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9-16陈园园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控制性确定性清创

王 涛,陈园园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80)

多发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案为应用早期确定性手术(ETC),在手术中暴露、探查、止血、修补及重建一期完成,过程十分复杂,且耗费时间,通常还会使患者的生理紊乱状态加重,从而导致各脏腑器官发生功能不全,甚至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造成救治失败[1]。损伤控制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的医疗新理念,主要应用于严重创伤救治,来源于填塞及计划再手术,重视以早期外科手术控制作为过渡,并以此给早期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赢得时机[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严重多发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探讨其在严重多发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2岁,平均(40.32±7.69)岁;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17~39分,平均为(26.88±4.86)分。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1.15±7.93)岁;NISS评分18~38分,平均为(26.21±4.73)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观察组:由医生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具体治疗规范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①在第一阶段的治疗中,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采取及时的补液、止血等措施,同时全面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急诊清创处理。若患者存在有严重的四肢症状,则需要使用管状支具外部固定患者的四肢,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创伤进行优先处理。②在第二个治疗阶段中,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转入到ICU诊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监测,如果患者存在酸中毒、体温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在第二阶段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重要脏器组织进行保护,同时全面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确保患者的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③在第三阶段的治疗中,如果患者在ICU的病情较为稳定,则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详细地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日期,安排患者进行手术及骨折部位固定等处理。

对照组: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快速诊断,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行Ⅰ期清创、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修复损伤的血管。如果存在皮肤软组织缺损,则行Ⅰ期清创加VSD术,Ⅱ期植皮以及皮瓣移植修复。

1.3观察指标: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其中显效: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等全部消失,创口愈合状态良好,患者体征也慢慢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部分消失,患者创口较前愈合,但是并不明显;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虽未死亡,但是合并证等情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且患者创口愈合尤为缓慢,甚至创口情况出现恶化现象;死亡:患者治疗期间由于合并证等影响导致生命体征完全消失[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ICU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ICU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死亡2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酸中毒、体温降低、凝血功能异常是其最初的病理生理反应特征,并且被称之为“致死三联征”。在这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呈现出恶性循环,使得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更为严重,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二次打击理论提示,严重的创伤将会过度激活免疫-炎性反应系统。在这一基础上,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干预将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打击,从而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生理失衡状态。即使在初始阶段患者并没有死亡,但是往往会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碍[4]。因此对于多发损伤的患者,在晚期阶段的合并证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损伤控制外科最初是用于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尤其是腹部穿透伤的患者。重在早期恢复患者的生理状态,而并非进行解剖重建,避免造成医源性“二次打击”,从而为后期救治成功创造了条件。随后在骨科领域中也开始应用“损伤控制”,并且慢慢发展成为损伤控制骨科,即快速地评估患者的伤情,控制出血,清创,采用牵引、外固定等方式临时固定早期不稳定的骨折,复苏治疗使患者病情稳定后再采取确定性手术治疗[5]。

本研究中通过对严重多发骨折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并与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P<0.05)。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发现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而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0%,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的治疗,损伤控制性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多发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ICU恢复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控制性确定性清创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论法律解释的确定性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