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预防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1万芝林媛珍胡映波洪正东汤微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泌尿外科医护下肢

万芝,林媛珍,胡映波,洪正东,汤微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江西南昌 330006)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泌尿外科术后DVT 发生率可达到33%,已成为泌尿外科术后最主要的非手术并发症[1]。传统护理模式中因医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患者对DVT 预防知识的认知不到位,进而造成患者不配合等情况,使得DVT 的预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组建医护DVT 预防小组、实施健康教育、优化DVT 防治措施、协同患者实现自我护理管理等方式,观察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泌尿外科术后预防DVT 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作为对照组,另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28~77岁,平均(52.3±8.4)岁;肾结石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肾囊肿19例,膀胱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9例。观察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28~79岁,平均(52.5±8.6)岁;肾结石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肾囊肿17例,膀胱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肠道准备,禁食禁饮24 h;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静脉镇痛泵止痛;肛门排气前禁食,排气后予以流食,并参照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过渡为半流食、普通饮食;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观察患者的小便情况,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并根据病情安排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进行护理操作。(1)组建医护DVT 预防小组:入院后,采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 评分表)评估患者DVT的发生风险,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告知医师;术前、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情况,查看有无疼痛、肿胀等现象发生,并在医护DVT 预防小组内交流病情[2]。(2)实行医护人员联合查房:查房前,医师应充分了解并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听取医师的处理方案后,应提出自身意见,并相互讨论,使相关护理措施得以落实。(3)实施健康教育:医护DVT 预防小组可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如电视机滚动播放视频、公众号推送文章、书面宣传手册、口头讲解等,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 的意义,并了解有关DVT 的处理措施,进而积极参与到预防工作中,缓解紧张及恐惧感。(4)优化DVT 防治措施:在医护DVT 预防小组综合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后,由组内成员指导患者开展DVT 防治措施,进而降低DVT 发生率[3],预防DVT 应以药物预防、机械预防、自主活动预防为主,针对诸如低分子肝素的药物预防,可于术后12 h 选用4 250 IUaXa 低分子肝素钠实施皮下注射,每天注射1次,持续给药7~10 d;针对诸如气压治疗的机械预防,可于术后持续开展,每天干预6~8 h;针对自主活动预防,可于患者清醒后开展,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肌肉长收缩训练及下肢关节松动训练;对于已经发生DVT 的患者,可给予苄丙酮香豆素钠口服,定时观察并及时记录患者患肢的疼痛情况、肿胀程度,便于小组成员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此外,护理人员应提醒医师对患者进行复查,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5)协同患者实现自我护理管理:出院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嘱患者戒烟酒;针对高危患者,医护DVT 预防小组应定期随访,持续开展DVT 知识的健康宣教。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情况:观察患肢状况,经超声检查筛查DVT,可疑病例开展下肢深静脉造影。(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于出院前1 d,向患者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对DVT 防治措施、护理情况、预防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总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81~10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DVT 常发生于患者的下肢,下肢DVT 主要包括浅静脉曲张、下肢疼痛、下肢不对称肿胀,其中双下肢水肿提示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主要表现为钝痛、坠痛等症状[4]。早期预防是避免术后发生DVT 的关键环节,但常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医护患之间难以做到有效的沟通,导致患者不能充分认识DVT 预防知识,配合度较低,致使DVT的预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重视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组建医护DVT 预防小组、实行医护联合查房,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及医师的处理方案,进而积极地参与到DVT 的防治工作中;同时,护理人员日常开展护理操作时,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异常变化,可及时提醒相关医务人员,避免出现医疗差错;另外,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探讨最佳的处理方案,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内涵和技术水平[5];通过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式,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了解DVT 预防知识,实现自我防护,降低DVT 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下开展护理工作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泌尿外科术后预防DVT 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降低下肢DVT 及肿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昱亮.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5):12715,12717.

[2] 王玉华,顾卫东,汪冬梅,等.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1):38-40.

[3] 叶京英,彭慧娟,周丽娟,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6,29(13):30-31.

[4] 王自建,赵晓昆,钟朝晖.泌尿肿瘤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诊断、治疗与预防[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4,6(3):188-191.

[5] 杨玲,徐燕,姚振霞,等.医护联合管理模式在预防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3):108-110.

猜你喜欢

泌尿外科医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简介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