本教学成效。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会深厚的中华文化,感受语言作品的情感美和形象美,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晓燕.指向核心素养的叙事类文本教学探微[J]. 小学教学参考,2019(31).

[2]骆小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写景类文本教学策略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9(13).

[3]程铖.“核心素养”助力记叙文写作[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11).

[4]李兴贵.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18(6).

[5]杨淑芬.基于核心素养的记叙文写作素材精细加工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