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的影响

2020-09-21姚瑶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初产妇负性

姚瑶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保科 (江西南昌 330000)

自然分娩是目前临床较为提倡的分娩方式,但部分产妇由于恢复不佳,会出现产后盆底肌肌力下降等现象[1]。有研究表明,自然阴道分娩是导致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及盆底支持组织缺陷等,可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暴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的生命质量[2-3]。本研究探究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23~32岁,平均(27.26±3.18)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5±1.37)周。观察组24~30岁,平均(27.54±2.11)岁;孕周39~40周,平均(39.52±0.38)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2)恶露干净。排除标准:(1)妊娠前有盆底功能障碍史;(2)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及系统功能障碍;(3)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医师向产妇介绍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方法、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采用南京麦澜德公司MLD A2-CABF082型治疗仪,通过感应电极在产妇下腹和阴道内经肌肉肌电信号转化为五官可感知到的信号,为产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更好地维持盆底肌收缩和放松锻炼,30 min/次,每2天1次,1个疗程治疗10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当天,检测产妇的基础生命体征,如血压、血糖、心率等,并为产妇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度和湿度均在合理范围内;向产妇简单介绍医院情况、医资力量等,增加产妇的信任度。(2)及时开导产妇因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良情绪,并告知疾病的普遍性及可治愈性,同时多向产妇讲述我院治疗成功的案例。(3)为产妇搭配科学合理的饮食,并摄入产妇喜欢的食物。(4)治疗期间,责任护士全程陪伴产妇,根据产妇的情绪变化进行相对应的引导,多与治疗医师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5)治疗结束后,嘱产妇勤加训练,产妇兴致不高时,可进行短时间陪同训练,并提醒下次治疗时间。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于产后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共20个项目,分界值为50分,正常<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共20个项目,分界值为53分,正常<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2)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于产后4周,将仪器的阴道电极头放置于产妇阴道内,选择检验模式,检验5 min,在检验过程中产妇根据仪器提示做相对应的收缩、放松等动作,采用活力平均值作为参照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产后4周,观察组SAS 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 及SDS 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SAS 及SDS 评分比较(分, ±s)

注:SAS 为焦虑自评量表,SDS 为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干预前 产后4 周 干预前 产后4 周对照组 50 64.51±5.46 47.51±4.35 66.57±6.12 51.46±4.15观察组 50 64.33±5.52 40.40±4.21 66.61±6.24 42.15±4.07 t 0.164 8.305 0.032 11.326 P 0.870 0.000 0.974 0.000

2.2 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产后4周,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退化或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好发于更年期后和产后女性。女性的盆底主要起到承托子宫、膀胱及直肠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可维持女性排尿、排便及性生活等多种必需的生理功能。但自然分娩后的初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症状轻时表现为阴道松弛、尿频、排便不畅、性生活质量差等现象,症状严重时表现为子宫、膀胱及直肠自动脱落等现象,甚至可导致尿失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质量和家庭和谐,且多数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伴有严重的不良情绪[4]。

表2 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μV, ±s)

表2 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μV,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产后4 周 t P对照组 50 5.16±1.51 26.51±2.15 57.461 0.000观察组 50 5.22±1.54 34.57±3.09 60.112 0.000 t 0.197 15.140 P 0.845 0.000

生物反馈电刺激是将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阴道电极头放置于产妇阴道内,直接刺激产妇的盆底肌肉和神经,从而提高盆底肌力[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4周,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周,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中,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盆底肌力的恢复效果。分析其原因,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全程陪同患者进行治疗,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开导产妇的不良情绪,同时向产妇讲述治愈案例及医师简介,从而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的治愈信心[6]。因此,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中的康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中,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盆底肌力的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光辉,潘思安,包正军.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2):2075-2078.

[2] 刘青,程慧,井松梅.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7):2781-2783.

[3] 徐洁,尉宁.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辅以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5):670-673.

[4] 黄丽霞,谷玉红,房桂英,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10):73-77.

[5] 周红梅,陈发娟,汪蕾蕾.心理干预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6):1769-1771.

[6] 余平平.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阶段性盆底干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0):110-112.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初产妇负性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